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高校大学生羽毛球竞技能力影响因素探析

2020-05-25李兆豪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羽毛球因素高校

李兆豪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跟踪调查、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广西高校大学生羽毛球竞技水平发展现状。经分析后得出:体能、技能、战术能力是影响广西高校大学生羽毛球竞技能力内在的、主要的核心因素;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是内在的、次要的关键影响因素;而经济、环境、竞赛则是外在的、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教学或者比赛中教师或者教练要懂得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提出:在羽毛球的教学与训练中,结合影响广西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竞技能力的因素,利用科学化、专业化的手段,不仅能够指导广西高校羽毛球运动项目的教学和训练工作,而且有利于提高广西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竞技能力。从而扩大羽毛球运动在广西高校内的健康开展,为推动广西高校羽毛球项目的教学与训练方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实践与理论支撑。

关键词:高校;羽毛球;竞技能力;影响;因素;专选班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西民族大学2009级羽毛球专选班为例。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参阅有关羽毛球运动竞技能力等方面大量书籍、文献资料以及与本研究有关的论文、网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的背景知识,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经过理论的研究后,为了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对广西高校羽毛球运动竞技能力影响因素等方面的问题,以走访、电话访谈广西民族大学以及广西高校内在羽毛球方面资深教练何卫东教授和包利老师等,并听取他们对本研究课题的意见和建议。

1.2.3 跟踪调查法  从2011年9月到2013年1月,历时两年多时间,通过座谈和走访的形式,对广西民族大学2009级羽毛球专选班进行关于影响羽毛球竞技能力因素的问题进行调查和访问。

1.2.4 问卷调查法  对广西民族大学2009级羽毛球专选班以及参与羽毛球公共选修课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特别设计了调查问卷《关于广西民族大学学生羽毛球竞技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25份,回收110份,有效回收105份,问卷有效率95.45%。问卷见附件一。

1.2.5 数理统计法 根据对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2009级羽毛球专项班20名学生在教学与训练中的情况,通过持续的跟踪调查所获得的材料与数据,运用SPSS17.0、EXCEL2003和OFFICE2007以上版本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图表进行处理。其中,关于羽毛球专选班学生的羽毛球竞技能力影响因素的相关参数统计量表使用OFFICE2007以上的版本和制图进行处理。最后将获得资料与图表进行收集、归类、整理,并作出数理归纳与统计分析。

1.2.6 逻辑分析法  采用归纳总结、推理等逻辑方法结合相关理论对调查结果和数据进行逻辑分析,对广西民族大学2009级羽毛球专选班及参与羽毛球公共选修课学生的运动竞技能力影响因素进行探析、推理,得出影响广西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竞技能力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2.结果与分析

2.1 广西民族大学2009级羽毛球专项班学生表现竞技能力的现状

根据我对该专选班两年来进行的比赛、教学的情况分析:第一,学生个人所掌握的运动技术是主导整个比赛结果的重要因素。由于基本技术不够牢固,因此在比赛中出现了不该出现的失误,如做动作技术的不完整、杀球没有力量、移动不到位等问题,直接导致了丢分,这就体现了一个运动员的基本技能的高低。第二,体能的不足,导致比赛最后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从而出现了移动不及时不到位、击球不到位、技术动作发挥不完整等问题而失分。第三,临场战术的发挥,根据对手的战术不善于战术的改变:如变换回球线路、变进攻等,即使是变也不够灵活和快速,因而最终也导致丢分。第四,畏惧对手,在临场前和临场中自我的心理调整不够。临场前赛前情绪低落或过高,赛中比分落后或领先都有出现情绪低落或轻视对手的情况,还有就是容易受到临场环境:比如场地、灯光、观众、对手的表现等影响也会导致运动员失分。

综合上述,广西民族大学2009级羽毛球专选班的竞技能力特点表现为:第一,基本运动技能掌握的不够细腻、扎实和全面;第二,体能储备不足导致耐力、爆发力、速度作容易受影响,协调能力差;第三,临场作战经验不足,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起伏大、控制与反控制的能力较差;第四,自我调整能力较差,不善于灵活多变等等。

2.2应对竞技能力的缺点及解决方法

根据广西民族大学2009级羽毛球专选班所存在的缺点,可以采取以下对应措施:

