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的培养研究

2020-05-25禹鸿兵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禹鸿兵

摘 要: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高中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理论,核心思维,核心方法,核心能力和核心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时空观念作为核心思维的素养,是核心思维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探究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的培养探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102-01

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形成,有利于师生更全面、更深入地解释历史。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时空观念主要是深入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和历史因果。明确历史发生的复杂因果关系,理清事实发生的因果过程,从而帮助高中生形成对历史正确、合理、深入的理解,最终形成历史智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警惕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片面理解和浅表化理解,避免将时空观念止步于知识立意的教学层次,止步于片面知识的时间记忆,而应该深入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横向结构和纵向拓展,培养高中生时空观念的形成。

1.了解特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时间和空间的关联

特定的历史事件能够反映出历史事件本身的发生和发展。例如,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到1842年,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是1851年—1864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和时间是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等等,这些内容,标记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坐标和时间顺序,需要高中生独立的记忆,本身倾向于知识的立意,只要解决知其然的问题。很明显,有知其然,必然会有所以然,所以然才是历史事件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高中生还应该了解具体、特定历史发生的时间,也就是大的时空格局,这就要求高中生能有拥有大的历史观,也就是要求高中生可以了解历史背景背后真正的意义。比如,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和时间是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高中生就要了解,为什么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在武昌起义,而不是其他时间,为什么武昌起义就能成功?它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等等。高中生只有了解到历史事件背后发生的实际影响事件,才可以真正的了解历史,感知历史,让高中生可以“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2.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使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三者互相关联

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基本特征是时序性,历史的逻辑就是时间的逻辑,教师应该培养高中生按照时间顺序構建历史事件的关联,而不是简单地将所有的史事按照时间轴进行排列,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带领高中生发现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让高中生可以真正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培养高中生的构建能力。

教学中常见的设计,就是按照时序来排列历代中央层面的政治制度,在让高中生了解到每个制度的来龙去脉,以及制度之间的连接和创新,同时,也可以让高中生了解到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如果按照时序排列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代表性人物,一方面可以按照先后顺序了解人物思想的不同,了解不同思想所代表的不同阶段的思想状态,另一方面则有助于高中生把握近代思想解放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般来说,历史学习所涉及的空间要素主要包括区位、大小、距离、方向等等,高中生在历史学习中,通过空间感知,培养空间能力,获得空间秩序感,可以促进高中生更准确、更全面的了解历史,感知历史。在历史事件教学课堂中,抗战时期的正面战场四次会战而言,教材讲述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教材的讲解顺序只是体现了时序性,没有体现彼此之间的关联,这时,教师如果能够借助历史地图帮助高中生确认四次会战的区位、距离和方向,就可以让高中生深刻了解空间换时间的历史教学方法。

3.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时空观念的培养可以让高中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历史,获得历史智慧,当高中生认识现实社会,思考现实问题时,就可以提高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空观念的根本意义就是培养高中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培养高中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就时间观念而言,高中教师首先要让高中学生明白时代的差异。我国是文明大国,主要有大河文明和大陆文明,具有重陆地、轻海洋的观点,因此传统丝绸之路的发展都是由外国人开拓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洋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从大河到大海,从内陆到海洋,是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之路。

就空间观念而言,高中历史教师应该让高中生了解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相对应的路径和影响区域进行区分,就能让高中生明白一带一路建设的最大特色就是“经济走廊”,由此将我国西南地区、东南亚等带入“一带一路”的空间范围,让高中生可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思考和理解,提高高中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达到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的培养,主要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和历史学科素养,让高中生可以自主学习历史,提高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找对学习历史的方法,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感知,真正体会到历史知识的真正意义,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进而达到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徐蓝.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名师在线,2018(11)

[2]李琴.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意识培养策略的探索[J].教师,2019(02)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镜头中的组诗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