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
2020-05-26王妍
王妍
摘要:延津大平调是豫北地区颇具文化艺术与传承价值的地方剧种之一,在表演艺术和演唱特色上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传承方式多样,在传承中既具有稳定性,又可能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异。如今延津大平调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形式,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新乡;延津大平调;传承;保护
大平调,又可以将它称作平调,和高调相比,它的调高相对较低因此出名,由于表演时运用的梆子更大,所以又将其称之为“大梆戏”。一般在豫东、豫北、鲁西南、冀南等区域流传。在《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之中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说明,经过长时间发展,以流行地区为标准可以将大平调划分成三类,分别是“西路平”、“东路平”、“河东平”。大平调作为地方剧种,主要流传于河南北部地区,由于历史、环境以及社会的发展的冲击,大平调曾经一度陷入了濒危剧种的境地。大平调是国内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具有表述清楚、唱腔强而有力、舞台宏伟壮观的特点,又将它称作是“大戏”。早在2006年,大平调便被归纳至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之后,大平调便受到各界高度重视,然而围绕延津县大平调进行的探讨却较为匮乏。对于西路大平调的代表地域——延津县的大平调传承问题进行梳理与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一、延津大平调的艺术特色与传承价值
就延津大平调来说,它的特征非常显著,和豫北地区的民族风情与行为习惯息息相关。最主要的特征通过一个“俗”字便可以总结。所谓的“俗”其实是和“雅”相对的,简单来说便是大众化,通俗化。和被上流社会所青睐的京剧、昆曲进行比较,大平调本身是一种地方戏曲,存在于当地的农村地区。大平调主要吸收乡村日常生活之中的精华,加入豫北地区文化、民族风情、审美理念等特色,并配以欢快明亮、热闹非凡的配乐,采用高昂朴素的极具当地特色的唱腔,通过简单明了的词来进行豪迈壮观的演出,充分反映豫北地区民众的豪迈个性。对于大平調来说,“俗”是它的精髓,也是它可以在农村地区发源以及发展的重要原因。从戏曲发展史便可以发现,地方戏能取得快速发展都是由于它和农村地区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若是进入城市地区,逐渐转变成雅,则会由于曲高和寡而不再具备自身特色,从而丧失生命力。在河南地区流传甚广的剧种超过7000种,然而真正源远流长的仅仅只有曲剧、豫剧、大平调等围绕“俗”而展开的一类剧种,目前依旧是当地民众休闲活动之中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存在非常显著的传承价值。
(一)延津大平调的艺术特色
就表演艺术方面来说,大平调本身便是一个地方性剧种,源自民间地区,所以一般通过杂技、武术等方面来反映民间传奇人物的重要艺术表现方式。由于加入杂技与武术,所以和其他剧种相比,大平调具有动作幅度大的特点,在表演过程中极有可能真刀真枪上阵,瞬间点燃观众的激情。在实际表演过程中,大平调具有大量绝活,甚至超过几十种,发展至今,许多都已经失传,而目前表演的各种绝活可能无法充分体现这一剧种的“霸道”。由于大平调的传统剧目中很多唱段取材于《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武斗场面,所以在大平调的表演中,为了产生逼真的舞台效果,从而吸引观众,大平调的男性演员们很多都是赤膊上阵,与对方进行近距离交战,十分精彩、耐看。
由演唱特色方面来说,不论是道白还是演唱所运用的都是“中州韵”,不管每一个行当都是首先出字,然后出腔,如此才可以体现“字清”、“板正”、“腔纯”的特色。“字清”首先要求“字字句句,须要透彻唱理”,在戏曲演唱的过程中高度注重词意的表述。不仅追求吐字清晰,同时还高度重视抒发情绪。比如延津县大平调剧团现任团长杜逢颜在采访中透露,大平调演唱最重要的便是吐字清楚,若是无法清楚吐字,则仿佛钝刀子杀人一般让人难受,不管演唱剧目是什么,均应当字先行,应当充分戏曲之中所具有的“字领腔走”的特征。
(二)延津大平调的传承价值
地方戏作为特定地区特定条件下产生的艺术类型,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审美趣味从中得以体现,它是一个地区人民综合创造力的高度凝练。大平调和地区风俗、文化、宗教信仰等息息相关,传承至今,是重要而稀缺的文化宝藏。尽管这一剧种已经不复往昔的辉煌,然而它的艺术魅力却只增不减。延津大平调是梆子声腔之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本身便存在非常显著的地区特色。其形成和发展不仅从侧面反映了豫北人民语音、风俗和审美面貌,也反映了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1、传承价值
延津大平调作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经过一定的传播扩展到很多民众的视野,并在很多爱好戏剧的人们心底扎根生芽,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延津大平调不断的与当地文化融合并演变为更具有延津特色的戏剧,但是仍然保存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随着新乡人民不断的向外发展,延津戏剧不断的与其他的戏剧形式进行文化交流,这一方面既把大平调“引出去”,另一方面延津大平调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新乡人民文化认同的重要象征,是连接新乡人民的文化纽带,也是新乡人民与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建立强烈地文化认同感,使延津人民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推动了延津大平调的传承和宣传。
