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力”在现代舞编舞中的作用

2020-05-26李小勇

艺术评鉴 2020年7期
关键词:编舞现代舞舞者

李小勇

摘要:“力”與美是舞蹈的两大特点,“力”在舞蹈艺术,尤其是舞蹈编舞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此,首先介绍了舞蹈中力的内涵与分类,然后分析了“力”在现代舞编舞中的作用,包括完成技巧、展现力量、传递情感,最后就如何在现代舞编舞中运用好力提出了对策,如注意“力”的质感、加强“力”的控制、凸显“力”的流畅度。

关键词:现代舞   编舞   “力”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7-0095-02

舞蹈作为人类重要的艺术样式,以肢体动作为表现手段,借助肢体语言来完成叙事、抒情等任务。独特的表现方式使舞蹈艺术对“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从静力学乃至动力学的角度来分析舞蹈也成为学界研究中重点。因为舞蹈中的所有动作均以肌肉力量为最基本的支撑,脱离了力,舞蹈动作将不复存在。不仅如此,力在舞蹈魅力的呈现中同样有着显著的效果,是展现力量美感,乃至强化情感传达的凭借。从这个角度来看,舞蹈是力与美的统一,力既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美的先决条件。正如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所言“舞蹈是一种虚幻的力,并且它不是物理上的力,而是专为视觉知觉而创造的力”。因此,在现代舞编舞中,必须重视力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好力在舞蹈美学中的价值。

一、舞蹈中的“力”

(一)“力”的概念

从物理学的角度而言,力是力学中的核心概念,指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形变的外因。舞蹈中“力”的概念从力的原始概念衍生而来,是构成舞蹈审美的基本要素。20世纪现代舞的发展推动了舞蹈中“力”的研究,苏珊·朗格从力的作用出发,认为完美的舞蹈并不存在,是力让舞蹈变得真实可感,同样借助舞蹈表演,力的美感得以为观众所感受到。拉班在人体动作的研究中提出了“力效”的概念,将力效视作人体动作的内在含义,即除去外部空间之外的含义。力效能够赋予肢体动作以相应的含义,这是肢体动作成为舞蹈中肢体语言的基本要求。力效由重力、时间、空间以及流畅度四个要素构成,比如重力指因地球引力而形成的动作质感,这为舞蹈中“力”的把握与运用提供了参考框架。

(二)“力”的分类

舞蹈中的“力”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不同的划分依据出发,有着不同的分类表现,其中最为常见的分类方式为内力和外力。所谓内力,指的是舞者在舞蹈过程中自主产生的力以及感受到的力,它无法被准确的观察到,具有很强的体验性,而外力则正相反,它是舞者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所形成的力,能够被受众观察到。内力、外力之分为舞蹈中力的考察提供了一个视角,对准确把握舞蹈中力的构成以及不同力所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当然,舞蹈中的内力、外力并非截然独立的两种力,相反,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相辅相成的特点。内力与外力在舞蹈中相互制约、影响,并趋于平衡,使舞者更好地掌握舞蹈的动作技巧,提升舞蹈艺术的审美观赏价值。

二、“力”在现代舞编舞中的作用分析

(一)完成技巧

节奏性是舞蹈的基本属性,舞蹈节奏表现在舞蹈练习的各个环节,从动作、姿态、强度、快慢乃至时间、幅度,均可见节奏的身影,因此,闻一多先生称“舞便是节奏的动,或更准确点,是有节奏的移易地点的动。”对舞蹈技巧的精准把握是凸显舞蹈节奏性,提升舞蹈观赏效果的前提,而力则是完成技巧的重要保障。尽管现代舞的技巧并没有古典舞那么复杂,但随着现代舞的不断发展,技巧要求也在提升,一些特定的动作技巧对舞者的专业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力在技巧完成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舞蹈作为基于时间的艺术,舞蹈动作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轻、重、快、慢之分,其中,力的改变多经由腰部来完成。因此,现代舞编舞要注重节奏、技巧与力之间的关系。

(二)展现力量

传统舞蹈具有很强的形式美,也存在生活性不强的问题,在时代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已经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现代艺术思潮对生活与艺术界限的消除,成为现代舞发展的重要保障。从现代舞的动作特点来看,自由发挥是动作训练的主要形式,舞蹈动作多从日常动作中衍生而来,如跳、转、跑等,因此,比传统舞蹈更加重视动作的力量。而力量则是舞蹈中力的核心要素。因此,现代舞编舞必须以展现力量为基本要求,真正实现力与美的融合。力量是舞蹈综合表现力的基础,它在舞蹈表演中的体现有赖于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发力,头、肩、手臂、腿部、腰部、躯干等的协同性是确保力量得以呈现的前提,现代舞编舞需要认识到肢体配合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编舞的基本原则之一。

