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群体对大众文化差异性的影响

2020-05-28彭文昱胡子轩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消费行为

彭文昱 胡子轩

摘    要:大众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的突飞猛进,人类社会阶级化产生,群体性行为差异愈发鲜明,由此,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逐渐产生并增多,社会群体对大众文化的艺术可塑性影响于此产生。

关键词:艺术理论;大众文化;社会群体;消费行为

大众文化通过大众化媒介来表现和传播,尽管这种文化暂时克服了人们在现实中的茫然和孤独感以及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可能降低了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历史长河中深入加重人们的异化行为,即不同社会群体在大众文化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

差异审美理所当然亦为大众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的突飞猛进,人类社会阶级化产生,群体特征差异愈发鲜明,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逐渐产生并增多,社会群体对大众文化的艺术可塑性影响由此产生。

一、大众文化与公共艺术之关系

1.起源与联系

消费时代所带来的大众文化随着人类群体的区分日渐多元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公共艺术。历史上,尤其处于物资匮乏年代,温饱问题尚不能完全结局的情况下,精神食粮并不为大多数狂热追逐。在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领导下,近代资本主义以及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政治“两开花”,与此同时,后现代主义思潮涌起,三者元素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催生出各类别产物。

直到20世纪下半页,后现代主义思潮猛烈重装西方文化系统,公共艺术正式向平民化方向倾斜,艺术消费变成了普罗大众的社会行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说之前启蒙运动是为公共艺术送来一次抬头作用,那么此次则是正式宣告了公共艺术的兴起。

二者的联系本质来自于普通平民群众对艺术行为的接受程度,选择走进话剧院,选择走进电影院以及选择听一场音乐会,都来自于普罗大众最基础的消费行为,即艺术消费。其中重要特征为艺术世俗化。以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秀兰·邓波的爆红为例,小公主给予那个时代的观众,于心灵上最大的慰藉,成为萧条时期为数不多的娱乐。各个时代的偶像之所以成为偶像,大程度上是基于它的表现符合当下群众的娱乐需求,《葫芦兄弟》的故事放到今天不一定会成为优秀动画,而放送于20世纪末的它,却成为永久流传的经典作品。

一定程度上,公共艺术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除却世俗化之外,更多的是民主化的体现,大众文化的呈现形式民众意愿更加具象化,使得公共艺术与大众文化都成为“共享文化”。

2.符号价值对二者影响

社会领域的问题由风格外化,如年龄,阶级等社会因素,以辨别出群体的成员身份;而趣味则是依附于“风格”之下,范围由大至小,以辨别个人身份并对个人进行构建的个人领域问题。

在社会群体上,以年轻群体与老年群体两个最具代表性的社会群体为例。年龄为准,二者泾渭分明形成年轻与老年两个群体,此为“风格”;在相同社会群体中,以处于不同个人领域的因素将群体区别为个人,个人使用的语言,行为方式等个人特征显著,此为“趣味”。

综上,“風格”区分社会群体,“趣味”区分人类个体。社会群体随愈加迅速的时代发展,分类数量快速增长,群体差异化逐渐增强,表现在日常社会行为之上最为显著。不同的社会群体消费行为不同,艺术审美不同,艺术消费行为则不同,换言之,对“大众文化”的定位则不同。由此形成审美文化符号性。

由此见,符号性的成果所产生的艺术消费,即符号价值,符号价值最大程度上的发挥的作用,对大众文化与公共艺术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文化市场迭代,大众文化也随着社会群体整体审美水平的提升,朝积极方向发展,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二、艺术消费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1.大众化与商品化

传统文化观念已难以满足当代的大众文化,它广泛深入群体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作为独立的艺术领域演变成普通社会行为与日常生活。随着文化大众化发展,普及领域逐渐广阔,文化艺术被去神化,缩短与美学的距离,将人类迈入神坛的道路上又加盖一层阶梯。但更多的画廊与博物馆拔地而起,部分艺术从业者为满足尚有不足的大众品味,迎合市场所做出的成绩,却令人大跌眼镜。以影视行业为例,高票房“烂片”横行,恰恰体现了大众审美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而创作者抓住这一短板尽情发挥,造成影视市场的紊乱以及审美失衡。这种现象造成了艺术的核心价值中审美价值的缺失。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此现象亦为大众文化商品化的体现,社会群体引导审美,随之产生艺术商品,商品带动艺术消费,艺术消费刺激大众文化市场,再反过来引导社会群体的审美,成为一个循环。

从某种程度上说,某些论点过于以偏概全,皇帝的审美并不能要求平民与之相比肩,但由此更要使艺术从业者保持高度清醒,保持艺术操守,使含有大众文化的文化市场循环成为优秀的良性循环。若行业“钻空子”现象蔓延,“娱乐至死”现象泛滥,则民族文化产业兴起将难以指日可待。

2.符号意义化

拉斯维加斯是一座娱乐之城,一切公共话语都以日渐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无声无息,其结果就是人成为一个娱乐致死的物种。娱乐作为一类现代化公共艺术已成为拉斯维加斯的城市符号,成为此地区代表性文化精神,符号具象化特点显著。

其所带来的艺术价值固然有益处,而符号意义被过分放大化,则会造成艺术消费失去自身文化审美的意义,降低大众文化的审美门槛。过于注重商品化所推动的符号意义,忽略了大众文化审美的本质,只会造成艺术消费盲目,大众审美水平下降,致使文化市场秩序紊乱,社会群体自食恶果。

三、结语

当代艺术消费行为日常化,文化发展势头可人,如果将社会群体与艺术消费紧密结合,提升大众文化水平,则文化市场繁荣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中信出版集团.1985.004

[2]约翰·费克斯.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38

作者简介:

彭文昱,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影视艺术系学生;

胡子轩,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影视艺术系学生,亚洲微电影协会会员,河北省航空产业协会无人机委员会会员,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影视联盟会长。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消费行为
新时期我国大众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既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
中国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北大教授力挺《创造101》:大众文化不是草履虫
浅析“大众文化”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