第一,课后都要及时巩固练习所学的新技术,新旧技术要相结合并交叉练习;各种步伐结合与击球技术的练习,多种技战术的变换练习;多参与教学比赛。采用多球回合、回球线路多变的练习,进行控制与反控制能力的提升;多参与课余比赛,善于发现问题,总结自己的优缺点,虚心向他人学习。从体能、技术、技能、心理、球路、节奏和经验等因素归纳总结各打法类型的应对手段,有助于全面提升球员临场应变与实战能力[4]。

第二,根据个人需要每周进行一定量的体能训练,发展身体的速度、耐力、爆发力、灵敏、协调等的身体素质。综合运用技术、战术和球路,能更好地把握比赛节奏和掌控赛场局势,是提高级羽毛球专选班学生和球队队员的控制球能力关键[5]。

第三,善于“灵活多变”,从战术打法上改变进攻和防守手段,通过不断干扰对手的判断意识和进攻路线。合理运用技术、体能、球路、战术、心理和节奏等要素,能增强比赛节奏的控制与反控制的能力,提高其控制球能力和综合能力,从而促进球员单打能力的全面提升[5]。

第四,善于自我调整,赛前的兴奋不宜过高或过低,赛中要善于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因场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观察对方的变动,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技战术去应付对手。善于利用比赛规则进行比赛节奏的控制,领先时可以通过加快发球速度加快比赛节奏,落后时可以通过喝水、换球、擦汗等缓冲一下比赛的节奏。把握羽毛球单打比赛制胜的要领,通过系统训练,在动作泛华、巩固和提高三个不同阶段,合理运用技术、体能、球路、战术、心理和节奏等要素,增强比賽节奏的控制与反控制的能力,提高其控制球能力和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单打能力的提升。在巩固提高这一高层次阶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打法,合理运用技战术与合理分配体能,赛场上借助心理调控、关键分把握和比赛节奏的控制,决定其控制球能力的高与低,控制球水平高则为获。

2.3 影响2009级羽毛球专选班运动竞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下是影响2009级羽毛球专选班以及大学生选修羽毛球运动竞技发展的主要因素的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如表3所示

从以上数据统计表可以看出:影响2009级羽毛球专选班运动竞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科学的教学和训练(所占比例均为100%)、环境因素(所占比例为80.95%)和竞赛因素(所占比例为90.48%),其它因素占38.09%。因此:第一,对羽毛球运动竞技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经济、科学的教学和训练。其中经济因素主要是体现在学生在羽毛球竞技中的消费水平,比如学生每周参加的课余训练次数,所使用的装备、能量的及时补充等问题都是需要有良好的经济条件去跟进,因此经济属于外在影响因素。而科学的教学和训练主要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是应具备良好的羽毛球运动基础理论知识和正确的运动技能;二是熟悉竞赛规则及裁判法;三是采取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直观教学的多种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教学训练课。在训练中要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注重长期系统的科学训练;掌握正确的技、战术要领;技术训练要带有战术意识以及注重兴趣培养等的问题都会影响到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四是利用特长积极应变,充分发挥各打发类型之间的制约性与互补性,运用创新理念下多种打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根据各学习阶段运用不同原则形成全面的打法类型及应变策略,兼顾各环节的技术特点与要求,实现球员竞技水平的全面提升[17]。教师授予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就是影响羽毛球运动竞技发展的内在的因素。第二,竞赛因素和环境因素:随着羽毛球运动竞技的高速发展,羽毛球竞赛的规则和裁判法也显得日臻完善,因此竞赛规则以及裁判判法的改变等都属于影响羽毛球运动本身发展的内在因素。而举办比赛场地的设备、天气等问题则是影响到其发展的外在因素。第三,其它因素:比如当地人对羽毛球运动了解的程度及羽毛球文化的影响力(报纸、期刊、媒体等转播或报道有关的竞赛新闻都会影响到羽毛球运动的传播)是属于外在影响因素。

由以上分析可知:一是影响羽毛球运动竞技发展的内在因素主要有:科学的教学和训练和竞赛规则;二是影响羽毛球运动竞技发展的主要外在因素有:经济、环境和其它因素。

2.4影响羽毛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内在、外在因素

以下是影响广西民族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竞技能力的内在、外在因素的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如表4所示

