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

2020-05-26牛媛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流程图绘制可视化

牛媛

纵观小学数学的整个教学过程,共涵盖四大领域的知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在6~12岁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要点点滴滴地将这四大领域的知识纳入儿童的知识网络中。教材是以螺旋递进的方式,按照儿童的成长特点编写的,教师则应当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材、教参的指导,有序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一年级的数数开始,学生从一个苹果,一个梨,一个小方块,到认识1、2、3……在这些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中,学生就能不断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数学知识网络。在小学数学的教学领域,思维导图的应用能辅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网络。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可以细化思维导图的层级,使学生的思维网络将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渐形成,最终能够“可视化”。

一、制定课堂教学流程图,引导学生的思维“可视化”

思维导图是一种总结的工具,它可以作为复习课的教学工具来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良好知识体系的形成。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概念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对知识领域的全貌了然于胸,以达到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目的。

在近年的实践中,我总结并制定出了数学单元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流程图。(如图1)

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流程图,就可以引导学生整理和掌握整个的知识架构,从而有利于其直觉思维的形成并促进其知识的迁移。这样,就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了构建的过程、有效思考的過程、深入探究的过程。下面以我校一位学生在三年级时制作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四年级时制作的“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五年级时制作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六年级时制作的“圆柱与圆锥” 思维导图(分别如图2、图3、图4、图5)为例,从中来说明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流程中随着知识的逐渐深入、年龄的逐渐增加和思维的逐步培养而达成的思维“可视化”目标。

从这位学生制作的这四幅思维导图中我们可以逐渐观察到,在这位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通过我所制定的课堂教学流程图这个学习支架的搭建,学生都完成了知识体系的构建,开发了思考的路径。通过这样,就使其思维在学习的每个阶段都实现了“可视化”的目标。

二、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体系,探索制作思维导图的要点

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体系,引导他们绘制出单元思维导图是重要的方法。当然,绘制的过程是一个阶段性提升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构图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了解—模仿—运用—熟练四个阶段。在低年段,可以由教师在板书中渗透,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在中年段,可以简单地划分层级,让学生模仿绘制思维导图;在高年段,可以让学生完善知识网络,运用思维导图去梳理知识。像这样,只有经过长期循序渐进地培养并不断提升层次和难度,才能达到让学生熟练使用思维导图建立知识网络体系并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辅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整理,搭建思考的路径。在三、四年级,这是学生从点状学习向线状学习方式转变的阶段,这时教师应开始强化程序性思维,而让学生掌握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是比较合适的方法。在五、六年级,这是学生从线状学习向网状学习方式转变的阶段,这时可以让学生绘制比较复杂的思维导图,并在图中找到各部分知识的联系。基于此,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提出了各个年段的思维导图制作标准(如表1),以方便教师有序地去指导学生整理知识网络。

综上,通过探索学生在小学每个阶段思维“可视化”的方法——思维导图,我总结出了制作思维导图的一系列方法,为学生知识网络的建立提供了有用的工具。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数学核心素养得到了发展。

(责任编辑:杨强)

猜你喜欢

流程图绘制可视化
云的识别指南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Painting ski maps 绘制滑雪地图
思维可视化
绘制童话
绘制世界地图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