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2020-05-25张风姣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改进措施新常态思政教育

张风姣

摘 要: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人民的生活日益富足,人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高等教育。本文针对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意在通过改进思政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思政教育;改进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职能手机、5G时代、“互联网+”等已经完全进入到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当前的科技新时代对大学生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表现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成长学习等各方面,甚至有些学生在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迷失了自己。面对当前的形势,传统的思政教育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为了培养好社会主义建设新一代的接班人,高校的思政教育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形成适应新常态的思政教育完整体系。

一、经济新常态的定义

“经济新常态”就是指由过去的状态转变成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追求增长速度向追求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全面性战略思维转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新常态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所面临问题

(一)学生方面的问题

现在“00后”已经逐渐步入大学生活,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一些学习和生活方式与“80后”和“90后”相比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00后”普遍追求个性化;喜欢比较个性的事物,比如:动漫、手游、疯狂追星、喜欢用网络词汇等;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不再像以前的大学生那么的“中规中矩”,甚至有个别学生不服从集体管理。“00后”的大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高科技事物比较多,在现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他们自然也会遇到一些诱惑和困难。有些同学喜欢攀比,盲目的追求名牌奢侈品,甚至陷入“网贷”、“校园贷”“裸贷裸条”的深渊。

“00后”的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在上大学之前,有些同学没有住过校,在大学的集体宿舍生活面前也暴露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舍友们作息时间不一样会产生分歧;有的同学有洁癖,有的同学有强迫症;有的同学打游戏到半夜;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站在别人角度去思考问题。另外在高校中考试作弊的现象也屢见不鲜,家长们的殷切期待、学生抱有的侥幸心理以及大学对考试政策的宽松,从而使学生们忽视了考试的重要性和意义,仅仅是把考试当做是应付家长和老师的一种手段。

“00后”在受到严重挫折后出现负面和消极心理的概率较高,这一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之前的学生相比有明显的下降。部分同学是在进入大学前的高中阶段面对高考的压力就出现失眠、轻微抑郁等症状;有些同学是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不适应周边环境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进程、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挂科、失恋等一系列原因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近些年在校大学生由于精神分裂、抑郁症等引起轻生的概率逐年升高,这也是我们在思政教育方面要重点突破的难关。

“0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较高、自信张扬、学习能力较强,但是缺乏合作意识。现在的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以上这些特点在他们步入社会后会对他们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方面的问题

我们的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时期,我们的学生也已经由“80后”“90后”变成了“00后”,但是我们的思政教育课程内容还是比较陈旧的。思政教育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效果,甚至有些高校里思政课程并不是必修课。当下的思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严重,大多数的内容较陈旧落后、死板、专业性强,不能引起学生上课的兴趣,从而学生的素质很难从整体上得到提高。

现阶段国内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模式单一、枯燥,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上课的时候以老师为主体,大多数老师只是一味的去讲理论,并没有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进课堂,甚至有些同学出现逃课或旷课的现象,这就使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所下降。

目前,在各大高校担任思政教育课程的老师主要是辅导员,他们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年轻老师或者由其它专业的专业课老师兼职,很多都没有经过专业和系统的思政教育知识的学习,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更谈不上授课技巧,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将思想政治的理论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由于年轻的辅导员群体没有什么生活和经验,对于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仅仅是停留在说教的层面,这就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思政教育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这也从侧面反应了思政教育队伍没有形成专业化、职业化。

三、新常态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

在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良好的思想道德一直是其重要的组成成分,在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我们应该以人为本,更好的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其中。加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切实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高校应该成立心理咨询服务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让学生们在遇到一些困难、阻碍、心理问题时可以找到一个正规且信任的地方去倾诉。同时成立由辅导员-班长-心理委员-舍长为组成的心理服务队伍,可以及时的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由专业人士制定出治疗方案。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丰富思政教育的模式和内容

思政教育的课程内容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融入当前的社会形势,同时在课程中加入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分析教材案例等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而不是教师一味的单方面输出。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

思政课程教学的内容、形势、手段等都应该实现现代化。在如今新媒体的时代下,微信、微博、抖音等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信息交流的平台,这给我们的思政教育工作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三)提高思政教育师资综合力量

思政教育工作者担负着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责任,是学生崇高思想的领导者。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新一代的接班人,大学正是他们处于对外界的认知阶段,也是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所以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加强思政教育的管理,打造一支专业的思政教育管理队伍,聘请高素质的思政教育管理人才,才能真正的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培养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思政教育不论是从学生层面还是从学校课程以及师资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更新传统的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增加思政课程的趣味性知识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才能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赵伟.经济新常态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路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18(06):73-74.

[2]邹佳.浅析新常态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江苏高教,2016(05):123-124+127.

[3]江浩浩.新常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课程教育研究,2017(49):90.

[4]周禧.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58-59.

[5]洪宇.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新模式分析[J].高教学刊,2018(21):182-184.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新常态思政教育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