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传统资源 增加教育效益

2020-05-27李又丰

成长 2020年3期
关键词:社会资源分享网络资源

李又丰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学校、社会、家庭和网络中有许多有利于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有利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资源,我们要学会发现、分享这些资源,让这些资源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服务。本文从网络资源、教师资源、社会资源三方面举例阐述如何使它们在分享中产生更大的效益。

关键词:传统文化;网络资源;教师资源;社会资源;分享;效益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们又身置齐鲁文化的发祥地,学校、社会、家庭和网络中有许多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资源,我们要想开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分享、使用这些适合我们学生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也会因为我们的分享和使用大放异彩,文化价值与日飙升,其资源效益不言而喻。

1 激发学习兴趣  增网络资源效益

当今中国已步入信息时代,在这种背景下,教学中的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重要。它在教学中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并且深受师生的喜爱,在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教学需要精选网络资源,必定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质量,让这些资源产生更大的价值。在教学《问刘十九》时,我想四年级孩子不易体会到蕴含在诗中的生活气息和那种盎然的情味,普通教学方式很难让孩子产生学习兴趣。课前我在网上搜索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徐建顺老师分享的《问刘十九》的吟唱录音,并学习了其吟唱规律。课堂上,在熟读诗文、理解诗意后,我借助徐建顺老师吟唱录音教给学生吟唱这首诗。吟唱时那反复搅动和扇风的动作,唱腔中长长的“醅”和“炉”音,使学生似乎闻到了淳浓的酒香,感受到了炉火的温暖,体会到了朋友对饮的热情,及他们谈心吟诗的温馨情调。整堂课,学生们吟唱声不绝于耳,手舞足蹈,不知不觉中已将这首诗熟背于心,节约了一课时的时间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让学生感受了我们祖先吟唱的韵味。

2 规划诵读内容 增教师资源效益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不能仅仅靠教材上的内容来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果将课外素材一概拿来,又会让孩子们在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面前无所适从,很有可能被吓倒。如果老师们你选一句,我搜一条,盲目地让孩子们去背诵,孩子们又会在各年级重复背诵,浪费了时间,还限制了背诵范围。

为了让经典诵读资源在各年级成为一个体系,真正让孩子“熟读唐诗三百首”,我们发动了各年级语文组的团队力量,相互分享已有诵读资源,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基本选定了一系列适合小学生的传统文化诵读内容。重点安排在一至五年级,每学年60首古诗,平分到上下学期,三年后,《唐诗三百》便会被学生们全部收入锦囊之中。除古诗外我们还选取了《国学经典》、《成语荟萃》和《美文诵读》。《国学经典》部分,一年级背《三字经》,二年级背《弟子规》,三年级背《增广贤文》,四年级背《论语》前10篇,五年级背《论语》后10篇和《大学》精选。每日一句全是精选俗语、谚语。《美文诵读》主要是像《日月潭》一样的散文名篇。随着我们的积累和试用、改编,最后装订成书《吟典沁香》,分享到学校一届届学生手中。有了这次各年级组的分享努力,每位教师每周节约寻找诵读内容时间至少一课时。有了这股清泉,我们的诵读工作开展起来真正有章可循了,每学期每位学生能多背诵1倍数量的诗文,各年级之间降低重复率至少20%。

3 体验生活 增社会资源效益

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传统文化教学方式上应注重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也就是让我们要利用好社会教育资源,把它们分享给孩子们,让他们在社会体验中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我们身处齐鲁大地,这方面的文化资源随处可见。2019年暑假期间我们发动学生免费参加了"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文化少年行活动,我们的路线为:运河博物馆--孔繁森纪念馆--恒艺美术馆--光岳楼、范筑先纪念馆—铁塔、葫芦岛。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带领一支队伍。一路上,我们感受到了这些文化古迹对我们的感染。当我们在运河博物馆中了解到运河养育了两岸的一代代中华儿女时,我不由地带领学生们背出了“江河流畅洪水退,百姓歡歌庆丰年”,当我们走累了,在东昌湖畔吃午饭后,又一起背诵了“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我们站在光岳楼、铁塔下,仿佛又穿越千年,看到了聊城文化的盛衰。大家触景生情,相互分享,再加上“游学诵读小博士”的激励,一路上,每个学生至少背诵了二十多首诗文,增长的古迹、名人知识不可计数。这些社会资源已为我们备下很久,我们为什么不向学生分享这些社会资源?只要我们走近它,定会收获匪浅,也不枉费了当今社会馈赠给我们的这些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还有很多,学生家长那里有,民间组织中也有。总之,我们要善于发现、利用、分享各方面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和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使传统文化精髓血脉相承。同时,也让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在大家的分享中,发挥它的作用,体现它的价值,增加它的教育效益。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 《传统文化》教材  山东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社会资源分享网络资源
Algoblu发布NEV网络资源虚拟化平台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日语的现状及分析
孩子,我们慢慢来
基于网络资源的《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
浅析历史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
山区经济开发如何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