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险类小说的阅读策略

2020-05-26陈瑜萍

天津教育·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阅读期待阅读策略阅读能力

陈瑜萍

【摘  要】近年来,根据部编教材的阅读课程化构建,基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推行整本书阅读已深入人心。作者以历险类小说的阅读为例,从激发阅读期待、实施阅读计划、提升阅读能力、延展阅读实效四个方面阐述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阅读策略;阅读期待;阅读计划;阅读能力;阅读实效

早在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已经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要求学生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新部编教材极其重视课外阅读,通过设置“快乐读书吧”栏目,首次实现了课外阅读的课程化。借此,我以六年级下学期推荐阅读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为例,探讨历险类小说“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

一、激发阅读期待:从“要我读”到“我要读”

真正的阅读凭借的是内心的力量,通过玩味文字慢慢提升自己。“阅读期待”是有助于强化这种力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帮助学生建立起强烈的阅读期待,使学生产生探究故事结局、渴求知识真谛的冲动,是学生能否喜欢阅读、持久阅读的关键。孩子一旦形成对一本书的阅读期待,就能很快地进入阅读情境,从“让我读”的被动阅读状态转向“我要读”的主动阅读状态。

(一)导读激起期待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往往没有什么标准,大多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是别人的一些推荐来选择的。课外历险类小说“读整本的书”导读,教师必须做好设置足够悬念的“功课”,带着学生近距离触摸一个又一个“令人无限惊讶的故事”,有效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以《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为例,教科书“快乐读书吧”也有一段令人神往的介绍,“翻开它,你会看到一个人如何从落难水手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二十八年,鲁滨逊凭借自己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辛勤的劳动,成就了一段英雄传奇”。远航,荒岛,海盗,野人,以第一人称自述的鲁滨逊的传奇经历,足以令人不忍卒读。当然,导读课上,教师也可以介绍作者,讲讲笛福一生周游欧洲列国的故事;看看书的封面和文中插图,猜猜鲁滨逊、星期五和他们在荒岛上可能发生的故事,激起他们的阅读期待。

(二)憧憬引发期待

孩子们天生爱幻想。從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孩子都是历险小说家。在推荐和引导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前,教师可以先介绍几位少年作家,如窦蔻,幼小时候因家境贫寒,随父母走南闯北四处漂泊,6岁时写作《窦蔻流浪记》;大连9岁男孩边金阳,写出了20万字魔幻小说《时光魔琴》,被誉为“中国的哈利·波特”等等。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些少年作家在创作的起始阶段,往往是从写冒险小说、魔幻小说开始的。但是,要创作就得先阅读,要想写出历险小说,就要多看看别人怎么做、怎么写,找到历险类小说的写作“密码”,掌握小说创作的基本框架。教师向学生介绍笛福,介绍这些中国少年作家,可以拉近学生与历险小说的距离,引发学生对创作历险小说的憧憬。实践证明,怀着创作的憧憬,能够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三)比较增强期待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比较的重要作用在于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基于学生原有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探险类图书入手,通过比较分析,激起并增强他们从已知探求未知的欲望。比如在指导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之前,可让学生回顾英国作家卡·罗琳的《哈利·波特》、英国作家查尔斯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书中最动人的历险情节,也可以谈谈张乐平漫画《三毛流浪记》、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等其他艺术中的精彩故事。待学生交流一番自己熟知的情节后,教师顺势引出《鲁滨逊漂流记》一书,告诉他们这本书有更多的令人惊讶甚至惊心动魄的冒险故事。小学生喜欢猎奇,通过比较历险类小说的异同点,可以自然地吊起孩子的阅读胃口。

二、实施阅读计划:从“随意读”到“规范读”

实践证明,整本书的阅读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事,重要的是“做”。一个人,能够真正树立阅读的意识、养成阅读的习惯、形成阅读的能力,是一生的幸福。而成就一个人“一生的幸福”,需要尊崇规律、科学规划,需要自我锤炼、久久为功,通过制订和实施阅读计划,从“随意读”到“规范读”,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学习的习惯、生活的必需和生命的组成。

(一)培养阅读习惯

从“不阅读”到“爱阅读”,从“随意读”到“规划读”,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都要经历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爱好三个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书有了兴趣才能养成习惯,一旦阅读习惯形成,时间久了,就容易变成阅读爱好。美国科学家进行的样本试验表明,经过有意强化、反复操练,一种习惯的形成平均时间为21天。全国养成教育研究专家在对福州地区多所中小学校和多个家庭的孩子阅读习惯养成实验中也发现,培养孩子阅读习惯需要周密准备、扎实跟进、久久为功、善终如始,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爱好三个阶段,教师或家长可以采用三个周期共63天的阅读习惯养成计划,经过毫不放松的反复强化,最终促成阅读爱好的形成。

(二)加强阅读监控

整本书的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我根据教学实践,推荐采用“元认知”的监察与控制办法。也就是在实施63天阅读习惯养成计划过程中,阅读者应该清楚自己当前的阅读任务有哪些,并根据阅读任务为自己设定阅读目标和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

人都是有惰性的。加强元认知监察和控制,让阅读更有目的,富有挑战性,有助于合理安排阅读活动,确保阅读任务达成。在历险类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课外阅读指导中,我设计了如表1的任务清单,驱动学生的“元认知监控”。

