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益气聪明汤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2020-05-28周光莹
周光莹
息县中医院脑病科,河南信阳 464300
颈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疾病,是指由于颈源性因素刺激和压迫椎-基底动脉颅外段及周围神经,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继而出现以眩晕为主症的一组综合征。本病起病突然,患者产生旋转、倾倒及起伏等主观感觉较强烈,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1],极易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能力,甚至可能出现突然晕倒,引起意外或危及生命。目前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也无特效治疗药物。近年来大量研究[2-4]表明,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可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鉴于此,本研究观察了加味益气聪明汤结合针灸治疗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其中男10例,女33例;年龄(60.62±3.38)岁,年龄范围为44~80岁;病程(4.94±0.73)个月,病程范围为1.5~10个月。对照组42例,其中男10例,女32例;年龄(60.14±6.48)岁,年龄范围为44~81岁;病程(4.25±0.87)个月,病程范围为1~8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5]中相关诊断标准,且有影像学检查依据支持;②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眩晕病气血亏虚证相关的辨证标准,头晕目眩,面色淡白,神倦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弱;③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颅底畸形、颈椎畸形或有外伤、胸廓上口综合征等原因导致的眩晕;②脑肿瘤、中风、血液系统疾病、神经性疾病等引发的眩晕;③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对研究药物或治疗方式不耐受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联合针灸治疗,西药予以盐酸倍他司汀片(乐普恒久远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2374)口服,2片/次,3次/d。针灸取大椎、百会、完骨、颈夹脊诸穴为主穴,取三阴交、血海、肾俞、肝俞、脾俞、胃俞为配穴;穴位常规消毒后,1.5寸毫针斜刺大椎穴(刺入约0.6寸),1寸毫针朝脊柱方向斜刺夹脊穴(刺入约0.6寸),1寸毫针平刺百会穴(刺入约0.6寸),其他穴位按常规方法以1寸毫针捻转刺入,1次/d,每次留针30 min。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益气聪明汤治疗,方药组成为黄芪15 g、人参15 g、葛根10 g、白芍12 g、蔓荆子8 g、甘草8 g、升麻10 g、黄柏3 g;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恶心或呕吐严重者加陈皮、半夏各10 g、厚朴15 g,心悸者加当归10 g、丹参15 g,脾虚纳差加茯苓、白术各10 g,耳鸣耳聋加磁石30 g,唇甲无华、头发干枯者加何首乌、桑葚子各15 g。上述药物水煎取汁,早晚分2次温服,1剂/d。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浆FIB、血清TC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
采用经颅多普勒(深圳理邦精密仪器公司,CBS-900型)检测所有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2 m L,采用凝血酶测定法检测血浆FIB水平;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 L,离心取血清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Beckman Coulter K.K.)检测血清TC水平。
参照文献[6],根据面色淡白、头晕目眩、心悸少寐的症状程度计0~5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血浆FIB及血清TC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血浆FIB及血清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血浆FIB及血清T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颈性眩晕是中老年常见疾病,尤其以女性患者居多,且患者常伴有血脂紊乱、血液黏稠、血流速度减慢等特点。目前关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常见的有血管神经因素、小关节增生、横突孔异常、寰枢关节半脱位、局部软组织病变、体液因子影响及植物神经紊乱等学说[7]。
中医学理论认为本病属“眩晕”范畴,临床上多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为气血阴阳之虚,实为风火痰瘀之实。“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由于过劳、体虚导致气血亏损,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上气不足、髓海空虚则发为眩晕。根据本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特点,治疗应以祛瘀、活血、益气为主[8]。
益气聪明汤出自《东垣试效方》中古方,原方主药为黄芪、黄柏、人参、蔓荆子、葛根、升麻及甘草,主治脾胃不和、耳鸣耳聋、头晕病。本院在古方基础上改良更新,方中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人参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葛根疏经通络、生津止渴;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除湿;升麻清热解毒、升阳举陷;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保肝利胆;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另外,恶心呕吐者加厚朴、陈皮、半夏和中益气、降逆止呕;心悸者加丹参、当归活血化瘀、补血通络;脾虚纳差者加白术、茯苓宁心健脾、养心安神。以上诸药共用可益气活血、祛瘀通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FIB及血清TC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加味益气聪明汤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患者,在提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血浆FIB及血清TC水平方面效果更加显著,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这与顾伟等[9-10]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表1 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s,cm/s)
表1 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s,cm/s)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左椎动脉 右椎动脉 基底动脉对照组 42 治疗前 37.87±8.56 33.13±8.34 43.95±11.24治疗后 42.46±5.85* 46.65±8.14* 48.65±9.74*治疗组 43 治疗前 38.04±6.42 33.65±5.44 44.15±6.76治疗后 50.87±8.76*△ 52.71±10.34*△ 55.24±10.32*△
表2 治疗前后血浆FIB及血清TC水平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血浆FIB及血清TC水平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FIB(g/L) TC(mmol/L)对照组 42 治疗前 15.69±3.42 3.78±0.85治疗后 6.13±1.35* 3.51±0.53*治疗组 43 治疗前 15.31±5.14 3.88±0.68治疗后 3.65±0.96*△ 3.02±0.71*△
表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面色淡白 头晕目眩 心悸少寐对照组 42 治疗前 3.89±0.41 4.38±0.55 3.45±0.56治疗后 2.17±0.62* 2.69±0.88* 1.64±0.54*治疗组 43 治疗前 4.02±0.75 4.41±0.82 3.48±0.31治疗后 1.56±0.87*△ 1.17±0.32*△ 0.95±0.14*△
综上所述,应用加味益气聪明汤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患者效果确切,可提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血浆FIB及血清TC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