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课堂学习活动的思考
2020-05-28鲁向阳
鲁向阳
摘要:学习活动是知识建构和素养提升的一种路径。初中化学课堂中常见的学习活动有5种,这些活动的设置有各自的注意事项:“交流讨论”应时机恰当、指向明确,“实验探究”应内容适宜、过程有序,“归纳整理”应重视方法和观念的提炼,“阅读思考”应合理利用问题导读,“观察分析”应渗透培养基于证据的推理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活动;注意事项
学习活动是知识建构和素养提升的一种路径。2018年,我们申报了省级课题“初中化学课堂学习活动的评价研究”,以期更科学、理性地指导化学课堂学习活动的设置。课题组选取了典型课例,分别对其中的“交流讨论”“实验探究”“观察思考”“阅读反思”“归纳整理”等5种初中化学课堂中常见的学习活动进行了观察分析。需要说明的是,这5种学习活动并不是严格分类,只是从形式或功能上有所侧重。
一、“交流讨论”应时机恰当、指向明确
对于“交流讨论”学习活动,课题组选择了中央电教馆推出的初中优秀课例《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进行观察。
本课例共安排了3次“交流讨论”学习活动。
第一次交流讨论的话题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什么会基本保持不变”,为了让交流更有指向性,教师设计了阶梯式的3个小问题:(1)自然界消耗氧气和生成氧气的途径有哪些?(2)分析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的原因;(3)人类的哪些活动会破坏自然界中的氧-碳循环?学生先小组交流,再汇总有争议的看法在班级内辩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这次交流讨论是为了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理性思考空气中氧气含量不变的原因,认识到人类的行为会影响到自然界,进而使学生的个体知识和生活经验得以显性表达并形成群体的理性汇总。交流讨论,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而且让学生就问题(2)和问题(3)开展了理性思考和表达,进而统一了看法,自然地认识到自然界中存在着氧-碳循环,渗透了变化观和守恒观。
第二次交流讨论的话题是“空气中的氧氣含量降低或提高会造成什么影响”,形式是:教师点拨,学生发言,有争议的看法全班讨论和互评,最后教师总结。有了第一次交流讨论的铺垫,学生较容易发散思考得出氧气含量改变带来的危害。在畅所欲言中,同伴之间会对各自的不合理之处提出异议并加以修正,最终形成经过理性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并自然过渡到后续的实验探究活动:(1)检验蜡烛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产物;(2)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加对铁锈蚀速度的影响。
第三次交流讨论的话题是“我们如何为保持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基本不变做出贡献”,形式是:小组交流后班级汇总,教师点评。这次交流讨论是为了引导学生从自然界的氧-碳循环出发,讨论保持空气中氧气含量基本不变的具体思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化学的意识。
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课题组讨论得出了“交流讨论”学习活动设置的两个关键。一是交流讨论的时机要恰当。当话(问)题本身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关联,但又有学生不能理解或出现有争议的观念、信息时,可安排交流讨论,具体的情形有:(1)在某些观点或内容的理解上存在疑惑,需要集思广益进行修正和强化的,如学完“结晶分离法”后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加以巩固;(2)话(问)题信息量比较大,仅靠一个人难以获得全面的信息,需要群策群力实现资源共享的。二是交流讨论的指向要明确。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交流讨论就是要让学生把自身的观点和想法通过语言外显出来,然后通过师生和生生间的评价、争论加以纠正或发展。操作层面上要抓住本质,杜绝简单的形式主义和浅层次的讨而不论。对“交流讨论”学习活动的评价,应落在学生交流讨论中有没有发生思维的碰撞和观点的修正或生成上。
二、“实验探究”应内容适宜、过程有序
课题组将对实验和实验探究的研究合二为一,即“实验探究”学习活动可以是根据具体方案进行的实验操作(如验证某化学反应或物质的性质),也可以是在开放型的方案设计基础上的实验探究,前者较后者思维容量小。“实验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不必拘泥于“提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的完整流程,应根据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步骤。
课题组选择了包慧老师执教的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课例《金属的性质和利用》进行观察,因为这节课的“实验探究”学习活动比较典型,有5次,涵盖了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第一次“实验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先观察实验桌上的金属材料,再将其打磨后继续观察,然后思考归纳金属的物理性质。这一实验的探究步骤是教师给定的,强调金属材料打磨前后的观察,难度不大,重在帮助学生产生直观体验。
第二次“实验探究”学习活动是在空气中加热铜丝实验的操作和观察。“我做过了,我理解了”,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属于自主的知识建构。
第三次“实验探究”学习活动,向装有Mg、Zn、Fe、Cu四种金属的反应装置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段时间后,用燃着的火柴点燃注射器针尖溢出的气体,观察现象。操作和观察的内容较前两次“实验探究”学习活动多,亮点在于教师将实验装置进行了创新,并控制了酸的量,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简化了实验操作,突出了实验的目标是直观体验酸与金属的反应现象。
第四次“实验探究”学习活动是设计探究Al、Cu、Ag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提供的材料和试剂有:铝丝、铜丝、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这能帮助学生经历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学生需要组内讨论、评价、汇总方案,然后进行实验。实验操作难度不大,但思维容量较大。
