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的思考

2020-05-25张晶

成长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案变革课题

张晶

摘 要:以“基于学教方式变革的有效课堂实践研究”课题为例,阐述有效课堂实践研究课题的构思与设计、课题的实施、课题取得的成果以及经验体会等,为广大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变革的课题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变革;课题研究思考

“基于学教方式变革的有效课堂实践研究”被列为教育部西部教学改革支持项目、青海省省级研究课题,历时两年,经过全体课题组老师辛勤的工作,艰苦细致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个课题是我们对教学现象进行观察思考的结果。下面从课题的构思与设计、课题的实施、课题取得的成果以及经验体会等方面进行总结,为广大教师做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提供参考。

1 课题的选择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切实做好减负工作, 倡导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尽快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素养,促进教师授课方式的转变和专业成长,实现学校的跳跃式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选择此课题进行研究。

2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过程

課题研究内容应根据课题的主题与要达到的研究目标来确定,从开始到结束的内容之间应具有阶段性与顺序性以及合理的逻辑关系。围绕着课题的主题,研究内容确定为四个方面:(1)以“导学案”为抓手的备课、授课模式的应用;(2)以“三个必须”为指导,以教师“教学思维导图”为指引的课堂学教方式的变革;(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4)师资素质有效提高的研究和实施。

课题进行开题报告后,按照设计方案,首先做问卷调查,设计出与数学课堂观有关问题,选在高一年级进行调查。对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做分析,写出调查报告。这些阶段性的成果对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有积极的作用,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课堂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组运用本阶段的成果进行一次学习方法讲座。讲座在学生中引起较大的反响,对树立学生正确的课堂观,更加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随后利用一年半的时间在全校进行大规模的实验,边实验边研究边总结。

所有老师进行学教方式转变的有效课堂探索和授课,要求授课必须要有学案导学、课堂练习、课堂检测三部分(课堂练习和课堂检测要紧紧围绕课标和考纲难度适中);班主任根据学生状况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领导、教务处、教研室深入课堂跟踪听课实施过程,召开教研组会议,讨论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并在各组推出一堂有效课堂的示范课。

通过对有效课堂的实施进行持续跟踪,督促老师们在课堂里将学案、练习和检测运用熟练,各个教研组按批次推出有效课堂的实验教师实行学教方式转变的有效课堂探索和授课,总结经验,反思不足,这样全校100%的教师参与了有效课堂的实施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最后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加强细节问题研究。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化研究的成果,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不同课型的具有不同特色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以专题研讨会、网络交流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3 成果与分析

(1)构建以“五个环节”为主体的有效课堂学教体系。围绕课堂改革等课改热点问题,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研讨交流、赛课磨课活动,介绍优秀经验和先进做法,使教师感受教改方向,把握自主学教方式变革后的基本课型,形成了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反馈,精讲点拨,巩固提高“五个环节”为主体的有效课堂学教体系,探索出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和教学思维导图,锻造了优秀教师队伍。

(2)创新以“导学案”为抓手的备课、授课模式。利用“导学案”把教材上复杂、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通过读教材寻找方法,自觉地获得知识。彻底转变填鸭式的老态课堂教学模式,精讲多练,充分发挥教师课前对整体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力,变学生的“听”课为“动”课,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师的设计中,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达成学教方式的真正变革。

(3)变革以教师“教学思维导图”为指引的课堂学教方式。通过建立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教师“教学思维导图”,指引教师规范教学行为,走出“满堂问”的误区,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指导教学过程,从微观上丰富教学方式,为教师成功驾驭有效课堂保驾护航。

4 经验体会

课题在课题主持人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按时结题,共取得近十项成果。其中最可喜的是教学质量在科研中得到提高,高考和高中毕业会考成绩显著。由于科研水平和能力有限,在课题研究中还有很多不足。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我们体会到:在教学研究中,要有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要勤于观察和思考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主要目标,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 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2] 吴育红,贾凤梅.实施学案导学的关键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35).

猜你喜欢

学案变革课题
卷首语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比例尺(一)”导学案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