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文化自信”要求的辩证思维研究

2020-05-26周欢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11期
关键词:辩证思维文化自信新时代

周欢

摘要:“文化自信”是更深刻、更基础的自信,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文化底气。新时代提振“文化自信”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维逻辑,在内容上,体现“立破并举”的统一;在本质上,彰显“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在原则上,强调“一元指导”与“百花齐放”的统一。梳理新时代“文化自信”要求的辩证思维,能够全面厘清“文化自信”的脉络体系,客观利用“文化自信”的发展规律,科学把握“文化自信”的进阶要求,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迈入世界舞台中央。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自信”;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看待客观事物发展的重要逻辑思维,要求以全面、系统、联系的观点和态度来把脉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防止陷入孤立、片面的机械思维逻辑。“文化自信”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文化领域发展问题的突出理论创举,彰显出巨大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伟力。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思维进路,是对文化领域问题的深刻关切,但同时由于文化本身的独特附性,使得“文化自信”又紧密关联政治、经济、社会等多层面的事业进程,能否切实树立“文化自信”将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调推进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重点考察“文化自信”内蕴的辩证思维,能够加强党和国家对其客观而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加科学而系统地部署和落实,以文化的力量为新时代现代化事业凝心聚力。

一、内容上,坚持“立破并举”的辩证思维

“文化自信”不是口头的、空泛的,而是具体的、明指的,就是要求树立起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内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坚定自信,做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增进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与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人了解、发现自己的基石,是“文化自信”中文化的本质内涵,认识这些文化是生成“文化自信”的必要前提与理论根源。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文化自信”奠定基础。漫漫历史长河中,华夏人民以其独特的坚韧不屈的品格,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构成了形态各异的优秀文化,不管是在生活方面、制度层面,还是观念范畴、精神理念,都造就了中华民族难以磨灭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标识。“立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为“文化自信”的生成增强底气。其次,红色革命文化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生成的精神支柱。红色革命文化蕴含历史的使命、民族的使命、政党的使命。伴随着革命实践的过程推进,这三种使命分别转化成革命理论、革命理想信念、革命精神,合力架构出革命文化的基本形式。必須强调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实践对我国历史与文化具有奠基性意义。坚守民族复兴之初心,就是为“文化自信”的生成提供动力。最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新时代“文化自信”共融共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实现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个过程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新时代,在“文化自信”要求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建构中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思维,即以“立破并举”的思维方式加强其内容的优化与发展。其中,“立”是对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遵循,始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中的伦理价值和伟大精神通过不断深化宣传的方式代际相传,“立住”我们文化中的血脉基因和历史传承。“破”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发展,我们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再创新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时代创举,是继承了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又超越了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更具生命力和鲜活性的时代文化。“破”的过程不仅仅是破除文化体系中不合时宜、落后发展的文化内容和形式,更是破除被束缚与桎梏的文化思维定视,从而创造出与时代发展、国家需要和人民诉求多方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成果,锤炼其文化品质、提升其文化效应。

二、本质上,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的辩证思维

“党性”与“人民性”从来都是辩证统一的,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本质核心,既要时刻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党的要求,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应人民诉求、满足人民需求。新时代提振“文化自信”同样在本质上体现出鲜明的“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的辩证思维。

“文化自信”要求下的“党性”本质是根本和方向,坚持“党性”就是要求从党领导一切的角度来看待新时代文化发展问题,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要把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相结合,在“文化自信”要求中重点体现党的根本领导,并且以党为核心来把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文化发展方向。党的领导原则包括思想领导与政治领导。其中,坚持党的思想领导,就是要在文艺创作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坚持党的政治领导,要求一切文化事业必须为党的政策宣传作服务,响应的号召,服从党的安排,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人民性”看似是与“党性”相对立,实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性”与“党性”是高度一致的,“人民性”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点仅是少数,并且其中的合理成分也能够被补充于“党性”之中。“文化自信”中的“人民性”问题就是广大群众对于自身精神、文化、价值等思想层面发展的必然需求,尤其凸显为对何种文化、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认同倾向。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关于文化为人民服务原则的表述是人民主体性思想的理论起源,这次讲话也为“文化自信”中如何坚持“人民性”这一价值取向提供了明确的框架。

