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效唑在黄瓜基质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0-05-26耿杨阳郭彩华周宇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20年2期
关键词:子叶壮苗幼苗

耿杨阳 郭彩华 周宇

|摘要|为了探讨喷施多效唑(PP333)对黄瓜幼苗质量的影响,本试验以‘津春4号黄瓜为试材,分别在露土期、子叶平展期、1叶1心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水溶液,通过对幼苗株高、茎粗、下胚轴长、根系活力、叶绿素(Chl)含量等指标的测定来衡量其对黄瓜育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能明显防控黄瓜幼苗徒长,能够降低幼苗的株高、下胚轴长度,增大茎粗,提高根冠比,提高壮苗指数。在子叶平展期喷施200 mg/L的多效唑时,幼苗品质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时期和浓度,为最适宜处理组合。

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也称胡瓜、青瓜。随着设施蔬菜的发展,黄瓜现已成为中国设施主要栽培的蔬菜之一。黄瓜育苗是黄瓜栽培的基础环节,而培育壮苗更是栽培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目前设施黄瓜育苗极易出现根系弱、徒长现象[1],主要原因是设施条件下,易形成高温、高湿以及弱光环境,影响黄瓜幼苗正常生长发育。

多效唑是三唑类植物生长延缓剂,主要是通过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过程[2],具有延缓植株生长和抑制茎枝伸长、促进成花和坐果、抑制细菌和害虫、提高作物产量、提高耐盐性和延缓植物衰老等多种效应[3-5]。近年来,关于多效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辣椒、番茄、黄瓜、甜菜等作物的影响[6-9]。王林闯等[7]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对辣椒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可控制辣椒苗徒长现象,100 mg/kg浓度为宜;薛艳等[8]报道使用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对蔬菜、果树种植中出现的植株和枝条徒长进行控制,增强果蔬的抗性,提高果蔬的产量;汤日圣等[9]在油菜子叶期每667 m2施多效唑40 g,与对照相比,株高、缩茎段均较低,根茎均增粗。

本试验通过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探求多效唑在黄瓜苗期施用的最佳浓度、喷施量及施用时期,达到高效优质生产壮苗的目的,为管控黄瓜幼苗徒长以及培育壮苗提供理论与实际的参考依据。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供试黄瓜品种为‘津春4号,供试药品为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8年8月28日在塔里木大学园艺试验站连栋温室内进行。挑选形状、质量近似的饱满的黄瓜种子,浸种6 h,后置于28℃恒温箱内催芽。种子露白后播种于50孔穴盘中,基质选择蛭石与营养土(3:1),播种前需要将水浇透(穴盘底部有滴水出现为止),播种后上面覆盖1 cm厚的基质,并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保湿。除试验处理外,其他均按常规管理。多效唑设6个浓度,分别为0(CK蒸馏水)、50、100、150、200、250 mg/ L,分别于露土期(拱土率为75%时)、子叶平展期、1叶1心期均匀喷施叶片,共18个处理,每个处理30株,设3次重复。每次多效唑喷洒数量为50 ml/穴盘,以所有的叶片均匀喷洒至叶片滴水为喷施标准。

生长指标的测定

自喷施处理开始15天后进行指标测定。

叶面积使用方格法进行测定。幼苗地上部及根的干鲜重用电子天平测定。干重采取烘干法:测完鲜重后,将幼苗放入烘箱,105℃杀青20 min,80℃烘干至恒重,测干重。

壮苗指数=茎粗/株高×植株鲜质量[10]。

生理指标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用叶绿素含量测定仪SPAD-502测定,植物根系活力采用TTC法测定[11],可溶性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法,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植物组织中MDA含量的测定,细胞质膜透性的测定采用电导法[12]。

原始数据采用Excel进行处理,利用DPS 7.05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与分析

不同时期多效唑处理对黄瓜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不同时期多效唑处理对黄瓜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如表1所示,在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溶液,均能显著控制植株的株高、下胚轴长度。以浓度为250 mg/L的多效唑处理植株时,在植株的1叶1心期处理效果最明显,其株高平均值为4.2 cm,比对照降低了50%;其次是子叶平展期处理浓度为200 mg/L的,其株高为4.8 cm,比对照降低了42%。

使用多效唑处理的幼苗其茎粗均显著高于对照;子叶平展期喷施多效唑浓度为150 mg/L时,茎粗增长效果最显著,茎粗平均值为4.82 mm,比对照升高了15%。在子叶平展期,150 mg/L处理浓度下的下胚轴最短,其最小值为1.95 cm,比CK低54%。最佳处理时期为子叶平展期,相比其他2个时期下胚轴与株高都有显著降低,而茎粗有显著增大。综上所述,防控黄瓜幼苗徒长的最佳组合是子叶平展期用150 mg/L浓度的多效唑处理。