从上数据统计表可以得出:第一,科学训练、身体素质、竞赛因素、经济因素和环境五大因素都是影响羽毛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因素。科学的训练与身体素质所占比例均为100%,其中科学的训练主要是遵循技术需要与定向发展、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集群组训练与区别对待、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五大原则;而身体素质则是包括了先天性的身体条件与后天训练所获得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的身体素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第二,竞赛因素与经济因素所占比例均为95.24%:在竞赛中运动员常常会因竞赛规则的改变以及裁判的判罚等而使自己的情绪和比赛节奏受到影响;无论是在的训练还是在比赛中运动员在体能的补充、装备上的改进、球以及球拍的消费都需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去支持,因此经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的发展。第三,环境因素所占比例为90.47%:平时训练的环境条件和临场比赛的环境会使运动员的心态和情绪有所改变,比如气温的变化、场地、灯光、对手的表现和周围群众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运动的水平。第四,其它因素:所占比例为47.62%,因此,除了上述因素以外还会有别的因素在很小程度上会影响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比如,临场的突然事故、比赛时间的改变、运动员未能及时到场等。

综合上述:第一,科学的训练手段有利于改善与动员本身的技能和身体素质等;良好的身体条件则是先天性和后天训练相结合的效果,它是良好的身体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两者是影响运羽毛球动员竞技能力内在的重要因素。第二,经济是运动员支撑参与训练和比赛的重要支柱;竞赛规则的改善和裁判法的完善是使羽毛球运动员专业化的基础;良好的环境和其它条件是运动员竞技实力发挥的前提;因此经济、竞赛、环境和其它因素是影响羽毛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外在重要因素。

2.5羽毛球运动竞技能力在广西高校内的影响

羽毛球运动是通过隔网对抗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竞赛中具备充足的体能、完美的技术、良好的心理素以及良好的意识等等,因此在教学、训练或者比赛中老师或者教练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得更好的羽毛球运动技能,而且也是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和文化意识,为传承羽毛球运动优良的文化做铺垫。根据调查问卷结果的数据统计分析:绝大部分被調查的学生都比较满意目前羽毛球教学情况,并且认为通过不同途径学习羽毛球运动的运动技能与理论知识、参与各种相关的教学与竞赛等,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添生活情趣、增进友谊交流,而且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增强就业信心。

综合上述:第一,羽毛球运动在高校内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乐趣、增进友谊交流、增加就业信心,为新世纪广西高校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做准备。第二,科学的训练、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羽毛球运动竞技能力,而且还可以扩大羽毛球运动在高校内的影响力,从而为推广西高校的羽毛球运动发展做基础。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根据探析广西民族大学2009级羽毛球专选班、公体选修班学生的羽毛球运动竞技能力影响因素及影响羽毛球运动竞技发展的因素,得出如下所示:图二

3.1.1影响广西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竞技能力内在的、主要的核心因素是竞技实力:包含了体能、技能和战术能力。内在的、次要的关键因素是临产发挥能力:包含了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影响的外在因素主要有环境、竞技、竞赛等因素。

3.1.2影响广西高校大学生运动竞技发展的内在的主要因素有:科学的教学、训练和竞赛规则;外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竞赛因素和其它因素。

3.1.3影响广西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竞技能力的内在的主要因素有:科学的训练和身体条件;而外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竞赛、环境和其它因素。

3.1.4 影响广西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竞技能的因素是具有普遍性、针对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在教学或者比赛中教师或者教练要懂得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3.2建议

3.2.1结合影响广西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竞技能力的因素,利用科学化、专业化的手段,进行教学或训练有利于提高广西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竞技能力。

3.2.2广西高校羽毛球运动竞技的广泛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生活乐趣,增进友谊交流,增强就业信心。为新世纪广西高校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做准备。

3.2.3根据影响广西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竞技能力的因素结合科学的教学和训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运动竞技能力的提升而且还有利于扩大羽毛球运动竞技在广西高校内的影响力,为推动广西高校羽毛球项目的教学与训练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实践与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国贤.优秀运动员机能评定手册.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2]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过家兴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6.

[4] 何卫东. 创新理念下羽毛球单打的打法类型及应变[J].运动,2012,(3):34-35.

[5] 何卫东. 提高高校羽毛球单打控制球能力的探析[J].运动,2012,(11):66-68.

猜你喜欢

羽毛球因素高校
羽毛球
打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