2、经济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成为很多地域的重要文化资源,更重要的是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欣赏水平不断提高,故像延津大平调这样的民俗文化就可以发展为重要的恩华旅游资源,这一方面可以为新乡原本厚重的文化底蕴增添色彩,另一方面也可以其艺术观赏性、表演娱乐性和形式趣味性提高当地的文化旅游价值。特别是剧团的演出也受到戏曲爱好者的青睐,现在越来越多的戏曲文化已经融入了影视之中。由此,具有鲜明文化色彩的延津大平调可以成为展现新乡特色的重要品牌,成为提高延津发展水平的潜在经济动力。
3、精神传承价值
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要有厚重的民族精神的支撑。延津大平调作为作为一种质朴的、健康的艺术形式,它与其他的艺术一样,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它宣扬忠义、勇敢、和谐等美好的生活品质,这对大众的精神是一个滋养。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西方文化不断的涌入中国,中国文化反而面临着潜在的同一化风险,因此对延津大平调的传承也是对承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的发展鼓励,如此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
4、审美传承价值
延津大平调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欣赏价值,热爱它、了解它的人认可它的审美价值,它在音乐上的美感和旋律与唱词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延津大平调和其他吸取一样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的表现形式,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具有一种审美性。通过到延津乡下调查发现,对于乡村的老年人来说是一种消遣和唯一的娱乐方式。延津大平调演出的内容大部分也是《三國演义》里一些众所周知的情节片段,演员通过声音、动作等表演综合表现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别是在一方小小的舞台上就能够营造出千军万马的势力,这种演出的效果也给台下的观众带来了特别的审美体验。
二、延津大平调的传承方式
所谓传承性,“传承性是传统音乐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即一部分传统音乐品种和作品在形成之后,便在相应地区或者相应的群体之中世代相传,并且在传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被人们所习惯所承认。”大平调同样如此,实际上,传承模式也会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一)剧团传承与学校传承
自始至终,大平调主要是通过师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学校与剧团是主要传承方式。在豫北地区,大平调围绕下属县级剧团逐渐发展,所有剧团均具备相应的历史背景,并且也都具备别具一格的艺人、表演习惯、剧目等。所以,维持大平调的独特性必须依赖于剧团传承。在实地考察之中发现,目前大平调剧团传承存在两个显著特征。第一点是无严格的师徒关系。在建立新中国以前,徒弟通常仅可以跟随一个师父学习,即始终秉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基本原则,现今,剧团的师徒关系较开放。第二点则是演员要“一专多能”。因为剧团一般在外地表演,人员相对匮乏,因此所有表演者不仅需要做好本行当工作,同时还需兼任其他岗位,需在表演时客串官兵、婢女,甚至需要表演其余行当角色。在大平调传承过程中,戏校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一种传承模式。现阶段,国内义务教育阶段还没有牵涉到大平调的相关教学,因此,戏校才是真正传承大平调的场地。戏校可以划分成两类,分别是剧团创办的大平调戏校以及一般性戏校。自跨入新世纪以来,滑县、淮阳等地区先后创办了相应戏校,大举招生,培养的许多大平调学员最后均是剧团之中的中坚力量。
(二)口头传承与书面传承
书面传承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产物,对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初,大平调主要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进行传承。据了解,西路平传承人张发旺会演唱的剧目超过100出。直至建国之后,才逐渐通过书面方式进行传承。据《滑县戏曲志》记载,“在文革期间深挖大平调剧目,通过口传以及手抄的方式发现大量大平调剧目。”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确保传统剧目可以妥善保管。表演者凭借学习戏曲知识,除了可以看懂剧本,并且还学会看谱,促使书面传承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承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口头传承的方式将被替代。就大平调而言,目前依旧存在一些唱腔、剧目等仅仅在民间地区口口相传,需要不断深入挖掘。并且,目前已经形成书面传承为主,口头传承为辅的相互补充的传承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亚兵.浚县大平调不应没落的艺术瑰宝[J].中国戏剧2012(10).
[2]直爱妩.河南大平调艺术特色初探[D].
[3]闫永丽.大平调—梆子腔与古代军乐[J].艺术百家 2008(05).
[4]张富春.豫北大平调历史沿革研究[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03).
[5]杨芳.新乡市延津县大平调历史沿革与传承发展[J].戏剧之家2016(03).
[6]韩淑帆.独特的民间技艺—河南大平调的历史与现状[J].名作欣赏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