不同时期多效唑处理对黄瓜幼苗质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下的幼苗地下部干鲜重和对照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一定濃度范围内,多效唑溶液对黄瓜幼苗进行喷叶面处理,能够促进幼苗地下部的生长。根冠比能够反映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3个处理时期中最佳时期是子叶平展期,处理浓度为200 mg/L,此时黄瓜幼苗的根冠比最大为0.29,比对照高48.3%;其次是1叶1心期,处理浓度为200 mg/L时根冠比为0.32,比对照高37.5%;然后是露土期处理浓度为150 mg/L,此时根冠比为0.20,比对照高25%;并且子叶平展期的每个处理浓度的根冠比均高于对照。说明此时期多效唑对地下部分的作用强于地上部分。因此,对于黄瓜幼苗干鲜重最佳组合是子叶平展期用200 mg/L浓度的多效唑处理。

壮苗指数是可以反映幼苗质量的综合指标,如表2所示,在黄瓜幼苗生长的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其影响效果不同,但总体来看,露土期喷施150 mg/L的多效唑浓度最佳,达到最大值1.22,子叶平展期喷施200 mg/L的多效唑浓度最好,其值为2.00,1叶1心期喷施浓度为50 mg/L的效果最佳,最大值为1.51,高于对照51.0%。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后,子叶平展期的的壮苗指数的值在1.46~2.00的范围内,1叶1心期在1.28~1.51,露土期1.08~1.22,综上所述影响幼苗质量的最佳组合是子叶平展期用200 mg/L浓度的多效唑处理。

不同时期多效唑处理对黄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不同时期多效唑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叶绿素含量的大小可反映植株的光合性能,光合能力越强,可以为植物的生长发育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也可以更好的培育健壮黄瓜苗[13]。由图1所示,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喷施不同时期的黄瓜苗其叶绿素含量大都在40~50范围内。在露土期,喷施多效唑浓度200 mg/L时,叶绿素含量最高,其值为48.7,高于对照30.6%,各处理均与对照存在明显差异,叶绿素值在40~48.9;在子叶平展期,喷施多效唑浓度200 mg/L时,叶绿素含量最高,值为51.4,高于对照33.9%,各处理与对照都有显著差异,叶绿素值在45~51.4;在1叶1心期喷施多效唑浓度为100 mg/L时,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为44.4,比对照高12.4%,叶绿素的值在35~44.4;综合来看,3个时期使用多效唑均能显著提高植株的光合能力,但最佳组合是子叶平展期用200 mg/L浓度的多效唑处理。

不同时期多效唑处理对黄瓜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MDA是植物器官衰老或在逆境下遭受伤害,膜脂过氧化最终的分解产物[11-13],它含量的多少可以反映植物遭受逆境伤害的程度及膜系统受损程度,含量越高受到伤害的程度越大。如图2所示,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均能显著降低黄瓜幼苗的MDA含量,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施加多效唑可以减缓逆境对黄瓜幼苗的伤害,但不同时期的MDA含量达到最低的浓度不同;同对照相比,露土期MDA含量最低的多效唑浓度是250 mg/L,子叶平展期是200 mg/L,1叶1心期是

50 mg/L;露土期MDA的含量在0.003~0.007 μmol/gFW,子叶平展期在0.002~0.004 μmol/gFw,1叶1心期在0.005~0.010 μmol/gFw,综上3个时期中使用多效唑处理,MDA含量影响效果最佳组合是子叶平展期用200 mg/L浓度的多效唑处理。

不同时期多效唑处理对黄瓜幼苗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

如图3所示,电解质渗出率反映的是植物对某种因素的抗性程度[11]。在黄瓜幼苗露土期,使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降低电解质渗出率。说明使用合理浓度的多效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的抗伤害性,露土期的处理浓度在50~150 mg/L

时,变化趋势先上升后下降,在200 mg/L浓度的多效唑处理下,电解质渗出率处于最小值55%,并且低于对照12.9%;在子叶平展期,从总体上看使用多效唑对于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程度较小,且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并在200 mg/L时最小值为60%,稍低于对照,因此200 mg/L的多效唑有助于植物生长;而在1叶1心期,电解质渗出率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在150 mg/L达到最小值61%稍高于对照。综上3个时期的分析,得出电解质渗出率最佳组合是露土期用200 mg/L浓度的多效唑处理。

