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自我提升途径的几点思考
2020-05-27任雪月
摘要:在高校教育开展过程中,辅导员担负着学生思政教育和日常学习生活管理等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并不乐观。实践证明,从找准定位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增强职业认同感提升发展动力、加强学习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这三个方面能够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长期工程,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为高校学生工作夯实基础。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职业能力 自我提升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8-0156-02
辅导员职业定位正确、职业认同感强、职业能力较高,就保证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但从现阶段高校辅导员队伍实际情况来看,一些问题如缺乏全面的自我认知、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缺乏足够发展动力、没有树立良好职业操守等,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基于此,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时,如何实现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是其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找准定位,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1.提升自我认知,找准职业定位
辅导员在进行职业定位的过程中,应明确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进而将职业定位在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上。高校担负重要责任的辅导员,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首先应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在学生正确观念树立的过程中给予帮助,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学生发展观给予正确引导[1]。其次关注学生人格品质,对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给予引导,循序渐进地强化学生人格品质,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值得注意的是,辅导员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也尤为关键。辅导员应从自我核心观念和职业能力等条件是否满足辅导员工作需求的基础上明确自我定位。
2.确定自我发展目标,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高校辅导员在确定自我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能够确保自我职业能力提升动力得到有效调动,保障思政教育工作的良好落实。在明确自我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辅导员应围绕自身实际情况,确保自我发展目标能够阶段性且有针对性的设定。首先,可以围绕自身专业、兴趣爱好、工作内容等对思政教育和职业规划、心理辅导等方面积极设定,将自身的主要业务定位在其中一个方向上。其次,辅导员应在自身工作实践基础上,在专业特征和相关领域等投入全部精力,在对思政教育理论和方式等进行积极自主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实践和理论,确保自身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增强职业认同感,提升自我发展动力
1.职业心态调整、职业怠倦心理消除
高校辅导员所面临的工作往往是大量且十分繁杂的,其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说辅导员工作责任和压力都十分艰巨,长此以往一些职业怠倦心理十分容易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辅导员职业发展方向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对此,为了确保辅导员职业怠倦心理的有效消除,辅导员应积极调整职业心态,夯实职业认同基础[2]。首先,辅导员应积极面对自身负面情绪影响,在对工作倦怠心理和倦怠感进行主动检视的基础上,强化面对困难和问题的积极态度和勇气,确保其端正的工作态度,促进工作热情的提升,基于自身最佳工作状态充分展现的基础上,才能保障职业素养的综合提升。其次,辅导员正确认定职业理想、职业期待,在考虑自身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树立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信念和理念等,并牢记使命。劳逸结合的工作方式对职业心态的调整和职业怠倦心理的消除具有重要积极作用,因此辅导员应积极树立劳逸结合的工作理念,丰富自身业务生活的同时,形成积极乐观的职业心态,保障工作压力的缓解和职业心态的调整。
2.增强自我职业认同,实现职业自信心的提升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政教育主要实施者,其自身职业认同会对思政教育成效起到决定性作用。为了确保自我良好职业认同感的形成,辅导员应在自身不断努力的基础上,高度认同自我价值,肯定自我工作实效。辅导员首先应确保自我思想认知的端正拥有自我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通过对职业使命等进行充分的认知,确保在开展工作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次能力素质的提升与职业效能感的强化有密切联系。高校辅导员应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素质培养力度,确保自身职能的不断提升。积极学习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前沿知识,积极开展工作,积极参与一些校外交流学习活动,丰富自身经验,实现职业自信心的提升[3]。
三、加强学习,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1.基于专业素养提升、推动职业化水平提高
辅导员专业素养的提升能够确保辅导员工作水平的提升,对辅导员职业化目标的实现有关键作用。在提升专业素养的过程中,辅导员应不断丰富自身基础和专业知识,在对其他学科基本知识如政治、管理、心理、法学等充分了解基础上,掌握思政教学内容、教育工作开展方式和基本理论,确保自身理论水平的不断提升。辅导员工作技能对职业化水平发展具有重要价值[4],因此应注重自身工作技能的提升,熟练掌握思政教育工作知识(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思政教育等),实现自身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辅导员自身业务专长的培养也尤为关键。辅导员可以在空闲时间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考取心理咨询师和职业指导师等资格证书。
2.提升科研能力,实现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辅导员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能够促使其充分地挖掘和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分析和探究问题根源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工作,确保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辅导员首先应加强科研意识的培养,充分认知,不断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在工作经验中加强交流和应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案例的分析以及经验的积累,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应从科研角度进行分析,确保解决方案的最优化。辅导员科研理论学习能够为自身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确保自身对思政教育理论和方式掌握的前提下,对社会发展动态和学生思想动态等持续积极關注。理论和实践结合,积极探索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方式和途径的创新,确保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不断完善,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丰富素材,为科研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语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自我提升,一部分在于学校的标准规范和要求,但最为关键的在于辅导员自身。为了确保职业能力的提升,辅导员应通过不断努力、不断学习,夯实不断成长发展基础,从多角度、多方面强化自身职业素养,为自身实际工作顺利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臧琼.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J].智库时代,2019(45):90+92.
[2]黄慧鲜.浅析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素养的提升[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82-183.
[3]律晓敏.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提升途径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6):37-38.
[4]左春丽.新形势下加强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4):257-258.
责任编辑:赵世鹏
[作者简介]任雪月,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