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偏远地区留守儿童情况现状调查研究

2020-05-26张琴

青年生活 2020年9期
关键词:偏远地区教育现状留守儿童

张琴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偏远地区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因此在这些偏远的地区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本文是以正安县市坪苗族仡佬族乡调研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对该地区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研究,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等方式。根據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和访谈,分析该地区留守儿童现状的原因,并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留守儿童情况现状的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偏远地区;教育现状

相关概念界定:

根据《市坪乡人民政府关于在全乡开展“三关爱”工程对象集中排查统计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中的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3个月以上)或一方外出务工(3个月以上)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6]。鉴于对本地区的实践调查情况和研究目的,在本文中将隔代监护以及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是一方外出,而另一方无监护能力,至少半年以上,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或是其他地区,其子女需要其他亲人或是委托他人(主要监护人为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6-14周岁而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未成年人。

市坪乡基本概况:市坪乡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也是离正安县最偏远,最贫穷的乡,这里地处山区,以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为主,海拔800米左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坪乡土地面积110.5平方公里,人均6.54亩。粮食作物主要有稻谷、玉米、土豆、大豆等;油菜种植面积比较大。[7]由于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的不同,各个村的经济状况差异较大。自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政策后,导致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一、市坪乡留守儿童状况

市坪乡人口较多、人们居住地较为分散,加上交通不便、山路崎岖。因此对该地区的全体留守儿童作为调研对象,在调研工作中有巨大的难度。由于普及教育的全面推行,我们集中在学校来展开对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主要以6-14岁的留守儿童为调研对象。正安县市乡共有四所小学,一所民族中心小学,3所村小。分别是粗石完小、河渡村、市坪村、龙坪村。鉴于此,在了解市坪乡整体的留守儿童的基础上,分别对这几所小学进行调查。

(一)市坪乡留守儿童整体情况

据表一统计:市坪乡的留守儿童983人,小学的留守儿童高达50%以上。表格中的数据是根据市坪苗族仡佬族乡政府提供的资料做出的数据,具有很大的真实性、可靠性,但是留守儿童的人数比实际要高很多,主要是对留守儿童的定义不同、年龄范围、统计方法、统计的时间和空间不同,数据没有及时更新等原因;加上该地区属于偏远落后农村地区,“多子多福”传统观念,一般家庭都有3—4个孩子,外出务工的父母未及时给孩子上户,致使大多留守儿童成为了“黑户口”。对14-16周岁的留守儿童没有详细统计,对未入学的留守儿童的统计也存在漏洞。因此实际的留守儿童比这官方提供的数据可能要多,我们在市坪乡的龙坪村、粗石村、市坪村和河渡村四个集体村,每个村随机家访20户农村家庭,根据所获得的数据。非留守儿童仅占13%,留守儿童高达87%。

(二)市坪乡各村的留守儿童情况

以上表二表三是市坪乡具有典型代表的两个村小。两个村的在校学生人数有明显差异,粗石村共113人,而龙坪村共64人。粗石村较为偏远,地理条件、交通等处于劣势,经济条件和家长文化水平有限,受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原因,因此相对于龙坪村村小人数较多。通过龙坪村村委提供的资料统计,该村有一部居民由于外出务工或在利用该地资源使得家庭经济有了不错的收入,举家外出去上海、浙江、广东发达地区,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或送孩子去县城上学。但就两个村小留守儿童人数比例都高达70%以上,两个村的留守儿童监护情况隔代监护高达80以上。

二、市坪乡留守留守儿童情况的存在的原因

根据调研数据和多方访谈情况,就市坪乡留守留守儿童情况的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落后的家庭经济条件

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市坪苗乡是贵州省100个贫困乡镇之一,。长期以来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农村本来地少人多,又由于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使得土地变得更少,大多数农村的中、青年人被迫寻求一条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的出路,外出打工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出路。然大多数外出务工者文化水平低,没有技术,只有提供廉价劳力,因此他们的薪水待遇低,在消费水平高的今天,他们根本无法承担起其子女在城市上学的高额费用,生活所迫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农村交给其他人照顾。

(二)父母和监护人观念落后

绝大多数的父母由于文化水平低、想法太过于单一,认为多挣钱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供孩子上学考大学,飞出大山,摆脱贫困又艰苦的生活,而他们完全忽略留守儿童在学习、情感、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给孩子心理上的关心和呵护,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则更为重要,仅仅提供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是远远不够的。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其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其本身就是受照顾的对象,却要承担照顾监护的职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

