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2020-05-28钱青林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探究性化学学科

钱青林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学习化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实验是学生探究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过程中的必要环节.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熟练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和思维扩展能力.为了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对在初中化学实验中能够引领学生不断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探究.

一、在化学实验中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已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探究性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从探究项目的确立、探究方法的选择、探究步骤的设计到探究过程的实施以及探究结果的整合,都需要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对象不能仅限于课本所列的固定知识,而是要将思维扩展开来,将探究与既学知识相结合,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验是将研究者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经过实践操作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在化学学科历史上,大部分发现都是通过无数遍的化学实验证实的,可以说,没有化学实验,就没有今天的化学.

化学实验的种类较多,有些是初中学生不能操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有些是学生从书本上学习到的,验证化学反应公式和原理的.不同实验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只有掌握了一些实验方法和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探究性化学实验,否则即使布置了探究性实验,学生也不能够独立完成,并且也会在实验过程中因为一些基础操作乱了阵脚.

二、开展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措施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由学习的接受者变成学习的探求者.这一转变过程需要教师通过教学逐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才能促使其进行主动探究.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初中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这一学科,所以学生会对化学感到十分好奇.好奇这一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好奇教授这一学科的教师,总之,有关化学的一切都是新奇的.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今后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始终有探求知识的欲望,在刚开始学习时教师就要给学生一个印象深刻的学习起点.教师可以展示有趣、充满神秘色彩的化学实验,利用化学原理给学生“变魔术”,让学生看到化学的神奇之处,从而促使学生对化学充满向往.

生活中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可以用化学知识解释,从生活实际出发,带领学生通过探讨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由此引出化学知识,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从而对化学学习充满兴趣.

2.创设化学问题的情境.

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十分重要.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具有了一定的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由于尚处于叛逆期和成长期,对于枯燥的化学知识难免会产生厌恶和反感的情绪.所以教师可以创设化学与生活有关的现实场境,将学生带到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创新教学方法,构思教学引导语言,从而使学生自觉地跟着教师的引领思考问题.

在情境问题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问题难易度的掌握,既不能过于复杂,难以解决,这样易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也不能过于简单,没有丝毫的挑战性,这样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實验的主要步骤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解决方案,检验方案正确性,所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实验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对已知和未知事物或现象都充满质疑的精神,这是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

4.以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探究性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获取最后的知识和原理.在具体操作中,学生需要一丝不苟,谨慎对待每一个操作行为.一方面,通过实验操作获取知识和原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和原理的记忆;另一方面,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思考模式,树立学科思维,提高寻找问题解决办法的能力,磨炼学生的精神和意志.

总之,从学科角度来看,探究性实验学习是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从学生的成长发展角度来看,探究性实验学习则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猜你喜欢

探究性化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