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效策略
2020-05-28陈小婕
陈小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和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单一地依靠教师的理论进行教学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类似生物这种注重实践且极具严谨性和实验性的学科.而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提高教学效率,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学中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进行讨论.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践活动 有效策略
初中教材中涉及了很多的实验例子,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材也逐渐得到改进,几乎教材中的每个理论都配有合适的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此外,教师也逐渐转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不再唱“独角戏”,而是积极转变角色,并制定符合现代教育目标的教案设计,因材施教,做课堂的引导者.
一、在课堂中添加综合实践活动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程度.但对于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中的学校应该怎样保证实践活动的“不缺席”呢?可以把实验划分为观察性、探究性、演示性等类型,让学生以不同形式参与到活动中,这样不仅能扩展学生的学识,还能让学生从不同形式的实践中观察现象从而深化理论知识.生物本身就是复杂的,涉及的知识密密麻麻,很多相似的知识点学生很容易混淆,所以教师要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了解生物,发现生物,感受到生物的魅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一节时,由于这种细微的结构肉眼不可见,书里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会配有图片,告诉学生什么是细胞壁,哪个是细胞核,细胞质在哪,但这些毕竟是学生没有见过的东西,所以,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小型的实验,让学生带着常见的洋葱皮去学校,并准备几个已经制作好的洋葱皮样本,先让学生观察细胞是什么样子,之后引导并协助学生按照书里的步骤做出洋葱表皮样本,使学生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二、做好生物实践活动题材选择
生物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而且标本的制定需要很多的药物来实现,所以并不是所有复杂的理论都可以通过实验来实现的,教师在讲课之前要做好准备功课,先确定学生的学习基础,了解学生是否可以听懂每节课要讲的内容,再结合内容和反馈,确定好题材,增加实践活动.不过,要找准学生感兴趣的方向,从兴趣入手才能快速地推动学习的进度,否则只会白费功夫,降低教师的课堂效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觀察学生的反应,适当加些实验进行理论辅助分析,切不可只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要加入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以增强学生对生物的认识和对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进行《认识周围的生物世界》这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种植一些小麦、大豆及花生等农作物,以这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告诉他们一些简单的实践操作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在校园附近开辟一小片地,让学生种下作物后可以随时关注种子的生长状态并对各个阶段进行描述和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如作物的各个部位的名称,如何对温度、湿度进行控制等.教师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影响种子发芽的各种因素有哪些等,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生物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三、创新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形式
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生活中发现生物非常简单,但要从其中学习到知识却需要结合教学加以引导,比如可以将生活与实践、艺术与知识结合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如简单制作一个培养皿,研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并做一个时间表,让学生定期观察并总结原因种子生长的过程.通过这种脱离课本、走出课堂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的乐趣,让学生养成随时观察身边环境的习惯,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对于让学生观察自己口腔内壁细胞的实验.可以说从自己的身上取出东西去研究是非常新奇的,学生都会因为好奇而去做这一实验,教师则可以利用学生的高度积极性为学生补充实验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调查社区内环境的变化.教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调查,分配学生去搜集、整理、总结相关信息,并结合现状撰写调查报告,从而使学生掌握动植物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做好相关的实践课程准备,还要加入一些贴合学生行为习惯的实践情境,以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