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故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开发与应用

2020-05-28田有财白晶晶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开发与应用民间故事

田有财 白晶晶

【摘 要】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本土性、民族性,分为民间神话、民间传说、民间童话、民间寓言和民间生活故事。当前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主要以外国文化为主,本文针对民间故事的概念与特点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提供开发策略与应用策略。

【关键词】民间故事;语言教育活动;开发与应用

一、概述

(一)民间故事的概念

关于民间故事,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定义:其一是广义的民间故事,是指与民间韵文体文学相对的民间散文体叙事作品,包括民间神话、传说、童话、以及其他散文叙事作品;其二是狭义的民间故事,指民间神话、传说之外的其他散文叙事作品,如民间童话、民间笑话、民间寓言、民间生活故事等。本文中提到的民间故事是在广义上的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包括民间神话、民间传说、民间童话、民间寓言、民间生活故事的民间故事。

(二)民间故事的教育价值

1、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

幼儿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特别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将民间故事融入到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通过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早期阅读等语言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倾听行为,获得书面语言的提高,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有利于传承民间文化

我国当前阶段幼儿园语言教育中主要以西方文化为主,缺少有关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教育形式,致使我国的幼儿对我国民族文化缺少基本的认识,不能很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传承就其本质而言不仅是一个文化过程,更是一个教育过程。”因此要进行民间故事的开发与应用,以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幼儿园民间故事的开发原则

(一)兴趣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积极性。因为幼儿的心理发展阶段,幼儿的学习更容易受兴趣的支配。幼儿会对生活中各种传统节日的来源,还有一些名胜古迹的来源等产生兴趣,幼儿教师利用和围绕幼儿的兴趣选择开发适合的民间故事。

(二)教育性

对民间故事的开发首要的原则是教育性原则,在民间故事的开发中,要以对幼儿的教育性价值作为指导,选择适合幼儿,对幼儿有着教育价值的民间故事进行开发。

(三)层次性

在民间故事的开发中,民间故事种类丰富,内容驳杂,并不是所有的民间故事都能直接用于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本文利用民间故事的内容在民间故事开发中进行故事横向分类,将民间故事分为神话故事、传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生活故事。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民间故事的开发要符合幼儿当前年龄的身心发展阶段,所以在民间故事的开发中也要进行纵向分类,使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

(四)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对于幼儿的语言教育更要注重语言活动的生活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幼儿所接触和所了解的都是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在民间故事的开发中,将民间故事进行生活化的开发,使民间故事更贴近幼儿所接触和所了解的生活,民间故事能更好地被幼儿所接受和了解。

三、民间故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一)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教师要利用幼儿园内外的资源,积极进行民间故事语言课程的开发。在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中,首先要选择素材,素材的选择与开发原则本文前文已提到。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可以将民间故事开发为绘本、童谣、童话故事等形式,丰富民间故事的课程的类型,使幼儿能更好地去了解民间故事。幼儿园可以寻求社会力量,进行社园合作、家园合作,不断丰富民间故事的课程资源,使关于民间故事的的课程资源不再匮乏。

(二)进行多领域结合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只是孤立的进行语言教育活动,而不和其他领域相结合,这样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不完整的。民間故事在进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时,应该和幼儿园五大领域相结合。将民间故事的语言活动和其他领域相结合,不仅仅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而且也发展了幼儿的情感、思维、社会交往等能力,也会使幼儿对民间故事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渗透到一日生活中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对于幼儿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将语言教育活动融入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能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幼儿能健康的、愉快的成长。在幼儿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兴趣,教师随机讲述相关的民间故事,加强幼儿对民间故事的理解,然后在活动中可以请幼儿自己来讲述自己听过的民间故事,可以是爸爸妈妈讲的,也可以是老师讲的。

(四)教师素养

教师的素养也是民间故事应用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一大重点。教师要有优秀的讲故事的的能力,善于表达故事。教师在将民间故事讲给幼儿之前要有一个好的导入活动,能够让幼儿对民间故事产生兴趣,利用图片和教师讲述让幼儿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民间故事。教师也应以幼儿为主体,在故事的讲述中,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设置问题,对幼儿进行提问,问题要以幼儿为主本,从故事出发。教师也应该注重师幼互动,根据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因材施教。

(五)环境创设

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一个习得的过程,环境对于幼儿语言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民间故事应用于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可以将民间故事应用于环境创设之中,创设有关民间故事的环境,以提高民间故事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帮助。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进行空间环境的创设和活动环境。空间环境的创设包括幼儿园围墙的创设,走廊的环境的创设和教室环境的创设。活动环境的创设包括阅读环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环境的创设。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与发展指南[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2).

[2]牟群英.民间故事与幼儿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1997(2).

[3]刘荔.“语言资源观”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4(10).

[4]郑月琴.基于儿童文学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J].学前教育研究,2017(8).

[5]苏瑞琴.陕西民间故事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8(37).

[6]王黎.民间故事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7(20).

[7]赵玉兰,等.走进民间艺术世界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民间故事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立项号:201910753031)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开发与应用民间故事
让民间故事成为培养幼儿文学想象力的沃土
十二生肖·鼠
十只金鸡(彝族民间故事)
服务成长:“民间故事进幼儿园”
温度场模型在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开发与应用
微课在小学音乐中的开发与应用探究
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与应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食品工程专业实习多媒体辅助教材开发与应用
哪双是自己的脚
中国为何少有民间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