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文化综合体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处理手法
2020-05-23王新宇刘利剑
王新宇 刘利剑
【摘 要】在中国城市化日以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综合体这种综合类文化建筑场馆已经慢慢走入人们的视野。目前的文化综合体建筑在我国依然对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不了很好的把控,出现建筑与地域文化割裂的情况,同时在建造中对环境产生较差的影响。本文将从文化综合体的地域性方面入手,研究文化综合体与自然环境、城市环境和谐共生的方式,为今后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综合体;建筑空间;地域性;人文环境;自然环境
一、与环境的接融共生
城市中原有的空间形式和建筑所在的场地环境对建筑的整体布局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建筑的宏观布置正是建筑地域性表现的关键所在,所以要保障建筑布置于周边环境的关系融洽,就必须要对基地周边的环境和整体空间构成有一个全面的把控,并在适应性设计中围绕环境进行减法式处理。在文化综合体与城市的交流中,筑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筑面在场所的界面中分别为外立面与平面轮廓。不同材质的立面与不同的轮廓带给人的界面感受各不相同,也让人体会到建筑在设计中所蕴含的情感。
作为局部的场所空间,基地的环境是体现地域性设计变量中的重点。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共同组成了基地环境,在结合基地内部与环境设计时,第一应对原有的植被、水体、高差有尊重的心态,在填埋、挖掘时本着适度原则,拆迁避免过度,在规划设计时进行合理的保留。这样也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充分的利用资源,从而达到环境友好型设计。
在建筑形态的处理手法中,将主要运用到集群式、整体式、散开式三种。整体式将建筑功能进行一体化整合,有集约高效的优点。但形态的大尺度将让建筑难以融入环境,与场所产生割裂,这就要求在设计时对建筑的平立面细节进行对环境的适应性处理,来让建筑与周边环境相和谐。散开式与集群式均能达到建筑的减法式处理效果,适宜的体量将更容易适应于场所,避免割裂感。这两种布局方式的难度也相对较高,在适应当地城市规划条件的同时,也要对地势、道路动线进行更为复杂的考虑。
二、城市肌理的渗透手法
作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筑必须全面充分考虑城市的肌理渗透。需要保证流线的顺畅连接。建筑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文化建筑综合体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的交通,提高建筑的通透性。合理规划区域内的交通流程,保证人的车流。同时需要设计人的流动的集散所需要的空间,使之符合建筑功能。
城市的公共交通必须有效地安全地疏通人群。因此,文化建筑综合体和城市公共交通的连接需要有机的接驳设计。一方面需要设置一定的集散空间,另一方面强调文化建筑整体的标志感,由建筑形体形成的入口标志性最强,地标建筑也容易形成,在表现地域特征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地域景观。但是,为了形成一定的标志性,建筑形体会受到一定限制,内部空间可能难以灵活运用,建筑构件的形成的入口标志性比建筑形体的方式弱,但是能更灵活的进行设计。其中的建筑构件可以利用额外的雨幌、外廊、外部装饰等,也可以利用建筑本身的屋顶、外部装饰等。建筑物的景观形成的入口的标志性很弱,但是是最自然的过渡方式,适用于外部环境。
1.人车流线的导入
文化建筑整体在车流中受到建筑基地面积的影响,为了保证到达性,需要合理的交通计划。一般园区的交通方式有端路、环路、网状道路等规划方式。为了满足消防救援的需要,经常采用环路方式。在更大规模的文化综合体中,界面关系复杂,需要采用网状交通联络不同的出入口。
另外,文化建筑综合体为了达到感知方面的要求,将重点放在了步行空间的体验上。在打造良好的步行空间时,首先要对城市和文化建筑综合体交界处的部分空间进行合理的联系和持续,其次合理规划交通的车流,在步行线上注重空间秩序。大体量文化综合体对临街面有时占用过多,在设计中可根据场地交通情况断开或首层架空临街面,利用这样的步行通道,将提高步行空间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建筑集团内部的可达性。通过这些近路,公共内核的对外交流更多,文化建筑综合体和城市的相互交流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现。
2.公共中心的规划
文化建筑综合体的交通体系不应过于均匀,要确保大量人群的集散空间,丰富建筑自身室外空间的感受性,起到收集一定人流的作用,就需要建立合适的公共中心空间。在公共中心的计划上,确定好公共中心的结构和位置关系是必要的。
1)公共中心结构
公共中心在空间中与其他功能有两种关联方式,点状附属结构与序列串联结构。点状附属结构的公共中心作为建筑的核心呈聚集点状布置,主导着其他的功能空间。这种结构适应性广,在空间布局上呈明显的主从逻辑,围合感较强。序列式则呈线性分布,指向性与起始点明显,适应于场地狭窄或对空间顺序要求特殊的空间。此种模式下空间序列感强,沿途可增设扩张节点,人们的浏览体验丰富。
2)公共中心的位置
公共中心的位置根据和建筑物的关系分为外缘型、内缘型、内核型。外缘型公共中心位于建筑物的轮廓以外,多用广场和开垦庭院的方式来表示。因为这样的公共中心完全位于建筑物的轮廓之外,所以视觉上很容易感觉到,使用上很有成就性。另外,形成步行缓冲区,有分散人流量的效果。外缘型公共中心和建筑物的轮廓没有交叉,所以建筑物和室外的空间很容易理解。
内缘型公共中心通过将公共中心和建筑物的轮廓交叉,可以利用建筑物形体上的架空和出走形成的灰空间和室外的联系,通过上部的屏蔽形成舒适的全天气活动场所,确保公共中心的活力。
内核型公共中心主要表现为室内空间。由于公共中心在室内,受到其他空间和建筑保护结构的保护,不受外部噪音、交通污染的干扰。
参考文献:
[1]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现代建筑批判的历史 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4 . 3
[2]王荣华. 上海大辞典(中)(精)[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3]刘亚哲.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方法研究[C].天津大学.2011,
作者简介:
王新宇(1997.07.24),男,汉族,辽宁沈阳,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