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一直是党和国家一直将发展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的首要目标。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新时代条件下,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在实践中创造文化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文化理念的继承与发展。第一、构建“文化自信”需要通过人民来实现,因而要尊重人民地位,推动群众参与到文化事业建构中去,在党的领导下,完善人民参与创作的机制,调动广大人民积极性,使之成为“文化自信”的彰显者、传播者、受益者。第二、“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是否满足最广大人民的需要是评判“文化自信”与否的唯一标准,尤其在于文艺作品能否在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达人民的思想与行动。第三、“文化自信”的价值旨归在于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受到人民的认可、符合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才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

“文化自信”坚持的“人民性”本质并沒有脱离“党性”范围,又或者说“党性”密切关注着“人民性”的动态变化,或及时引领或有效补充,并未让“人民性”中的不同文化需求发展为异质性的文化需求,从而在本质上来看,“文化自信”仍然是也必然是对“党性”与“人民性”这对辩证关系的始终遵从。

三、原则上,坚持“一元指导”与“百花齐放”统一的辩证思维

新时代提振“文化自信”有着明确的原则要求,即以“一元指导”与“百花齐放”统一的辩证思维来统御新时代文化发展问题。“一元指导”与“百花齐放”的构建原则看似外在矛盾,实则内在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强调文化领域发展要丰富多样,不仅是形式上的多姿多彩,更要有内容上的百花齐放。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大会上鲜明指出,多样文化的交流互鉴,有利于文化发展的开放融通,使得各民族文化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发展中不断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亦是如此。“文化自信”的要求是以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为前提的,没有多种文化的别样繁荣,就难以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进一步创新发展,也难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附魅上质性的提升。

“百花齐放”的文化发展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价值补充的可能性空间,但“百花齐放”也不是肆意开放,我们的“文化花园”也不是任由各种性质杂糅的“文化之花”绽放,必须以“一元指导”的原则为根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夯实新时代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理论依据的,在马克思主义的带领下,我国开辟了一条与西方资本主义截然相反的发展道路,为永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提供了理论依据、政治保障与路径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新的发展道路,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实践上,都糅合了国家意志、包含着外交思维、结合了文化政策,使其在人民心中的认同感大大增强,更进一步扩大了受众范围,提高了世界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中华文化由书本转向现实、从个人传向社会、从中国走向世界。其次,我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找到实践路径的。“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推进文化发展的原则,始终坚持以现实的人为主体,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将实现人的解放这一理想作为新时代“文化自信”构建的前进方向,也“文化自信”提供了价值引领。最后,由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逻辑进行了科学批判,我国在其指导下实现了对当代西方文化的超越,并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构想,搭建了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有效路径,为世界文化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才能确保树立的“文化自信”不是其他任何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自信”,也不是仅仅打着马克思的旗号,本质上却与马克思主义唱“反调”的错误文化的高度自信。

新时代,党和国家提振“文化自信”的根本目的在于以文化的力量为现代化事业保驾护航,缺乏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一元指导”的“文化自信”难以扛起这面“时代大旗”。因此,深耕“文化自信”的原则性根基,其坚持“一元指导”与“百花齐放”统一的辩证思维也就不言而喻、不言昭显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学习出版社,2018.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韩庆祥.问题导向与辩证思维[J].学习与探索,2015(07).

[4]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

[5]沈壮海.厚植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文化自信[N].光明日报,2016-07-19.

[6]刘小龙.马克思主义与文化自信的深层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5-23.

[7]郭太铭.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三个重要支点[J].人民论坛,2019(15).

[8]李正高.文化自信中坚持人民主体性思想的必要性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36).

[9]陈先达.深刻理解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J].群众,2018(03).

[10]张继龙.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文化自信构建的辩证考察[J].湖湘论坛,2017(05).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辩证思维文化自信新时代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辩证思维的高中数学解题再认识
日本当代艺术家保科丰巳的创作路径探寻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民族复兴视域下科技创新环境培育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