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时尚再造中中国符号对服装发展的影响

2020-05-25易豪清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

易豪清

摘 要:当代时尚界随处可见中国符号,中国元素成为国际时尚潮流,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中国五千年深厚的文化正在点燃时尚界。文章通过分析时尚再造的概念,举例说明中国符号的体现方式,以及中国元素的精髓对服装行业的影响,从材料、价值、功能、意义等方面分析中国元素受青睐的原因,浅谈当代时尚再造中中国元素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时尚再造;中国符号;服饰文化

2018年中国李宁惊艳纽约时装周,在整个秀场中,李宁采用了经典的中国元素,运用代表着中国奥运会的经典配色,让这个中国本土品牌走上了服饰时尚行业顶端,2019年的秋冬系列更是将山水画呈现在卫衣上,体现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国元素早已席卷各大时装周,国外品牌运用中国元素并非只为讨好中国市场,而是因为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符号中有诸多值得深挖的趣味。

一、时尚的概念

时尚是人们对包括服饰、艺术、行为模式乃至行事主张和价值观念的一种推崇与模仿。英文“Fashion”一词来自拉丁文“facio or factio”,意思是“making or doing”(制造的或人为的),这一词诠释出时尚极具个性化和行为化的特征——不管是时尚观念还是时尚风潮的形成,都是基于消费者个体的日常生活用品和行为模式等抽象、升华的结果,因此它注定了时尚感知的主观性和时尚的难以定义与把握,也注定了时尚的绚丽多彩和变化万千。

二、时尚再造的概念

时尚再造迎合了时代的需要,弥补和丰富了普通艺术作品不易表现的面貌,为艺术作品增加新的艺术魅力和个性,充分体现了当代个性化的审美特征。

造型与色彩:色彩是一个传播媒介,是作品展现其艺术的非常重要的表现方式,在艺术作品当中具有造型的作用。也可以说就是运用不同的色彩进行产品以及艺术作品的创造,通过色彩结构的变化,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以达到增加这个作品的情绪感染力,揭示作品真正内涵的目的。通过色彩的多样性,丰富作品的表现,使其呈现出作者想表达的内涵,而时尚再造当中如何运用造型与色彩使其作品以更加新颖的形式展现出来,值得探究。

材料与工艺:以服装设计中的面料为材料举例,面料再造无疑是服装设计中的常见手法。面料种类繁多,例如棉、麻、羊毛、混纺、化纤等,其展现出来的服装效果以及功能也完全不同。流行服装从14世纪的时装娃娃开始,初时服装的面料单一,只能通过立体版型和复杂工艺来展现服装的美。但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服装面料上的科技进步,缝纫机的发明也让工艺有了质的飞跃,从而让服装走向批量生产,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而原始面料的种类远不能满足设计师们的天马行空。随着科技的发展,工艺上,原始面料通过蜡染、扎染、涂抹、印拓等方法进行再造是非常常见的处理方法。根据设计师的原材料选择以及构思的图案,再进行面料的涂抹或定制印染,最后的效果异常惊艳。

三、中国符号元素概述

中国符号,也就是带有中国元素的人、事、物。例如,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2018年在《影》这部作品中运用统一的水墨风格和一系列中国元素创建了一个有着鲜明中国符号和艺术特色的影像世界,并且将中国太极哲学观念带入影视作品,让它有了生动的灵魂。中国设计师马可携带着自己的作品“无用”出现在巴黎时装周的舞台上,除了时装,人们看到的更多是关于哲学的思辨。她的作品“无用”系列让我们可以去到中国南方的甚至是无法通车的偏远乡村。她守护传统手工技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然后我们就看到了那些传统的手工刺绣。

四、中国元素的精髓对服装行业的影响

纵观中国服饰的发展,上下五千年,我们看到了各个时期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对服装的深远影响,服装的功能也从遮羞、敝体,发展到成为追求流行和展现美的载体。从唐宋的色彩之美,到国画的水墨丹青,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中国人的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中国现代的服装设计必然深受影响。法国时尚媒体誉为“高定婚纱女王”的兰玉,出生于苏绣世家,她无疑是东方雅致艺术的传播者,中国古典旗袍样式和欧式婚纱礼服面料的结合,中西合并式的唯美主义,凸显华贵、高端、纯洁的女性形象,她设计的婚纱使穿着者给人一种破茧而出的感觉,既留有保守的韵味却又若隐若现神似仙女。她的设计有着手艺人的匠心,带着股灵气,那便是流淌在血液里面的东西。而其对于文化艺术真挚的虔诚之姿,在一针一线的打磨中愈加浓厚,这便是丰富又高层次的意境。

