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锦16二元驱配方体系的适应性研究

2020-05-22张敏

石油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分子量

张敏

摘要:锦16块油藏非均质性严重,长期注水形成了优势渗流通道,剩余油分布零散,必须选择经济、合适的分子量和注入浓度,更好地封堵优势渗流通道,使大分子高粘度的聚合物溶液在高孔高渗油藏中充分发挥改善流度比的作用,使后续价格昂贵的表面活性剂更好地发挥洗油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分子量;注入浓度;堵塞孔道;提高采收率

1.分子量的适应性

1.1确定分量的基本原则

二元驱的一个主要机理是通过提高注入水的粘度和降低水相渗透率而增加采收率【1】。选择聚合物分子量应着重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方面选择增粘性能强、抗剪切性能较好高分子量聚合物;另一方面要考虑聚合物分子与油层孔隙的匹配关系,尽可能增加聚合物溶液可进入的油层孔隙空间。

1.2依据剪切降解确定分子量

考虑到聚合物经地面注入系统和井眼时发生剪切降解,现场实际要向油层注入的聚合物分子量比根据室内实验选择的分子量要高。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由配注系统到达地层所经过的各个环节的分子量损失约50%左右。由表1-1可知,2800万分子量聚合物适合水相渗透率22010-3m2以上的油层。根据锦16块三口取心井目的层岩心样品的分析化验资料统计,平均有效渗透率为750×10-3μm2,2800万分子量的聚合物溶液在地层中也不会发生堵塞。。

1.3根据孔隙半径确定分子量

聚合物是否堵塞油层还可以通过油层孔隙等效半径与聚合物回旋半径的比值确定。【2】一般情况下这个比值大于5就不会发生堵塞油层现象。由表1-2可知,3500万分子量以下的聚合物在锦16块油藏条件下不会对孔隙造成堵塞,满足油藏条件的使用要求。

2.聚合物浓度的适应性

2.1浓度与驱油效率的关系

浓度是控制流度的关键参数,在分子量确定的情况下,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更有利于二元体系扩大波及体积,使表面活性剂更好的发挥驱油效率。另外,聚合物浓度增加使体系变稠,阻止了表面活性剂分子接近岩石表面,减小了聚表二元体系的色谱分离【3】,达到稳定界面张力的值明显下降,见表2-1。

2.2浓度与注入压力的关系

试验区前置段塞阶段注入浓度为2500ppm,分子量为3000万,平均注入压力为7.8 MPa。而进入主段塞后,按照方案要求聚合物分子量和浓度均降低,分子量为2500万,平均浓度1600ppm,平均注入压力下降为7.2MPa,同时吸水剖面变差、见效井增幅减小。

为了改善这种不利因素,根据各井组注入压力及吸液状况的差异,实施个性化浓度调整,通过多次调整,试验区平均浓度由1600ppm增加到2100ppm,调整后,注入压力由7.3MPa上升至7.8MPa,高浓度聚合物进一步调整吸水剖面,地层吸水厚度也有所增加,由增浓前的73%上升到78%,恢复到前置段塞水平。

3.结论

(1)锦16二元驱注入2500万分子量聚合物,可顺利进入油藏大孔道,并达到较好的封堵油层孔隙的效果。

(2)根据不同油井的注入压力及吸聚情况,制定个性注入浓度方案。

(3)个别单井注入浓度低于2100ppm时,注入压力会明显下降。

参考文献:

[1]刘玉章,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第65页。

[2]胡仲博主编,刘恒,李林主编,《聚合物驱采油工程》,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3页。

[3]陈跃章等著,《聚合物溶液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辽宁化工,第33卷第5期,2004年5月,第259頁

猜你喜欢

分子量
微波辅助酸水解褐藻糖胶的研究
脱胶条件对盐解丝素蛋白分子量的影响
金银花多糖分子量及单糖组成研究
超声波法优化沙棘果实多糖及结构的初步研究
橡胶树魏克汉种质分子量与非胶组分含量的比较分析
聚天冬氨酸合成条件对分子量的影响
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口香糖残渣清除试剂相关探究
太子参均一多糖的分离与表征
SEC—MALLS技术中示差常数校正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