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自媒体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2020-05-28梁莹
梁莹
摘 要 目前高校内除了校方严格管理的“官媒”账号外,还有不少由学生运营的高校“草根”自媒体。这类自媒体的“商业化”“隐匿性”对高校的意識形态工作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同时也具有帮助校方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挖掘培养大学生“红色大V”,促进高校官媒改革创新等积极意义。因此对高校“草根”自媒体的监管宜疏不宜堵,应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监管作用,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及媒介素养,并对优秀的“草根”自媒体提供引导和支持。
关键词 自媒体;网络意识形态;高校;大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意识形态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即将跨入5G时代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而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阵地除了由学校主办、占主要地位的官网、官微、抖音号等官媒,还有不少由学生自己申办运营的自媒体,主要发布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有些运营较好的自媒体账号,和学校官方账号一样有较高的关注度和阅读量。我们称这类游离在高校官方媒体矩阵外的自媒体账号,为高校“草根”自媒体。这类自媒体的存在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产生着重要影响,如何应对这类自媒体的挑战,并探索对其的正确引导和管理方式,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
1 “草根”自媒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负面影响
高校“草根”自媒体运营内容主要是高校官媒较少涉及的情感交友类、兼职信息类,以及校园生活吐槽、问答、寻人、求助等内容。这些内容主题非常私人化,且与学生生活的相关度很高,因此广受大学生欢迎。比如几乎所有高校在百度贴吧都有以学校名字命名的贴吧,但这类贴吧大多由学生或校友管理,校方主动介入的较少。在微信、QQ公众空间等平台,有不少以某大学告白墙、万能墙、工作室、校园助手等类似名字命名的自媒体账号,运营好的已累计上百万粉丝,日访客万余人次,甚至有的同城高校之间还自发形成高校自媒体联盟。
1.1 运营账号的“商业化”倾向影响内容的正确导向
高校“草根”自媒体补充了官方账号内容的不足,但同时自媒体账号自我增值获利的天然属性,让一些年轻的大学生管理员在运营时,过分注重涨粉、赞助等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发布内容的正确思想导向。比如在一些自媒体中时常见到一些上课代签到、论文代写等违规信息,在一些告白、寻人信息中可能涉及个人隐私泄露,还曾发生过个别自媒体借某校校庆版权标识,发售非校方认定的自制纪念品事件。同时,咪蒙等自媒体大V以猎奇角度、挑起矛盾、灌输“毒鸡汤”等创业崛起的经历也给他们的运营思路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1.2 运营人员的“隐匿性”给校园舆情管理埋下隐患
大学生自身仍然处在价值观的塑造形成期,对社会时政、校园生活涉及的问题等思考成熟度不够,容易被网络上的一些偏激价值观引导,但高校“草根”自媒体内容的审核就仅依靠运营的学生个人或者小团队自行把握。高校“草根”自媒体大都为私人注册账号,运营者在网络的言行较少影响现实生活,这种“隐匿性”易让运营学生放松对账号的思想要求,产生自媒体就是自己思想意识发生器的片面想法,而忽视了媒体的社会责任。一旦运营学生本身的一些错误思想观点或者谣言等信息,通过自媒体向高校学生大量传播,极易造成负面舆情事件。而校方因较难获取运营人员信息,在舆情处理时无法第一时间与其沟通,处在相对被动的局面,更增加了及时解决舆情问题的难度。
2 高校“草根”自媒体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意义
2.1 帮助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
高校官媒的供稿来源、内容审核等步骤都有校方相关教师参与,严格保证了思想导向的正确。但同时高校“草根”自媒体的存在和发展,侧面印证了高校官方账号发展中的“官媒化”倾向,其关注报道的内容、角度、语言风格等与大学生的需求仍然存在一定距离,学生在官媒的留言等互动时,会隐藏部分个人的想法,而只表现出学校、老师要求的正确想法。这降低了高校官媒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分析校园舆情导向的作用。但对高校“草根”自媒体的内容、思想倾向和粉丝留言等信息的分析,可以帮助校方更全面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弥补官媒的信息缺位。
2.2 培养大学生 “红色大V”的渠道
高校“草根”自媒体的运营者,大多是大学生中“网感”较强,对网络新媒体有较高实践经验,会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一批人。他们运营自媒体除了是兴趣爱好、创新创业等目的外,还怀有对同学的服务精神。许多自媒体账号在运营初期,正是靠无偿帮助同学发布一些失物招领、校园生活问答等琐事信息而发展起来的。具有这些素质能力的大学生,应是高校挖掘培养大学生“红色大V”的目标人群。
2.3 促进高校官方媒体账号工作的提升
高校官媒在校内宣传阵地中居于绝对垄断的地位,拥有一些重要信息的垄断来源和发布权限。在高校内部的宣传体系中,官媒缺少有力的竞争对象,不利于官媒运营思路的创新,长久下去容易与大学生的实际阅读和需求产生距离,从而削弱高校在大学生中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高校“草根”自媒体的存在好比高校宣传体系中的一条“鲶鱼”,给与官媒必要的压力和改革动力,在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能够真正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力发挥自身的宣传引导力。
3 加强高校“草根”自媒体管理的对策
3.1 发挥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监管作用
除了一些211和985等本科院校本身有较强的计算机专业,能对校内的网络信息进行很好的监控外,许多本校没有计算机专业,或计算机专业较弱,及一些高职院校等高校,鉴于技术、人力不足,经费紧张等原因,在监管上存在一些漏洞。此类高校一方面需提升自身技术力量,另一方面可借助外部力量提升技术能力,如加强与新浪、腾讯等互联网大公司的合作,与警方、网信办等政府机构建立联动机制,以这些校外技术力量补充自身不足,以免在一些“草根”自媒体引起的网络突发事件中处于劣势。
3.2 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及媒介素养
高校“草根”自媒体的运营者虽然具有“隐匿性”,但主力仍然是校内的大学生群体。因此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及媒介素养对加强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加强网络安全、网络道德、网络防骗、网络谣言识别、网络暴力等知识内容的普及,补充基本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新媒体的作用,提升面对复杂网络环境的正确思考能力、独立判断能力,当面临一些网络谣言及黑恶现象时,可以主动发言,维护文明的网络环境。当这些潜在的高校“草根”自媒体运营群体能正确的“识网”“用网”,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因自媒体可能引发的一些隐患就可以很好解决。
3.3 向优秀的高校“草根”自媒体提供引导和支持
高校“草根”自媒体是高校宣传媒体生态系统中不能忽视,也无法强硬消除,未来也将长久存在的一支力量。校方应尽力将这支力量纳入管理的范畴,向这些自媒体运营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创业扶持政策、资金及新媒体运营指导。打破一些学生认为校方的管理可能就是要其关闭账号的误解。在引导时应多注意分析一些自媒体大V因过度关注流量而忽视媒体责任、社会道德的案例,帮助他们认识自媒体的行业规范、底线伦理。扶助优秀的高校“草根”自媒体与校方形成良性互动,引导其在一些学生关注的事情上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吸收其优秀学生向大学生“红色大V”方向发展,让这些“散兵”成为校园意识形态阵地中一支可管、可用的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曹建文.自媒体场域中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的“泛自由化”表现[J].青年记者,2017(31):4.
[2]聂智.自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构[J].红旗文稿,2018(6):11-13.
[3]陈志勇.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2):77-80.
[4]强成文,宋敏娟.“自媒体”时代青年感性意识形态传播的自我呈现与价值认同[J].当代青年研究,2019(2):85-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