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的途径
2020-05-25陈敏建
陈敏建
摘 要: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一个人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不是由已经掌握的知识储备为标志,而是要具有一种先进的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具有思辨能力。具有了思辨能力就具有了长期发展的动力,就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思辨能力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思考辨析能力。
关键词:思辨能力;历史教学;信息时代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一个人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不是由已经掌握的知识储备为标志,而是要具有一种先进的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具有思辨能力。具有了思辨能力就具有了长期发展的动力,就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思辨能力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和判斷等思维活动;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等的辨别分析。我们经常把思辨能力分为数理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的思辨能力。人文的思辨一般来说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思考的结论或观点具有的争议性;二是对所主张的观点进行辩护性解释和说服性论证是维护自己观点的主要说理方式;三是思考分析的目标是为了鉴别和选择一个最佳价值理念或行动准则。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思辨能力对于高中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全面成长意义巨大。
历史思辩能力就是能够用辩证的方法去认识历史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现实问题,去认识、预知未来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去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需要我们具有质疑或思考的精神,但不是纯粹为了哗众取巧提出一些伪命题;应该能够把历史事件放在发生时的条件下思考,而不是完全自己虚构臆断;能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现实提供借鉴,而不是纯粹为了考究或影射现实。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应该说有四点要求,即
1、具备独立的人格品质是培养历史思辨能力的根本前提
2、拥有正确的的史学价值观是培养历史思辨能力的必备基础
3、立足深遂的历史与人性反思是培养历史思辨能力的终极追求
4、形成开放的文化视野是培养历史思辨能力的重要条件
针对这四点要求,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做到:
一、深挖课本史料,反复推敲,正确理解教材表达,导引辩证思维
由于受年龄和认识能力限制,中学生思维带有很大盲目性、片面性。在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时,往往用好和坏来划分,而历史上的人和事十分复杂,分析评价不能简单化,教师如对课本中的史料深入挖掘,历史地辩证地引导学生,他们就会逐渐学会辩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近年来高考注重考察学生的深层次思维、考查教材的隐性知识,都要求教师使用教材不能停留在浮光掠影的表面,仅满足于告诉学生曾经发生过些什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并加以思考。
二、创设历史学习新情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拓展思维空间
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新情景,历史学科可以说是图文并茂,独具优势,老师设置新情景进行教学,如:编导历史剧,运用多媒体等,就能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从而正确的认识历史问题。
三、活化思维,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学生在学习历史中经常要网织历史知识结构,这也是历史教学的一大难点。教师可以不厌其烦地“灌”会学生,但最终结果是学生背得七零八落、考完忘得一干二净。学生的思维活力依靠平时的点滴培养,教师上课要减少平辅直叙,多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概括。如果把师生教学活动比做一艘船,教师应该是舵手,起掌握方向的作用。在帮助学生构结历史网络的问题上,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用大小括号的方式理清每一节课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最终使学生自己真正的能够建构历史知识体系。
四、 规范用词,积极使用历史术语回答和整理答案。
学生在平时表述历史史实、历史感受时用词如果错误百出,不能不引起历史教师的注意。如果教师对用词不当熟视无睹,学生会一错再错,甚至造成思维混乱,不能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要提高学生用词的准确性,重在日常的经常训练,作为历史教师,首先要精练自己的教学语言。备课要提高语言的准确性,要杜绝使用不准确的用词,讲课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注意科学规范。另外,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除了看学生作业完成的质和量外,更要帮助学生订正错别字、改病句。其次,多接触学生,加强语言思想交流,以自己的规范语言来带动影响学生。课堂上多与学生进行复述历史的口头训练,可以在课余请学生围绕一个历史议题准备一分钟左右的小演讲,事先明确要求。教师在学生演讲后让其他学生来做分析评价,评价中把用词质量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方法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提高学生规范历史用词的水平。
五、备课过程中做到精心备知识、备学生、备教法
充分备知识,就必须坚持以课标为依据、综合多版本教材、重新整合主干和重点知识的基本方法来教学,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增、补、删、改,在研读和理解课标的基础上理顺知识点,摸准重点和难点,确定哪些知识便于引导学生思考,认真整合,全面充分的备好课。精心备学生,认真思考本课用到的旧知识学生知道多少,学生的难点在哪里,讲课中学生可能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设计本课才能让学生接受,哪些问题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辨析,通过学习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应达到什么水平。备教法就是每一堂课、每一个问题,要注意学生的认识实际,思考如何设问,如何引领辨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能够完成的一次思维创造。
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益。相信只要我们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遵循中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提高每一学生的思辨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合格的公民,为成为新时代的卓越人才打下坚实的人文素养基础。
参考文献:
[1]武银.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68):142.
[2]林亮.高中历史思辨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9(06):59-61.
[3]孙若南. 高中历史教学中辩证思维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