学生在每次阅读之前,填写阅读计划;每次阅读结束,完成阅读监控。这些阅读计划与阅读监控都是由一些短问题构成,可以加强对整本书阅读过程知识获取与思维活动的控制,同时能在阅读进程中培养良好阅读习惯,适时调整阅读计划,持续评价阅读成果,促进阅读活动由“随意读”逐步转向“规范读”。

三、提升阅读能力:从“我爱读”到“我能读”

阅读是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正确认识和有效处理好阅读与其他能力的关系,打通阅读与表达、阅读与思维、阅读与想象之间的联系,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我爱读”向“我能读”转变,实现阅读在提升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上的“倍增效应”。

(一)以阅读丰富表达

一个人善于表达,体现在有话说、说得有条理,做到这一点,至少要经常读书,然后按照逻辑分出层次,组织语言,把自己知道的情况、掌握的知识表述出来。借助读整本的书这个抓手,在布置学生阅读之后,适时安排和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是提升表达能力的很好办法。不管是哪一部小说,都有一定的章节,每个章节的内容既与前后相联系,又相对独立。学生阅读一个章节之后,可以引导其讲述故事情节,谈谈对书中人物、环境、情节的基本印象。比如课外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共十一章,每一章都有独立的故事,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是一种检查,也是一种促进。

(二)以阅读开启思维

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品味、揣摩,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发现更多的未知世界。在这其中,“预测”无疑是历险类小说训练思维比较好的阅读策略,因为历险类小说靠的就是以惊险的情节吸引人、打动人。因此,教师在整本书阅读的分享课、讨论课上,可以深度实施预测策略,不断提供阅读的新鲜感与源动力,帮助学生拓宽思维视野,提升思维品质。

(三)以阅读促进想象

想象力是对已储存在头脑里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创造力,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历险类小说等儿童文学书籍的情节变化往往出人意料。要引导学生运用想象的方法阅读这类书,并在读到关键处停下来,调取他们已有的背景知识、生活经验,想象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再与书中描述的故事情节进行对比,更真切地体味到书中情节的动人之处,感受到作者写作的独特视角。在引导学生想象时,教师还可以继续追问:“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让他们回到“文本”中去找依据,到现实中找原因。当然,想象训练还可以配合进行游戏、表演等形式,在让学生迎接挑战、实施创新中,增强对书的更深处阅读的兴趣。

四、延展阅读实效:从“我能读”到“我能写”

阅读所获取的经验、感受、启发、想象,可以转化为表达资源,形成极具个性的阅读成果。通过读写链接,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思考,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促进自我的成长。这里的“读写链接”,就是指阅读与写作在内容上的关联与连结、渗透与转换。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说:“学生所写必须是他们所积蓄的。只要真是他们所积蓄,从脑中拿出来的,虽与他人所作大同小异或不谋而合,一样可取。”读完一整本的书,教师要立足于巩固阅读成果、延展阅读实效的更高层面,鼓励和引导学生寻找读书与写作的必然联系,唯有如此,才能让阅读素养与语言表达相辅相成。

(一)章节仿写,续编故事

当阅读完《鲁滨逊漂流记》后,学生头脑中会积蓄着鲁滨逊历险的一幅幅生动画面,借助这些画面,可以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地想象其他历险画面,激活他们的创作欲望。特别是许多小说的结尾都留有悬念,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仿写章节,续编故事。比如《鲁滨逊漂流记》叙述了鲁滨逊五次出海航行的冒险故事,第一次当水手出海遇到风暴,幸被别船救起;第二次出海成功,给了他极大的鼓舞;第三次出海遭遇海盗,后成为巴西种植园园主;不安于现状的鲁滨逊第四次出海,船行触礁困于荒岛,与大自然搏斗了二十八年;第五次出海是返回英国家乡后数年,以私家客商身份,重访曾经生活过二十八年的小岛。整本书阅读交流之后,可以引導学生想象“假如鲁滨逊第六次出海,航行到中国一座无名小岛”,并模仿原小说的写法(如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进行续写,创编属于自己的特别故事,为《鲁滨逊漂流记》补充一个章节。

(二)对话人物,拉近情感

历险类小说的人物形象往往非常鲜明,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会经常牵动着孩子的心,使其自然萌生出某种期待,希望这些人物此时怎么样、将来怎么样,产生与书中人物对话的冲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书信方式,与书中某个人物进行对话;或以“致××”为题写读后感,引导学生进入书中情境,进一步思考、玩味,以满足其情感需求,更好地融入情节、理解人物,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设置情境,尝试整本书创作

网络文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小说创作的“低门槛”与作品传播的“快速率”特征愈加明显。对于一部分优秀学生来说,掌握了历险类小说的基本框架、叙述方式后,尝试创作历险类小说不是没有可能。在有目标、有意识地安排一批课外“整本书阅读”后,教师可以模拟一些类似的场景,如《神奇溶洞》《神奇风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尝试创作,培养出自己班级、学校的“历险小说家”。以上历险类小说的阅读策略,终归只是管窥一豹。整本书阅读教学之路任重道远,必须持之以恒,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这样的阅读才能呈现生命的焕发,助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郝明义,朱衣译.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朱爱华.小学语文“元认知”阅读监控策略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9(12).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阅读期待阅读策略阅读能力
词语导入课堂,有“形”有“效”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阅读期待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阅读期待:回归文本的价值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