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研究
2020-05-27王宇
王宇
摘要:“双一流”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要想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自身教育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必须积极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文章就简单分析“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内涵,然后探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以飨读者。
关键词:双一流;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有效融合
中国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步入发展的新常态,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全要想促进自身的发展,还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根据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要求,高校必须明确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科研能力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最终实现高校教育满足自身创新发展需求和社会经济建设人才需求的统一。
一、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内涵分析
“双一流”建设是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一概念的提出是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项国家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能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撑。其内涵为:
第一,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在“双一流”建设中,教师队伍起到了支撑和引领的作用。因此,为了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必须培养和引进一批一流学科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聚集世界优秀的人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整体的创新发展。
第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突出了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在地方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中,必须强化创新人才的培养,着力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同时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第三,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必须加强自身科学研究能力的建设,围绕重大科研项目,健全高校自身科研机制,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
第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当前,在“双一流”建设中,地方高校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增强自身校园文化建设,逐渐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流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发挥出文化育人的教育作用。
第五,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在“双一流”建设中,地方高校还应加强与行业的联系,促进自身学科、人才和科研项目与产业之间的互动,着力推进自身科研成果的转化,助推科研成果转变为先进的生产力,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驱动。
二、“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在專业课程教学中渗透
当前,地方高校要想在“双一流”背景下有效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首先应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这也是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根本。在实操中,高校教师应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嵌入创新创业的知识,逐渐培养并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二)精心编制双创校本课程
地方高校要想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有机融合,还应该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合理编制校本课程。在实际操作中,校本课程编制可分为两种:一是根据本专业教学内容编制合适的校本课程,使本专业教学能够实现系统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二是编制跨专业校本课程。这种校本课程是针对当前“双创”教育的特征,实现院校及学科之间的横向联合,通过这种多级联动的跨专业联合模式,实现学科互补,相互促进,从而增强地方高校的双创教育资源,促进“双一流”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与社会团体的合作
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想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还必须加强与社会团体的合作,这也是促进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策略。在实际操作中,地方高校应根据自身专业学科教育教学的特点,加强与社会企业及其他团体的联系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这样的实践操作活动,引领学生将自身专业与创新创业理念相融合,能够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从而为“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局面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促进地方高校的“双一流”建设。
提高思想认知
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提升对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的认知,需要将其贯穿到教育理念中,同时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业能力,需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在对大学生教学中,从入学开始就能够系统化的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的教育体系中会辐射到很多方面,是一项重要的教育环节。在教育范围上,需要面对全体学生,并结合其学生自己的管理部门,同教学部门、就业管理部门以及教学部门等协同开展工作,以此实现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不断挖掘教育的深度。
在教学中同样需要重视起对学生知识、文化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强的社会性人才。同时还需要让学生能够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以便适应现阶段对创新能力需求的市场环境。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
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
教师在学生1受教育过程中作为主要的引导者,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为此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人才,就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其能够将较高课堂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首先需要教师具有着极强的专业性,同时还需要能够对心理学、经济管理学、市场营销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为此学校机构需要定期对教师团队进行培训,能够提升教师的知识程度,同时将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高校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积极开展出国交流的活动,将教师送往到国内的学校中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此将一些先进的知识文化吸收过来,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性的教学和指导,将一些前沿化的知识和内容传授给学生,能够肩拓宽相关专业的知识更迭速率。同时学校机构还需要对教师提供优秀的学习途径,不断鼓励教师进入到相关的工商企业内进修,增加教师的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这样的培训和进修环境中,就可以让教师的教育思维和教学方法有了显著的改变,从根本上进行教育教育的改革。并且在日常教学中,需要不断的聘请有效的企业家,能够将一些职场中丰富的经验向学生们传授,同时还需要将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加入到教师的队伍中,这样便能够增加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认知,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对现实情况以及工商企业运作模式的了解。
加强实践能力
针对大学生所进行的各种实践训练过程中,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其拥有综合性的素质。因此首先需要创建大学生创业社团,并对社团进行大力的宣传,能够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进来。再具体的社团活动中,需要积极开展实践训练,以此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对活动大力宣传,对没有参与到社团的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同时还需要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校园内建设起全真模拟基地。不断增强学校同当地的工商企业的沟通交流,加强合作。共同在校园外建立起培训基地,在训练中尽可能的模拟出真实的社会显现实企业的运营环境,同时还需要聘请专业的人士对其进行引导。学生在这种全真模拟基地中,能够体会到丰富的实践内容,这种创新和创业的培训,能够让学生更早的接触到现实社会,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和缺点,并在之后的学习中积极改进。任何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都离不开理论知识,正确的理论知识会帮助学生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利用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进行建设,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保障学生具有良好的创业能力。学生在长期的受教育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思维定式,因此需要由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思维的局限性,帮助学生开展各种锻炼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活动设计,不断的增強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结语:综上所述,“双一流”建设是我国教育领域又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对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必须掌握双一流建设的内涵,将自身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璜.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的高职艺术设计院校“三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J].戏剧之家,2018(34):119-123.
[2]何发胜.“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五位一体融合模式构建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8):154-155.
[3]赵薇,邱立国.“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10):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