APP下载

寻找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创设的另一片天地

2020-05-28徐晓娜陈蕾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情景创设道德与法治小学

徐晓娜 陈蕾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化发展,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与道德修养、法律意识的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学校教育的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是为学生提供基础道德与法制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觉悟,养成良好德行的重要手段,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几大模块开展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普及法律知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情景创设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与法治教育的垫基阶段,学校应加强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视,提升教学水平,加强师资力量,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助力。

一、游戏活动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刚刚进入学校生活,好奇心较强,对未知世界充满强烈的探索欲望,活泼好动是其典型的性格特征,与成人学习模式相比,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和专注能力较差,因此在课堂学习中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这就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内,充分抓住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巧妙的教学情境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保持兴趣和热情。游戏情境是情境教学中的常用形式,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趣味的游戏设计,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中“做聪明的购物者”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活动情境的形式,将教学情境设定为购物,由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与顾客,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教具作为商品,通过游戏的方式在限定时间内由学生购买购物清单中的物品,说一说这些物品分别属于什么类别?我们可以在什么地方买到他们?怎么样才能做一个聪明的购物者呢?通过购物游戏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物品所在的场所,以及如何在购物的过程中学会货比三家,选择最优商品。

二、多媒体情境

多媒体教学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将课本内容中枯燥、晦涩的知识,通过视频、影像、动画等形式进行展示。一方面,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以生动的形式进行呈现,便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内容多样,形象生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体验,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中“家中的健康与安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教学的方法,将一些家庭场景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呈现,由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进行思考,发现视频中所存在的安全及健康隐患,并說一说怎么做才是正确的。通过视频教学的方法,更加直观的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加深印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加强对家庭安全与健康意识的培养。

三、生活活动情境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处处蕴含着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知识,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是引导学习的有效途径,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开展教学,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道德法制课程的距离,改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刻板印象,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帮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习惯,从而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开展。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我们在公共场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我们身边存在的一些公共场合的不文明行为,并将这些所见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说一说这些场景中包含着哪些问题,我们可以怎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在公共场合表现的更加文明,更加得体。通过这样的方式,养成了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将课程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的能力。

四、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设计对课堂教学可以起到良好的引导与推动作用,通过有效的提问,既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在课堂的精力集中;又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检验教学效果。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通过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结合教学目标、难点和重点,针对性的进行问题设计,注重问题的探究性与启发性,以循序渐进的形式设计发问,通过问题情境教学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课程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中“关注自己的形象”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情境进行课程设计,教师通过在课上播放一组图片,向学生提出问题:图片当中的这些人物,他们的仪表有什么问题吗?如何能让他们看起来更好一些?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图片,在图片的观察中寻找答案,在学生回答完这些问题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做,让自己的仪表看起来更大方,更得体?接着由学生在课上进行互相的观察,帮助同学指出他仪表中存在的问题,并互相帮助同学整理仪表,通过这样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五、结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开展,需要结合多种思路与方法,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融入日常教学当中,以创新和开阔的眼光看待当前的教学工作,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依托,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指导,形成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和炳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5):77.

[2]吴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初探[J].华夏教师,2018(6):56~57.

[3]柳飞燕.植根生活"土壤""生长"法治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3):79~80.

[4]阿里布沙.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19):146~147.

[5]沈婧婧.小学德育课程情境的创设价值——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8(11):94~96.

猜你喜欢

情景创设道德与法治小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情景创设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开展实践尝试
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情景创设的作用和策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