(三)传递情感

舞蹈本质上是一种抒情性的艺术,这从舞蹈的起源便可以看出,《毛诗》序在论述舞蹈的起源时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谈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方式,是抒发情感的媒介,因此,注重舞蹈的情感性就成为现代舞编舞的重要内容。相比于古典舞而言,现代舞更注重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而非仪式化地传递某种情绪,这对编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力在现代舞编舞中有着突出的作用。力能够赋予抽象的动作以情感,使肢体动作成为情感传达的载体。如此,舞蹈中曼妙的舞姿和舞者内心的情感世界便有机地融合了起来,舞姿使情感有了寄托,而情感则赋予舞姿生命,极大地提升了舞蹈艺术的审美效果。

三、现代舞编舞中“力”的运用对策

(一)注意“力”的质感

质感是舞蹈中力的重要性质之一,指人体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空间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变化,如强弱变化、轻重变化。如同绘画中颜色的对比,舞蹈中力的质感也有强烈的对比效应,不同的对比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以及情感色彩。比如,在现代舞中,凌空跳跃的动作多用来展现对自由的渴望,因此,现代舞编舞要注重力的质感,结合舞蹈编创的主题、内容,合理地处理动作的强弱、轻重、缓急对比,充分表达出舞蹈的情感诉求与审美风格。

(二)加强“力”的控制

在现代舞不断发展的今天,力之于舞蹈的作用已经得到了深刻的认知,而对力的精准控制则是强化力在舞蹈中价值的客观需要。舞蹈中力的控制主要有收力和放力两种形式,就收力而言,指的是人体重心的回缩或者说内扣,在呈现凝重的精神状态中有突出的效果,而放力则是力量释放持续与循环,能够展现出舞者对美好的憧憬与向往。二者在舞蹈创编中均有独特的作用。因而,现代舞编舞必须将力的控制作为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使力在舞蹈中具有恰如其分的宝贵品质。以放力为例,放力在展现舞者的情感状态,表达作品情绪中有重要的作用,能够真实地展现舞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并感染到观众。现代舞追求张扬的个性与真实情感,放力在此一目标的实现中作用显著。

(三)凸显“力”的流畅度

流畅度是拉班力效的四要素之一,它强调的是人体发出的力是通过流畅的动态来完成动作并作用于外界空间的,具体表现则是身体肌肉与关节的拉长,这种拉长既体现在生理层面的有限延伸上,也体现在意念层面的无限拓展上,深刻地解释了肢体动作在舞蹈表演中的自由度,契合康德所言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力的流畅度已经成为舞蹈鉴赏的重要指标,因此,现代舞编舞要善于运用力的空间流畅性,借助肢体语言的延伸来展现舞者的身形姿态,传递舞蹈的情感追求。与古典舞相比,现代舞更注重动作的自由性,以反对形式主义为主要特点,对力的流畅度的追求更能凸显现代舞的自由精神。

四、结语

舞蹈诞生至今已有数百上千年的发展历程,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涌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样式。现代舞是当前广受欢迎的舞蹈样式,以动作自由、情感真挚为主要特点。力是现代舞中的核心元素,对现代舞编舞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力在現代舞编舞中的价值,并采取好相应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桂芳.力与美的空间——舞蹈美学论议[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9,(02):61-64.

[2]李超.现代舞之“力”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1,(11):326-327.

[3]付小燕.现代舞的特点与艺术魅力[J].科教文汇,2009,(08):268.

[4]张志.浅谈中国舞、民族舞、现代舞对力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3,(18):83-84.

[5]王蕾.浅谈舞蹈力学之美[J].活力,2014,(06):85.

[6]彭修银,杨爱新.后现代艺术思潮的中国变体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家,1991,(01):53-56.

[7]李蓉,王娟.论默斯·坎宁汉的“纯舞蹈风格”[J].安徽文学,2009,(11):320-321.

猜你喜欢

编舞现代舞舞者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历史尘埃:回溯中国现代舞的早期发展
轮椅上的舞者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浅谈民族舞蹈编排中如何运用编舞技法
谈舞蹈的编舞动作设计
中老年舞蹈编舞选材刍议
现代舞创编性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
展望西方现代舞在中国发展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