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探究

2020-05-25张挺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中职核心素养

张挺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下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对此,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改革其课程体系,加强教学内容与科技发展现结合,通过多元化教育方式和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增强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建立健全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体系,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的个人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核心素养,然后具体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引言: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重点强化中职生计算机技术水平,但是从在现实的教学现状来看并不理想。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过度重视成绩,忽视对学生素质方面的培养;只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忽视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差距,导致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学习态度较为消极,严重影响着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的提升。由此可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核心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合个人终身发展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等,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一个结果的导向,而是在培养过程中的领悟。核心素养具有稳定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等特点,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是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保障。

对此,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中职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的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树立等等。

二、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

(一)突出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的“职业化”

原有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只注重了对学生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升,忽视了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特别是核心素养。对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要向“职业化”方向发展。根据中职生就业岗位的需求,结合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现状,对原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形成以“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为主的全新教学模式,如可以根据学生就业需求,设置技能培养模块、计算机实训强化模块和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块等等。

(二)开展“多元化”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通过“任务教学法和校企合作法”相结合,加强中职生计算机素质水平的提升。

1、采用任务教学法,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实操能力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采用任务教学法,以小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如在讲授EXCEL知识时,教师可以设置本课程技术训练任务:

(1)制作班级课程表

(2)制作班级学期成绩表

(3)制作全校学生档案

4-5人为以小组,由组长和组员商量选取训练任务,然后根据教学标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训练任务,学生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更好的将所学的EXCEL知识应用到计算机实操中,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进一步强化学生计算机技术水平。

2、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增强学生计算机职业水平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模式,组织学生到计算机相关企业开展实地实习,在实习训练中可以将在校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岗位需求相融合,及时了解自身计算机技术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计算机技术水平趋于“职业化”。同时,教师通过学生在企业实习情况的反馈,还可以不断完善自身的计算机教学规划,从而切实增强学生计算机职业水平。

(三)构建“双向”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针对中职生学业考评方式往往以分数为主,从入学开始就与分数结缘,但是由于中职生普遍计算机基础水平较差,低分数很容易挫败中职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自信心,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影响着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提升。

针对于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建立双向评价体系,摒弃传统的分数评价法,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的创新模式,建立健全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日常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从实际出发,评分標准倾向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能力和态度的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的计算机实操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评价中修正学生计算机操作问题,促进学生端正对计算机学习的态度,注重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对自己在任务教学中的计算机完成作品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问题,从而调整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情况,切实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

结语: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仍需要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探索。对此,中职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创新优化教学方法,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等等,从而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直观认知,增强教学活动的参与性,提高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探究中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从而提高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云霞;;核心素养视阈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目标的设计[J];科技资讯;2018年23期

[2] 宋玲玲;;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中华少年;2019年05期

[3] 罗蓉;;浅谈如何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J];新校园(中旬);2017年12期

[4] 任林梅;;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原因和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8年06期

[5] 赵洁;;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评价结构的改革创新——以临沂卫生学校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年21期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中职核心素养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