不同时期多效唑处理对黄瓜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如图4所示,当处理浓度为50 mg/L时,在幼苗露土、子叶平展、1叶1心期,幼苗的根系活力均小于对照;当处理浓度为100 mg/L时,在幼苗露土期,幼苗的根系活力稍小于对照,在子叶平展期明显小于对照,在1叶1心期时超过对照;当处理浓度为150 mg/L时,在幼苗露土期、子叶平展期,幼苗的根系活力均小于对照,在1叶1心期时远高于对照;处理浓度为200 mg/L时,露土期与对照持平,在子叶平展期幼苗活力达到3个时期最大值0.488 μgTTF/(g.h) FW,比CK高15.1%,在1叶1心期时超过对照;浓度为250 mg/L时,除在子叶平展期低于对照,其他时期均高于对照。综上分析可知,最佳组合是子叶平展期用200 mg/L浓度的多效唑处理。

不同时期多效唑处理对黄瓜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可溶性糖在植物体内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在植物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5]。不仅能为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能量,还可以作为信号传递物质。从图5可以看出,在黄瓜幼苗露土期,可溶性糖的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但整体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在100 mg/L时为临界最小值0.13%,低于对照35%,其后随着多效唑浓度升高,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多,当浓度为250 mg/L时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值0.24%;在子叶平展期,使用多效唑处理的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别,但当浓度为200 mg/L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值0.24%;在1叶1心期时,除处理浓度为50 mg/L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基本接近,其他与对照都无明显差异。得出结论在露土期喷施250 mg/L浓度多效唑最适宜,在子叶平展期200 mg/L浓度最适宜,1叶1心期不喷施最适宜。

结论

壮苗指数能够很好的反映植株的健康程度,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黄瓜育苗效果的影响,初步可以得出:喷施多效唑能明显控制黄瓜幼苗徒长,能够降低幼苗的株高、下胚轴长度,增大茎粗,提高根冠比,提高壮苗指数,在子叶平展期处理浓度为200 mg/L时,黄瓜幼苗的根冠比为0.29,比对照高48.3%,壮苗指数为2.00,远高于露土期、1叶1心期的其他处理浓度,有利于培育黄瓜壮苗。在子叶平展期,喷施200 mg/L的浓度最为适宜,能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提高植株根系的活力,提高可溶性糖的含量,不利于MDA、电解质的渗出,能够增强黄瓜幼苗的抗性。综上所述:最适宜时期为子叶平展期,适宜浓度为200 mg/L。

讨论

王艳婕研究发现有利于培育黄瓜幼苗壮苗的浓度是200 mg/L[15],郭忠菲[16]等人研究发现对黄瓜幼苗进行喷叶处理效果最好的浓度是50 mg/L 的多效唑溶液。本试验发现在子葉平展期喷施浓度为200 mg/L多效唑溶液效果最好,这与前人王艳婕研究相符,与郭忠菲等人研究喷施多效唑可以抑制黄瓜徒长、提高壮苗指数相符。多效唑溶液通过对黄瓜幼苗徒长的抑制,从而对黄瓜后期坐果率、果实产量以及品质的各项指标产生的影响还有待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玉洁.烯效唑(S3307)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7.

[2] 游鸯,汪天.多效唑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13,42(4):361-366.

[3] 刘 果. 多效唑对高羊茅的调控效应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4] 陈善坤,曾晓春,刘传飞.S-3307和PP333对水稻秧苗促蘖效应的比较测定及其与植物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1994(1):10-13.

[5] 高凤菊,汤忠梅. 多效唑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J].植物杂志,2002(3):36-38.

[6] 林文丽,陈华,姜琴.多效唑在厚皮甜瓜基质育苗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543+545.

[7] 王林闯,孙玉东,赵建峰,等.不同浓度多效唑对辣椒苗期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4):14-15.

[8] 薛艳.植物生长延缓剂对不同作物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9] 汤日圣,管永祥.多效唑培育油菜矮壮苗的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1990,(5):7-9.

[10] 杨延杰,赵康.基质理化性状与番茄壮苗指标的通径分析[J].华北农业学报,2013,28(6):104-110.

[11] 陈诗,王瑞苓,郑元.西南林学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8(20):112-113.

[12] 李严坤,张忠学,仲爽,等.水肥处理对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10):15-19.

[13] BAILLY C, BENAMAR A, CORBINEAU F, et al.Changes in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and in superoxide dismutase, catalase and glutathione reductase activities in sunflower seeds as related to deterioration during accelerated aging[J].Physiol Plant,1996,97(1):104-110.

[14] 聂艳.乙烯利和多效唑对簕杜鹃观赏性状调控的生理基础及花芽分化进程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

[15] 王艳婕,王莅.多效唑对黄瓜及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2):71-73.

[16] 郭忠菲,秦勇.PP333對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2):47-50.

猜你喜欢

子叶壮苗幼苗
假日与婆母村郊栽苗
希望
黄花蒿离体再生体系优化研究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培育核桃优质壮苗的关键技术
甜瓜红心脆和早皇后再生体系的建立
速生高抗雄性杨的组织培养与快繁研究
茄子遗传转化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