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观下的SQ3R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例研究

2020-05-26翁莞芸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56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翁莞芸

【摘要】本文以课例为载体,探讨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SQ3R”阅读法,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内驱力,将阅读活动拓展为结合学生自身经验的思考和表达活动,使阅读的过程成为学生对文本的主题意义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SQ3R阅读法;核心素养;阅读教学设计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阅读的重要性日益显现,阅读教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阅读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还有利于学生了解文化知识,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促进他们思维品质的形成。此外,通过阅读,也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之阅读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然而,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才能促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是关键之所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反复读并不代表理解和学习,而阅读是获取信息和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必须积极地参与并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批判性阅读,才能达成阅读教学的目的”。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基于文本主题意义的探究进行积极阅读是我们开展阅读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该问题,笔者借鉴北师大王薔、陈则航的阅读教学理念以及“active reading(积极阅读)的教学原则”,探讨了SQ3R教学模式。SQ3R是美国罗宾森教授提出来的一种高效阅读方法,包括“Survey预测、Question提问、Reading阅读、Respond反应、Reflect反思”五个学习阶段。本文将以PEP小学英语 Book4“Unit 4 Read and Write”一课为例,重点阐述以SQ3R模式为框架的阅读教学过程,探讨SQ3R阅读法促学生积极阅读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

1.课文文本内容解读

【主要内容】本课是PEP小学英语教材四年级下册Unit Four At the farm 的Read and write 部分,是一节读写课。课文以美国生态农场为文化背景,以Mike带领小朋友们参观麦当劳叔叔的农场为主线,介绍了农场上的动物和蔬菜。

【写作意图】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参观农场,因此,本课主题意义探究的大致方向即是引导学生基于“人与自然”的主题,学习了解西方国家的农场文化。

【写作手法】文本中主要通过语句“These are…”和“Those are…”介绍农场上的动物和蔬菜。语言结构相对简单,文本词句基本是本单元已学词句的滚动与再现。

2.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授课的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已养成一定的英语学习习惯。在本课时的学习之前,他们已经掌握与本课话题相关的一些词句,如:horse、cow、sheep等动物类单词;potato、tomato、carrot等蔬菜类单词以及Are these/those…? These/Those are…等句子。同时,也初步掌握几种阅读的策略,如:能针对问题从文本中圈出关键词,能用思维导图简单地分析文本,能借助phonics拼读部分简单的陌生单词,能借助绘本图片理解陌生单词的词义等。

二、教学目标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置本课教学目标,即在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达成以下目标:

1.学习理解方面

(1)能在图片的帮助下,理解文本。

(2)能够借助Graphic organizer梳理文本、概括文本。

2.应用实践方面

能够根据理解正确的朗读、并复述文本内容。

3.遷移创新方面

(1)能够简单评价文本中的“美国农场”。

(2)能够针对“农场”这个话题简单说说自己的所学、所知、所想。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读懂文本,了解西方农场。

(2)针对“农场”这个话题简单说说自己的所学、所知、所想。

2.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如何帮助学生在语言输入与输出之间搭建桥梁,引导他们表达所学、所知、所思。

四、教学过程

在进行该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基于SQ3R阅读框架设计教学活动,并在活动设计中体现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核心能力维度,反馈学生的学科能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Step 1:Survey

Survey在这里的意思是预测,关注学生课前的已知信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预测,激活阅读的背景知识,活动设计如下:

Brainstorm: What are on the farm?

教师导入本课话题——和学生们来到了麦丹劳叔叔的农场参观,并用农场的图片向他们展示本课话题,同时提出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farm? What are on the farm? Are there any monkeys/pandas/rabbits…on the farm?”,让学生先进行“头脑风暴”。

【设计意图】此环节从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出发,激活学生关于此话题的已有文化背景知识。

Step 2:Question

Question指提问,在阅读前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说说他们想要了解什么,即提出问题。活动设计如下:

Raise one or two questions on your “wonder card”.

通过情景的设置——麦当劳叔叔带领学生们参观农场,呈现该课的5张关于农场的图片,要求学生看图片并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记录在“Wonder card” 上。教师初步了解学生的问题,师生对话如下:

T:It seems that you are so curios about McDonald's farm.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What are your questions?

S1:I wonder,are those carrots in Picture 1?

S2: I wonder, what are those in Picture 2? Are those apples?

S3: I wonder, how many sheep on McDonald's farm?

S4: I wonder, Do sheep eat vegetables?

【设计意图】此环节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提出问题,反馈学生的感知注意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期待,即为了探寻问题的答案自发地想要阅读。

Step 3:Read

Read指阅读,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内容。活动设计如下:

Read and circle the key words,then finish the graphic organizer.

