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院校层次与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
——基于全国四城市的问卷调查
2020-05-22陈丽霞肖富群
陈丽霞,肖富群
(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桂林 541004)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99年高等教育开始扩招,院校数量和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高校按照学校声望、办学实力分为三种类型:985/211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各个层次的院校具有严格的划分。高等教育扩招不仅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也促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之间差异更加明显,这种差异首先通过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表现在所处院校层次上。高等教育扩招已达20年,这期间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这些毕业生渡过了他们人生的求学阶段,进而开始立业、成家。立业意味着他们面临择业、就业,开始独自承担责任;成家意味着他们要进行社会交往、恋爱婚配、独立生活。这些大学毕业生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社会适应牵动着社会敏感的神经。
大学毕业生离开了校园,原本依托校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网络发生坍塌,熟悉的校园规范不再完全适用于社会,他们需要立即开始新的社会交往,开始独立生活、独自工作等,人生阶段发生转换,适应压力巨大。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角色的转换是人一生都要面临的问题,社会各界可能认为大学毕业生的适应能力与他们的学习能力是成正比的,越是一流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越能迅速地适应社会。然而真实情况却并不一定如此,有研究认为毕业于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要强于毕业于985/211院校的大学生,这提醒我们在研究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时不得不注意院校层次这一显著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毕业院校层次是否会影响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二是如果影响,三类毕业院校的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有何差异?鉴于大学毕业生毕业后有一部分选择继续读研或升本深造,依旧处在校园中并没有立刻投入到工作,这一部分毕业生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社会适应还需要延后几年,本文将研究对象设定为目前处于工作岗位中的高校毕业生。
二、相关文献述评
院校分层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大量的学者研究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何晓芳、迟景明等人[1]在对1998-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经济发展对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发展变化基本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与经济转型过程中人才需求的变化有关系,高等教育为了适应大量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教育重心开始逐渐下移,这表现为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职高专院校增加以及高职高专入学人数激增。
院校分层会影响就业结构的调整。国际认可的高等教育层次应当呈专本研金字塔结构,专科位于金字塔的最低端,向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技术型人才,本科位于中间位置,提供应用型人才,研究生位于最顶端,人数最少,提供研究型人才。然而,各大院校争先向研究型重点高校的方向迈进使得教育偏离了原来的金字塔结构。武毅英、杨珍[2]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型结构,这导致实用型、技术型人才非常缺乏;从总量上看,本科生人数在高等教育层次中占比最大,原本吸收本科生就业的行业变得相对狭小,加之研本比上升使原本应该从事研究型岗位的研究生由于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也会“退而求其次”从事本科生从事的岗位,本科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无法正常就业的本科劳动力市场会对专科劳动力市场起替代作用,这不仅会严重挤压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还会导致人才的“高消费”。[3]
院校层次与大学生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甚少,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研究多集中于农村大学生群体。大部分学者从农村大学生城市社会适应存在的问题、城乡二元结构之间的差异、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农村大学生进入城市之后会发现城市生活与他们以往的生活经验有天壤之别,黄惠、张登国[4]表示,穿着打扮、普通话水平、城市卫生、饮食习惯是农村学生进入城市之后首先要面对的问题。高潮[5]在研究农村大学生的继续社会化时指出角色认知水平有限、角色领悟能力较低、角色扮演能力较弱等因素导致了农村大学生在通过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进入城市读书之后会出现角色冲突、角色紧张、角色失范和角色失败等失调现象,这些都是农村大学生在城市社会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制约农村大学生的发展。