第五次“实验探究”学习活动是设计验证食品脱氧剂的主要成分是铁粉的实验。全新、开放的情境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迁移知识,训练发散思维,引发深度学习。
“实验探究”学习活动的设置应着重把握以下两点。一是实验的内容要适宜。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有效实现“做中学”,应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实验。二是探究的过程要有序。这包括实验准备阶段和实验开展阶段:实验准备阶段,实验仪器和药品应充分,实验装置和方案应恰当、合理并鼓励创新,时间的分割要合理等;实验开展阶段,活动步骤要明确,小组分工要合理(每个学生都有事做),实验探究过程应有条不紊地进行,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能解决问题并形成初步看法或结论(包括产生新的疑惑)等。
三、“归纳整理”应重视方法和观念的提炼
课题组对笔者在“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执教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考复习课中的“归纳整理”学习活动进行了观察。
本课例共安排了3次“归纳整理”学习活动。
第一次是对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测定的实验原理的归纳。在交流讨论了红磷燃烧实验和拉瓦锡加热汞经典实验的装置、步骤和现象后,让学生总结两个实验所用方法的相通之处,即实验原理。学生思考后各抒己见,教师归纳:这两个实验都是在密闭的容器中,空气中只有氧气发生反应,其他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非气态的物质。由不同的物质、装置概括实验的本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这也为本节课后续测定工厂尾气(模拟)中CO2的体积分数实验奠定了思维基础。
第二次是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归纳整理。在复习氧气的性质时,先播放了生产生活中利用氧气的一组图片,渗透学以致用的理念,然后请学生以氧气为“圆心”,在其周围写出氧气能通过化学变化生成的物质,之间以单箭头相连。即以知识网络图的形式对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归纳整理。接着,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学生评价和补充,教师在过程中指导归纳整理的方法,如可将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再将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渗透物质的分类观。
第三次是在复习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后,让学生归纳整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帮助学生既理解知识又掌握方法。之后还安排了迁移应用,让学生根据信息设计氨气实验室制法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巩固归纳整理所得。
“归纳整理”学习活动常安排在一段较丰富或有联系的学习内容之后,用于概括总结。其主要形式有:教师归纳,学生发言汇总,学生写出或画出知识主线、思维导图等。其间,学生往往更重视陈述性知识的概括,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表象抓住本质,重视方法和观念的提炼。
四、“阅读思考”应合理利用问题导读
课题组就《糖类油脂》一节常规课进行了观察。由于本节课知识点比较简单,内容通俗易懂,授课教师设计了两次“阅读思考”学生活动,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第一次是“糖类”知识的阅读思考。阅读前,教师给出了需要學生解决的问题:(1)光合作用中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2)糖类物质都有甜味吗?(3)糖类物质的组成特点是什么?糖类物质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吗?(4)糖类是如何给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能量的?(5)你了解低血糖和糖尿病吗?(6)淀粉如何检验?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思考问题,再交流讨论。然后,教师答疑解惑。
第二次是“油脂”知识的阅读思考。有了“糖类”知识阅读思考的经验,再加上该部分知识内容相对简单,教师没有给出导读问题,而是让学生直接阅读思考,交流讨论,然后教师释疑解惑。
“阅读思考”学习活动是指从材料中获取和提炼信息。教师可在阅读前给出思考提纲(问题)进行导读,也可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概括并提出自己的观点。“阅读思考”学习活动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提炼观点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概括、批判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观察分析”应渗透培养基于证据的推理能力
课题组在《糖类油脂》一课中还观察了“观察分析”学习活动。本节课共安排了3次“观察分析”学习活动:两次是观察教师演示实验,一次是观看视频。
第一次是观察碘酒和加碘食盐水分别滴在面包上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淀粉和碘单质相遇才能呈现蓝色;加碘盐中虽然含有碘元素,但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不能使淀粉变蓝。
第二次是观察葡萄糖检验实验。教师同样进行了对比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 10%NaOH溶液,滴加4—5滴5%硫酸铜溶液,混合均匀,一支直接加热,一支中加入几滴10%葡萄糖溶液后加热。观察到的不同现象引发了学生的分析和讨论。
第三次是观看“大豆中提取油脂”的视频。教师先完整播放了一遍视频,然后在播放第二遍的时候,在“关键证据处”做了暂停处理,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证据并据此推测油脂的相关性质。
“观察分析”学习活动不外乎学生调动各种感官仔细观察事物(如实验、化学反应等)的现象、动向,通常在演示实验、播放视频、展示实物或模型等情形下开展。其间,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强调对观察到的现象的记录和描述,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作为证据加以利用,培养基于证据的推理能力。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化学课堂学习活动的评价研究”(编号:Ec/2018/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