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大明山森林资源现状与经营管理建议浅析

2020-05-28杨婧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森林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基于此,结合广西大明山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特点和多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情况,对广西大明山森林资源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评价,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森林资源;广西大明山;现状分析;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S76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5.033

森林是为人类提供生存必需物质基础的重要物种栖息地,对于维持生态安全、维持全球碳循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森林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应不断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力度,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推动森林产业健康发展。基于此,以广西大明山为例,对其森林资源现状进行概述,提出经营管理的相关建议,进而推动大明山森林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

1 大明山保护区概况

保护区位于广西中部偏南,地跨南宁市武鸣区、上林县和马山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0′~108°24′,

北纬23°24′~23°30′,范围包括橄榄河大沟、朝阳大沟、公益山、尖岭、望兵山、龙头山、六毛峰和象头山一带。保护区由西北至东南呈不规则长方形状,东西跨度19 km,南北跨度21 km,总面积17 038.07 hm2。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上,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性气候和大明山地形的影响显著,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太阳日照时间长,光热充足,年日照时间1 295.4~1 665.1 h。年平均气温12.4~19.7 ℃,最热月均温21.9 ℃,最冷月均温5.8 ℃;极端最高温28.6 ℃,极端最低温-6.0 ℃;超过10 ℃的有效活动积温为4 278~6 614 ℃,无霜期292~312 d。年均降水量2 630.3 mm,雨季从5月上旬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3个功能区,其中核心区面积8 400.65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49.3%;缓冲区面积4 374.89 hm2,占25.7%;实验区面积4 262.53 hm2,占25.0%。保护区以常绿阔叶林、水源涵养林及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内部管理制度,先后颁布了护林员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工作岗位责任制和保护区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还与周边乡镇落实了社区联防共管组织和办法。2018年,为了加强大明山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大明山资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會批准公布《南宁市大明山保护管理条例》[2]。

2 大明山森林资源现状

2.1 土地资源现状

保护区土地面积17 038.07 hm2,其中林地面积

16 910.43 hm2,占99.3%;草地127.64 hm2,占0.7%。土地所有权均为国有。功能区林地包含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大明山建立保护区30多年来,停止木材采伐,以保护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和水源涵养林为主要任务,森林植被得以持续恢复。目前,保护区的林地绝大部分为乔木林地,仅有少量竹林地、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和辅助生产用地。灌木林地主要分布于海拔高、常年风大、立地条件恶劣的山顶或山脊地带。辅助生产用地包括保护区内的管理设施用地、林区道路、河流及水库。保护区分布有草地127.64 hm2,共76个小班,最大小班面积35.5 hm2。草地分布的区域多为海拔1 250~1 300 m的山顶台地,排水不畅、常年风大、日照短、气温低、雾多、湿度大的自然条件不适合乔、灌木树种生长,难以演替成灌木林或乔木林。然而,这些草地也成为大明山的一道特色风景,如天书草坪和爱心草坪即是大明山著名的旅游景点。

2.2 林木资源现状

保护区没有疏林和一般灌木林,亦未调查四旁树和散生木,所有林木均为森林,包括乔木林、竹林、特殊灌木林。森林面积16 718.48 hm2,森林蓄积1 369 594 m3,森林覆盖率98.12%。保护区的林木绝大部分为天然林,占94.5%。人工林主要是八角林,并有少量杉木林、马尾松林、荷木林(防火林带)。保护区海拔600 m以下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但由于受人为活动干扰强烈,大多已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八角林、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仅有少量天然林残存于人类活动难以到达的陡坡或险坡地带。海拔600~1 100 m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天然林保存较好,人工林明显减少,仅有少量八角林、杉木林等。海拔1 100~1 300 m为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带,以天然林为主,人工林少见。海拔1 300 m以上为山顶(山脊)苔藓矮林带,天然林普遍保存较好,几乎没有人工林分布。

3 大明山森林经营及管理建议

3.1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早在1975年,原自治区林业厅和南宁地区行署就作出停止采伐大明山的天然林决定,将林场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森林资源上来。1981年以来,随着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逐步完善。1996年,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被世界自然基金会认定为中国40处具全球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之一。2018年,为了加强大明山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大明山资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公布《南宁市大明山保护管理条例》。保护区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南宁市大明山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在保护大明山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3]。

3.2 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地作为特殊的国有森林经营单位,保护区的主要任务是确保主要保护对象——常绿阔叶林、水源涵养林及珍稀野生动植物不受破坏。保护区应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按照保护优先、严格管理、永续利用的原则,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地规模,尤其是严格控制占用高保护价值的森林。加强在建和拟建项目的管理,坚持少占或不占森林。大明山山高坡陡,生境较为恶劣,森林植被一旦破坏,恢复十分困难,必须加强施工区域的防护,预防因施工措施不当造成的滑坡,避免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对于施工和临时占地导致的植被损坏区域,应及时开展植被恢复工作。

3.3 多管齐下,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据统计,保护区在1982—1989年间共发生过8起森林火災,此后连续28年未发生森林火灾。保护区森林面积大,林下自然累积枯枝落叶层厚、可燃物多,每年9月到次年5月的旱季天干物燥,极易形成火灾隐患。此外,保护区游客数量逐年增多,进山采集、扫墓等外来人员和驻地单位工作人员也较多,丢弃烟头、生火做饭、烧香和烧马蜂等随意性用火行为时有发生,火源管理十分困难。虽然保护区多年未发生森林火灾,但近五年来临近保护区的集体林区共发生10起森林火灾,若扑救不及时,极有可能蔓延至保护区内,对森林资源构成巨大威胁。建议保护区管理局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充分利用卫星监控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多种渠道及时掌握火情,加大防火宣传、日常巡护和火源管控力度,加强与周边林区的联防联治,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3.4 多措并举,规范旅游活动

随着大明山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大明山生态旅游圈”建设的推进,大明山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保护区是“环大明山生态旅游圈”的核心区域,也是旅游活动最集中的区域,森林资源面临的干扰和压力也最大。一些游客借道进入保护区,时有迷路、盗采、丢弃废物垃圾和野外用火等行为,甚至有些背包客非法穿越缓冲区与核心区,并在其中露营、采集野生植物,对森林生态和野生动植物造成干扰。在旅游线路与景点附近,植被常常受到践踏,致使一些重要保护物种个体被毁灭和一些森林植被遭到毁坏。建议保护区管理局进一步完善旅游方面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旅游活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保护意识[4]。同时,应加强森林资源的日常巡护,防范发生偷采林木及珍贵药材,确保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免遭人为破坏。

4 结语

大明山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森林资源,区内林木覆盖率高,名贵树种多,因此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近年来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摸清了大明山森林资源现状,针对现状提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够推动大明山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燕,支玲,刘佳.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绩效评价——以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为例[J].林业科学,2015,51(5):117-126.

[2] 李婷婷,陈绍志,兰倩,等.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面临的机遇与制约因素[J].林业经济,2016,38(10):13-17.

[3] 段雁青,余艳.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绿色科技,2017(23):150-151.

[4] 张雄.广东省森林资源管理分析——以九连山国有林场为例[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8,34(4):119-122.

(责任编辑:赵中正)

收稿日期:2020-01-16

作者简介:杨婧(1983—),女,广西柳州人,本科,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保护区资源保护及开发。E-mail: yankeeaha@163.com。

猜你喜欢

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分析
电网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分析及管控建议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