这两项研究为定性研究,虽没有数据的支撑,但都指出了农村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本项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导致农村大学生难以适应城市生活的主要原因是城乡文化的差异。文化适应是文化与心理双重变化的过程,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的结果。从社会层面来看,文化适应涉及社会结构和文化习俗的变化;从个体层面来看,它涉及个人行为特征的变化。John W.Berry[6]在研究文化适应的策略时指出,根据文化适应,双方根据各自态度和行为可以划分为四种文化适应策略:文化融合、文化同化、文化分离和文化边缘化,文化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偏好做出不同的策略选择。面对城乡背景所带来的迥然不同的城乡文化,余秀兰[7]表示,农村大学生通常会采取三种策略:文化自杀、文化固守、寻求补偿。这两项研究都是从文化适应策略选择的角度阐释人们在面对不同文化碰撞的时候作何反应,第一项研究模型构建有说服力且论证规范,第二项研究通过访谈的方式阐述具体。
除了城乡背景差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城市社会适应。[8]随着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增强,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也会逐步增强,但是社会资本的影响要显著大于人力资本的影响。通过阅读文献笔者发现,对于直接以高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适应与院校层次关系的学者较少,现代社会需要多层次人才,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的中流砥柱,但却鲜有学者研究,学界对高校毕业生的关注程度与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不相匹配势必会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生活、发展。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变量及其测量
本研究主要涉及三类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对于第一个问题,毕业院校层次是否会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城市社会适应,主要涉及自变量与因变量;对于第二个问题,三类毕业院校的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有何差异涉及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控制变量。
1.自变量
本研究自变量为高校毕业生的毕业院校层次。潘懋元、董立平[9]在对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研究时将其分为学术型、应用型、职业技术型,这种院校分类方法学界比较认可,本研究借鉴他们了此种分类方法。我国的高等教育层次分为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各个层次的毕业生在社会发展中承担不同的责任,他们与社会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考虑到研究生层次的毕业生毕业年限、所学知识、工作性质与高职高专、本科大不相同,因此本研究不包括研究生这一层次上的毕业生。鉴于本科层次中一般本科与985/211院校社会认可、社会期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了研究两者的区别本研究将本科这一层次划分为一般本科和985/211两种类型。将高校毕业生的毕业院校层次分为985/211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其中985/211对应学术型院校,一般本科对应应用型院校,高职高专对应职业技术型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一般为社会提供技术型人才,一般本科院校为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985/211院校致力于为社会提供研究创新型人才。院校层次的不同是基于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因变量
本研究因变量为高校毕业生的城市社会适应。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是指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之后,通过改变自身的相关属性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既包括生理的适应如生活习惯的改变等,也包括心理方面的适应如内化城市价值观、社会规范,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问卷中关于社会适应主要是通过语义差异量表和李克特量表来测量,语义差异量表主要有15个问题,李克特量表主要有6个问题。
表1 社会适应各变量因子分析结果
选用Alpha系数对社会适应量表进行信度检验,总量表的Alpha系数为0.859,说明量表信度较高。对两个量表进行因子分析发现,KMO的值为0.876,说明变量间共同因素有很多,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另外Bartlett的值为7586.415,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两个量表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总体中共同因子较多,用因子分析法效果较好。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运用Varimax进行因素旋转,量表中可以提取出特征值大于1的五个因素,他们的特征值分别是5.819、2.812、1.737、1.177、1.051,解释变异量分别为27.71%、13.391%、8.271%、5.607%、5.006%,累积的解释变量达到59.985%,这说明提取出来的五个因子能够较好地反映社会适应的总体情况。因此根据问题的属性将因素一命名为“职业适应”,因素二命名为“人际关系适应”,因素三命名为“独立生活适应”,因素四命名为“心理适应”,因素五命名为“恋爱婚姻适应”,各问题及维度具体情况见表1。
3.控制变量