五、当今中国元素服饰文化受青睐的原因

首先,在于材料和技法方面。2018年大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备受人们关注,导演通过影视服化道向我们展现了清乾隆年间宫廷里的系列真实场景。在穿戴、服饰上,剧中汇集了点翠、烧蓝、通草绒花、缂丝、刺绣等传统工艺。拿非遗刺绣举例,刺绣的手法和材料都有很多的讲究,能够以鹿尾绒毛线代替孔雀羽线制作华服,需经过上千万道工序,上千万小时,其中的匠心就是我们珍贵的传统文化精神。后现代服饰的倡导者,他们在服饰材料的运用、剪裁的手法、缝制方式和搭配等方面进行了无数新的尝试,将各式各样的古典服饰语言和民族服饰语言拆解后进行混合,从而表现出一种多元化发展的后现代特征。

其次,在于价值和内涵方面。2001年中国上海举办的APEC峰会上,各国政要身着对襟“唐装”集体亮相,这样的呈现,不仅仅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更像是一种流行款式的表演。从近几年美国好莱坞大片就能看出,影片都把中国元素放大,以希望能够取得更高的票房。这使得中国元素在越来越多地得到国人乃至世界的广泛认同,当代中国文化的自信使得设计师们开始意识到中国文化是取之不尽的设计灵感宝藏,包括有形的实物以及无形的思想内涵等。

六、当代时尚再造中中国元素的发展前景

新时代,弘扬个性的求异心理成为当代人对艺术追求的重要目标。“5G时代到来,人工智能让人类能预判时尚和消费潮流。工厂逐级实现半自动化再到自动化,机器人可以代替的越来越多。”西班牙《阿贝赛报》的网站中说,“世界工厂”——中国已经走上了一条自动化的道路,并建立了一条更加快捷高效的生产链。这将使中国产品的价格更具竞争力。中国产品摒弃了廉价的傳统形象,科技改变了市场,随处可见的中国产品也不再是廉价的代名词,更多高品质的中国产品出现在世界各个角落。有些西方品牌甚至已经开始根据中国审美标准和传统的文化内涵改造自己的产品来迎合中国市场。服装的工艺面料的选择上,格外流行与中国符号元素的结合,运用时尚再造的各种手法,凸显艺术的虚实变化,营造全新的感觉。

如图1所示,2018年春夏Gucci成衣发布会的一些服装运用了盘扣元素,还有刺绣和棉面料的结合,朱红盘扣蜻蜓点水般和素雅的蓝色相遇,缝边是Gucci经典的红绿条纹。还有一些服饰的设计灵感则是来源于中国的寓言故事,而刺绣正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这些推陈出新的运用,复古,优雅,给人有不一样的层次感,女性的唯美也得以完美展现。VOGUE杂志主编也曾表示对中国时尚的认可。

综上所述,全球时尚界中国风劲吹,意味着中国元素正在被深挖,东方美俨然成为全球时尚风潮的重要引领者。就服装行业而言,人们渐渐发觉,服装是来自于自然的,最终要回到自然中。今天各大时尚再造所要表现的时代气韵就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文化融入世界文化,让东西方不同的哲学与美学观念互相切磋,深入融合,以更加新颖独特的面貌出现在新时代人们的眼前。

参考文献:

[1]赵振祥,徐文艳.时尚之义涵与时尚传播的多维诠释[J].现代传播,2019(9):70-75.

[2]徐艳金.动画电影色彩的视觉审美特征与表意功能[J].电影文学,2013(15):51-52.

[3]杨俊,涂丹丹,席向荣.面料肌理再造与时尚前沿的分析[J].安徽文学,2009(8):155.

作者单位:

福建华南女子学院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楚雄彝族服饰文化发展的思考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中国唐代与西方中世纪服饰文化交融发展
云想衣裳花想容
广西瑶族服饰文化研究
客家传统女性的生活习俗及其文化
用符号三分法分析中国旗袍文化之美
基于“新中装”的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
基于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3D服饰文化展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