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

2020-05-26张敬明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德育教育

张敬明

[摘要]“三礼”教育包含礼貌、礼节、礼仪方面的教育。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素来重视礼仪教育,礼仪对人们的思想、言论、行为会产生重大影响。小学生处于知识启蒙阶段,更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应用“三礼”教育对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精神风貌与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充分了解“三礼”教育的内涵与重要性,充分实践并因地制宜地实施措施。

[关键词]德育;“三礼”教育;实践研究

开展德育工作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貌。小学生处于三观形成以及知识启蒙的关键时期,学校应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将学生培养为有礼貌、有修养的高素质人才。“三礼”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与行为规范,可作为小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一个环节。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素来重视礼仪教育,人们对礼仪的理解制约着其自身思想、行为、言论的自由,礼已成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原则之一。在德育视域下应用“三礼”教育对于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礼仪修养、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礼”教育的概念界定及重要性

“三礼”教育包括礼貌、礼节、礼仪方面的教育,其中礼貌是人们在为人处世中对自己的基本要求;礼节则是与他人交往中的必要形式,表现在语言、行为、仪表等方面;礼仪则体现于各种礼宾仪式等重大场合中,表示对他人的尊重与尊敬。“三礼”的重点均在于一个“礼”字,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礼仪修养与精神风貌,是尊重、体贴他人的前提。在中国历史中,“礼”渗透于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表现。重礼仪作为中国的一项文化特征,应得到传承与发展。小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时间较短,对于礼仪、是非等方面的理解不够深刻,未形成系统的为人处世方法,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对于学生的后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小学时期处于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新知识与新鲜事物具有极强的接受能力,此时应用“三礼”教育可达到良好效果,对小学生开展礼貌、礼节、礼仪的教育与实践活动,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提高其文明素养。

二、“三礼”教育的实施现状分析

目前,小学教育在德育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教学活动中更强调各种基础知识的教育,重视学生考试成绩及升学情况,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度不足,导致德育工作质量较差,教育内容空泛,针对性不足,尤其在“礼”方面缺乏规范、系统的教育。小学生常存在体态不佳、不会说话、同学关系差、交往能力不足等问题,可见,小学德育工作中“礼”的教育存在漏洞。传统德育工作通常采用教师讲解的方式,在学生看来属于“大道理”“空理论”,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学习兴趣也较低,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三礼”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学生知礼、懂礼、守礼,教育方式采用课堂训练、家庭指导、实际应用各种方式相结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礼仪修养。加强“三礼”教育有利于提高小学德育效果,矫正小学生细节处的不良习惯,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模板,使小学生知礼且懂礼,有利于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良好发展。

三、“三礼”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三礼”宣传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良好教育环境可为学生学习与理解知识提供辅助,加强“三礼”教育时,学校可采用黑板报、宣传栏、宣传画等方式进行“三礼”教育宣传,可结合古今中外各种与“礼”相关的故事和图片进行推广。在学校公共区域可设置“三礼”主题宣传栏或文化墙,并在相关区域设置提醒标识,通过宣传“三礼”知识可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同时形成良好的礼仪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随时可受到“三礼”文化的熏陶,提高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此外,还可采用主题黑板报比赛、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等方式提高学习趣味性,避免枯燥的讲解方式影響教育效果。并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在教室“三礼”知识角中,使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二)在“三礼”教育中充分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三礼”教育不仅需在学生中落实,在教师与学校领导中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因此,学校也应加强教师、领导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三礼”教育,将其作为首要工作,使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长者均能起到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可开辟“三礼”教育专栏,展示相关教育和实践活动,并邀请相关专家、典型人物开展知识讲座,向教师分享“三礼”教育方式及经验。组织教师每个月进行“三礼”教育相关专题学习,可以爱岗敬业、以身作则、举止文明等作为主题,改善教师的思想、言行、工作态度。应要求教师在教学与生活中注意保持行为举止有礼,注意课堂礼仪、仪表风范、精神风貌等,包括不在公共场所吸烟或吐痰,上课不玩手机、不打电话等。在师生交流方面也需平等地对待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增强师生情感,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对其不良行为进行引导和指正,使学生感受到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充分理解“三礼”的实际意义。还可对教师道德品质进行评比,评选师德模范标兵,以鼓励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使得教师的良好道德品质与文明修养带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渗透“三礼”教育

“三礼”教育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过程,无法一蹴而就,需将其渗入到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三礼”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学习方面可开展“三礼”教育主题班会,由教师准备相关材料,组织学生共同进行礼仪、礼节、礼貌方面知识的学习,包括家庭礼仪、公共礼仪、人际交往礼仪、课堂礼仪等各个方面。可向学生讲解《弟子规》《社会与品德》等古今礼仪相关书籍,为学生讲解礼仪素养与做人的道理。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包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不乱丢垃圾、帮助父母做家务活等,并让学生积极分享体会与收获。在生活方面,教师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提升家长对“三礼”的了解,并获得家长配合,将“三礼”教育延伸至家庭教育中,渗透到学生的课外生活中,并嘱咐家长做好引导与示范作用,使家长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礼仪修养与综合素质,实现家庭与学校的双向配合,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均可获得良好的引导。

(四)应用多种形式强化“三礼”教育

为提升“三礼”教育效果,可应用多种教育形式。常规课堂讲解方法较为枯燥乏味,而小学生精力旺盛,注意力难以集中,且“三礼”教育无法作为一项单独的课程开课,上课讲解时间有限,学生无法充分吸收相关知识。因此,在进行“三礼”教育时可采用多样化教育形式。如,教师可在儿童节或其他各类晚会时组织学生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题,设计小品、故事朗读、合唱、舞蹈等节目,使枯燥的教学方式变得活跃有趣,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学习礼仪知识,且在反复排练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巩固,加深学生对“礼”的理解,并良好应用于日常语言和行为的规范中。每周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可采用教师评价与组内互评相结合,确保公平公正,并对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提高学生尊礼、守礼的积极性,使其充分意识到“礼”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总之,在德育视域下对小学生进行“三礼”教育符合教育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可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强化“三礼”教育,从教师与学校领导做起,充分发挥其引导与示范作用,营造良好教育氛围,并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全面强化小学生对“礼”的理解,有利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明修养,培养良好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使学生做到知礼、懂礼、守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丽.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引领的校本德育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

[2]邓慧.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棵“礼仪树”——浅谈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J].新课程(上),2017,(1).

[3]吉海荣,张举英.微信助力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J].江苏教育,2019,(18).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德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题解教育『三问』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