本研究设置的控制变量主要有性别、是否独生、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社会资本、流动类型和工龄。社会阅历以及经验告诉我们,性别不同人的社会适应也有所不同;风笑天[10]在研究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社会化问题时指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差异是随着年龄而变化的,是否独生子女可能也会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因此将其设置为控制变量;家庭经济条件主要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不同家庭经济条件是否会对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产生影响还有待验证;家庭社会资本在本研究中主要包括父母的文化水平、父母的职业地位、2013年向被访者父母拜年的人数以及被访者在求职与职位变动过程中动用的人际关系。对每个变量在0-1之间重新赋值,新指标相加得到家庭社会资本。各控制变量的基本情况见表2。
表2 各类控制变量基本情况
(二)被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高校毕业生,于2013年年底调查了2003-2013年十年间的大学毕业生。总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014份,有效问卷1002,有效回收率83.5%。被试具体地域分布见表3。
表3 被试地域分布
四、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第一,不同院校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在人际关系适应和心理适应上存在明显差异, 人际关系适应中,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表现最好,一般本科毕业生表现次之,985/211院校毕业生表现最为逊色。心理适应中,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生表现最好,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表现次之,985/211院校毕业生表现最为逊色。
表4呈现的是毕业院校层次与总社会适应及其各维度的一元方差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总社会适应及其具体因素中职业适应、独立生活适应、恋爱婚姻适应的F值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这说明高职高专院校、一般本科院校、985/211院校的毕业生在总社会适应、职业适应、独立生活适应和恋爱婚姻适应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接下来笔者将不再分析毕业院校层次与总社会适应及上述三个具体维度适应的关系。
表4 毕业院校层次与总社会适应及其具体维度的一元方差分析结果
注1:“多重比较检验”栏中,1、2、3分别指“高职高专”“一般本科”“985/211”;
2:*p<0.05,**p<0.01
进一步分析发现人际关系适应和心理适应的F值具有统计显著性,这说明高职高专院校、一般本科院校、985/211院校的毕业生在人际关系适应和心理适应上具有显著差异。从得分上来看,人际关系适应中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得分最高,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生次之,985/211高校的毕业生得分最低,这说明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人际关系适应最好,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次之,985/211院校的毕业生最为逊色。多重检验结果显示,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与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与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是显著的。从心理适应的得分来看,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得分最高,高职高专院校次之,985/211院校的毕业生得分最低,这说明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心理适应最好,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次之,985/211院校毕业生最为逊色。另外,多重检验结果显示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与985/211院校的毕业生在心理适应上的差异是显著的。
为了进一步确认毕业院校层次与毕业生社会适应之间的联系,将上述一元方差分析中存在明显差异的人际关系适应和心理适应作为因变量,以毕业院校层次为自变量,引入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社会资本、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流动类型和工龄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为了避免由于多重共线性导致的回归结果不准确,笔者首先利用SPSS22.0进行了各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检验,表5中各变量的容差<1,VIF<10,这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能够进行回归分析。
模型1显示的是毕业院校层次与人际关系适应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数据显示,在控制了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社会资本、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流动类型和工龄之后,毕业院校层次与人际关系适应之间的差异依旧具有统计显著性。具体表现为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的高校毕业生比高职院校毕业的毕业生人际关系适应逊色0.090个标准单位,且这种差异在p<0.05下具有统计显著性;985/211院校毕业的毕业生人际关系适应上比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的毕业生逊色0.127个标准单位,且这种差异在P<0.01的条件下具有统计显著性。模型2显示的是毕业院校层次与心理适应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由表可以看出,控制了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社会资本、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流动类型和工龄之后,毕业院校层次与心理适应之间的差异依旧具有统计显著性。具体表现为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的高校毕业生比高职院校毕业的毕业生心理适应高0.036个标准单位;985/211院校毕业的毕业生心理适应比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的毕业生逊色0.065个标准单位。