由于长期与孩子两地分离,父母无法对孩子言传身。潜默移化的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道德品质、思想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因而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虽然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不能帮助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但是可以有效地监督他们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在学习、生活、情感和精神上对父母都有很大的依赖,非常需要父母或是监护人的关心呵护和引导。在家访的过程中父母离异的情况也占据一定的比例,主要是青壮年在外出打工期间结识了外面的女孩子并结婚生子,每到过年就带回老家,由于老家偏远且贫困,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女孩子就放弃家庭独自离家出走,就把孩子留在了家里。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对孩子的学习、心理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欠缺,出现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的情况比较严重。

三、市坪乡留守留守儿童情况的建议思考

结合以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留守儿童情况现状的建议。

(一)构建幸福家庭,发挥家庭的积极性作用

家是社会中的一个基本单元,同时也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场所。因此,一个幸福的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前苏联教育学家苏赫姆林斯基认为“健全人格的塑造,需要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两者缺一不可。”可知家庭对留守儿童培养健全人格、综合素质的园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的心灵导师,特别是培养他们的身心健康。构建幸福的家庭环境是给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才能更好地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呵护以及了解心理、精神上的需求。

(二)转变教育理念,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是留守儿童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是留守儿童最开始模仿、接受学习的地方。父母的思想观念要发生转变,要从思想上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和身心健康,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不仅是从学习上的辅导,而且也从思想道德上的培养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让他们能更好地学习、生活、健康成长并懂得父母的辛劳,让他们从内心真正地认识、了解父母,他们才会更加积极地快乐地生活、学习、健康地成长。父母应经常与留守儿童保持联系、交流沟通,时刻关心孩子的成长,并且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学校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时刻关注他们的动态,积极与学校配合,督促完成家庭作业。父母对留守儿童关心和呵护的态度也决定了留守儿童对学习、生活的态度,父母应该给留守儿童树立榜样示范的作用。父母不仅要起到带头的作用,成为留守儿童的榜样,还要参与他们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发挥家庭的作用。

(三)加强互动沟通 ,增进亲子情感

因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双方或是一方不得不外出打工。外出打工的父母应该多为孩子的健康和前途慎重考虑,他们的前途和健康比物质更为关键和重要。绝大多数的父母外出打工都是为了多挣钱,改善家里生活条件,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如果父母不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受教育情况做理性打算,那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因此,父母至少有一方留在留守儿童身边或带在身边,更容易照顾、管教、关爱他们并能更好地与他们交流、监督他们学习,清楚地了解他们心理、精神上的需求。对于一些父母实在是迫不得已,必须外出打工又不方便带上孩子的这种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可以与留守儿童定期进行沟通交流,每个周一次或是两个周一次。在信息科技发达的今天,在外打工的父母可以通过电话、电话视频、QQ视频、等方式主动与留守儿童交流,及时了解其子女的最新情况。同时要父母要积极主动和监护人、学校经常保持联系,了解孩子的表现以及行为动态。

以上仅从家庭方面,应对该地区的留守儿童现状提出建议。但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现状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全社会的问题,可从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进行多方位的思考。需要建立多方位、多层次、多系统、多元化、长期的、健全的结构体系来解决留守儿童现状问题,这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结语

高爾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全社会应该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因此留守儿童不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我们呼吁国家政府,全社会关注偏远山区里的留守儿童的现状。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相应措施,并建立其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市府发(2016)20号《市坪乡人民政府关于在全乡开展“三关爱”工程对象集中排查统计工作的实施方案》。

[2]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基于陕西省的实地调研》,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版。

[3] 谭凯鸣:《世纪关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年版。

[4] 顾秀莲:《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重庆日报》,2007年2月24日。

[5] 赵俊超:《中国留守儿童调查》,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6]遵义市府发(2016)20号《市坪乡人民政府关于在全乡开展“三关爱”工程对象集中排查统计工作的实施方案》,第3页。

[7]正安县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正安调查队2018年6月:《2018领导干部手册》。

猜你喜欢

偏远地区教育现状留守儿童
新时期偏远地区乡村干部履职状况研究
“考虑偏远地区211大学比较好”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浅析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高校ACCA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