教师通过问题的设计,要求学生阅读文本,圈出关键词,并完成黑板的板书(Graphic organizer),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内容。(如组图1所示)

组图1

【设计意图】此环节強化阅读策略的培养,通过问题的设置和板书(Graphic organizer)的构建,引导学生借助图表梳理文本内容,反馈学生获取信息,梳理整合的能力。

Step 4:Response

Response指学生对文本给出自己的反应,有自己的理解,并尝试脱离文本回答读前自己所提的问题。活动设计如下:

1. Read aloud

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已有理解进行朗读,其中包括对意群停顿,感情基调等朗读要素的把握和处理。

2.Retell the passage

学生根据问题支架“What animals/ vegetables are on Mcdonald′s farm?”及板书Graphic organizer尝试简单复述文本。

3.Writing time

Group work: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your “wonder card”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尝试反馈读前自己提出的疑问,并尝试将答案写在四线三格的“wonder card”上。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关注学生对句子的规范书写。

【设计意图】此环节反馈学生描述阐释的能力,其中“朗读活动”目的并不仅仅停留于培养学生发音正确、朗读流利等朗读习惯,更重要的是想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以此反馈学生对文本的意义、情感、内涵等更深层的理解和把握;“复述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概括、内化语言;而“writing time”则是给学生搭建运用的平台,同时,也是促成孩子们积极阅读、探究学习、自我反馈的关键,引导学生们学会读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5:Reflect

Reflect指学生在读完文本之后,对文本进行反思,概括所读内容,包括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到什么,有些什么观点,并尝试进行表达、分享。活动设计如下:

Think and Say:

1.Is McDonald's farm the same as your imagination?

2.Are monkeys, tigers and pandas live on the farm?

3.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farm in America? What are on the farm? How do you think of it? Is it big? Is it funny?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对已读的文本内容进行思考、概括、并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将重构文本拓展为结合学生自身经验的思考和表达活动,反馈学生批判评价的能力。同时,通过问题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导向以及语言产出的支架,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的输出,达成教学目标。

以上即是基于SQ3R阅读法设计的阅读教学全过程,同时,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进行分析,其中“Step 1 Survey” “Step 2 Question” “Step 3 Reading”是学习理解层次的活动,分别反馈了学生感知注意、获取信息、梳理整合等方面的能力;“Step 4 Respond”是应用实践层次的活动,反馈学生的描述阐释、分析应用等能力;“Step 5 Reflect”是迁移创新层次的活动,反馈学生批判评价的能力。SQ3R阅读法不仅助推学生积极阅读,其教学步骤也成梯度进阶式反馈学生的学科能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然而,在主教材这一个单一的文本中,学生对“农场”主题的了解甚少,而本课时SQ3R五个学习环节却点燃了他们对该话题的求知欲,因此,为满足学生对主题进一步深入学习,我们以窄式阅读的形式采用“链接式对接”拓展两篇关于“农场”的课外绘本,即Raz kids 分级绘本I wonder和绘本All kinds of farms, 作为学生自主阅读的家庭作业,并辅以阅读任务单,引导学生基于农场主题进行思考、提出问题、积极阅读学习,对主题意义进一步深入探究,在绘本阅读中了解各种农场以及它们的生产链,如,“On the sugarcane farm, sugar comes from sugarcane, and sugar makes candies.”等。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PEP小学英语 Book4》“Unit 4 Read and Write”一课为例,基于SQ3R的模式构建以“农场(farm)”为主题的阅读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亮点:

(一)SQ3R阅读框架助推学生积极阅读

在英语阅读课中学生往往是被教师及教师设置的任务“牵着”的被动阅读者,如何调动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是许多小学英语教师在探索的问题。本课采用SQ3R阅读法,将理解文本、内化文本、重构文本等活动拓展为结合学生自身经验的思考和表达活动,使阅读过程变成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探究过程。

(二)将英语学習活动观落实在SQ3R五个阅读环节的设计中

纵观本课SQ3R五个教学环节,英语学习活动观始终落实其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逐层推进,在学生完成活动中反馈学生的英语学科能力,促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三)以窄式阅读为桥梁,深化主题意义的探究

本课聚焦“农场”这一主题,以窄式阅读为桥梁,以主题意义的探究为导向,采用链接式对接,拓展两篇该主题的课外绘本,将课堂阅读教学与课外的自主阅读无缝对接,将本课的积极阅读延伸至课外,并通过阅读任务单的设计引领学生对主题意义积极探究与学习,关注学科的育人价值。

总之,本课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积极阅读为教学设计的原则,尝试探讨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较好地达成阅读教学的目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陈则航,闫赤兵.小学英语绘本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8.

[4]王蔷,胡亚琳.英语学科能力及其表现研究[J].教育学报,2017,4.

[5]侯云洁,周芳.构建绘本与小学英语教材整合的课程体系[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8,6.

[6]赵璐,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与窄式阅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

[7]韦莉萍.SQ3R: 一种有效利用课本资源的英语阅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6.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