表5 毕业院校层次与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eta)
注:*p<0.05,**p<0.01,***p<0.001
另外,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社会资本、流动类型会影响毕业生的人际关系适应,表现为家庭经济条件中等的高校毕业生比家庭经济条件差的高校毕业生人际关系适应要好,而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毕业生与家庭经济条件差的毕业生人际关系适应没有显著差异;家庭社会资本越高,毕业生的人际关系适应越好;城-城流动的高校毕业生人际关系适应要比不流动的高校毕业生差。家庭经济条件、性别、流动类型会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心理适应。具体表现为家庭经济条件中等的高校毕业生心理适应要显著好于家庭经济条件差的高校毕业生,男性毕业生心理适应要显著好于女性毕业生,另外乡-城流动、城-城流动的高校毕业生心理适应要明显逊色于不流动的高校毕业生。
第二,一般本科院校的高校毕业生性格更趋于外向,对待事情积极乐观,具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且安全感较强;985/211院校的高校毕业生性格更加内敛,遇事容易沮丧,情绪管理能力较弱且安全感较低。
表6、表7呈现的是不同院校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在人际关系适应和心理适应两个维度上具体问题的选择情况。先看不同院校层次高校毕业生在人际关系适应各具体问题的选择情况。人际关系适应由五个问题组成,经过交互分类发现,三类高校毕业生在三个问题上的选择上卡方值具有统计显著性,它们分别是“朋友少-朋友多”“喜欢独处-喜欢热闹”“不喜欢集体活动-热衷集体活动”。
表6 毕业院校层次与人际关系适应各变量得分的交互分类结果(%)
注:*p<0.05,**p<0.01,***p<0.001
首先,分析朋友多少的问题,三类高校毕业生当被问及朋友的多少时,相比于985/211院校的高校毕业生,高职高专院校、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的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朋友多,选择“3”“4”和“5”的高校毕业生分别达到了88%、89.2%,这显著多于985/211院校的86.9%。朋友是人际关系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朋友越多交际面越广,人际关系适应越强。另外,数据分析对于是否喜欢热闹以及是否热衷集体活动,相比于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的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喜欢热闹、热衷集体活动,选择“4”和“5”选项的高校毕业生分别达到45.5%和57%;而毕业于985/211院校的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喜欢独处和不喜欢集体活动,选择“1”“2”“3”选项的高校毕业生分别达到69.1%和57.1%,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这说明高职高专院校、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的高校毕业生更趋于外向,而985/211院校毕业的高校毕业生更趋于内敛。
其次,分析三类高校毕业生在心理适应各问题选择的情况。心理适应维度的测量共有四个问题,统计分析发现,三类高校毕业生在四个问题的选择上皆具有显著差异,详细情况见表7。具体来说,与985/211相比,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的高校毕业生更加自信,只有8.1%的高校毕业生表示自卑;高职高专院校的高校毕业生则相比于985/211院校的高校毕业生略显自卑,倾向于自卑的学生占到16.5%。对于消极与乐观的表示,积极性最高的是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的高校毕业生,69.8%的高校毕业生倾向于积极乐观;其次是高职高专院校的高校毕业生,有68.5%倾向于积极乐观;最差的为985/211院校毕业的高校毕业生,有65.7%表示在生活中积极乐观,三类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表7 毕业院校层次与心理适应各变量得分的交互分类结果(%)
注:*p<0.05,**p<0.01
对于情绪的变化和安全感,数据表明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的高校毕业生要强于高职高专和985/211院校的高校毕业生。有55.5%的一般本科院校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情绪稳定,高职高专院校这一比例占到53.5%,而985/211院校只有50%,这说明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情绪稳定性最差,有一半的高校毕业生情绪易波动。在安全感方面,52.3%的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的高校毕业生表示安全感强,51.5%的毕业于高职高专院校的高校毕业生表示安全感较强,而只有44.9%的毕业于985/211院校的高校毕业生表示安全感较强,有55.1%的高校毕业生表示缺乏安全感。以上的数据都通过卡方检验具有统计显著性。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际关系适应和心理适应中各问题的倾向性回答与前面所分析的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具有一致性,能够反映三类高校毕业生的人际关系适应和心理适应存在差异的原因。
五、分析与讨论
(一)院校层次与能力的关系
笔者在对有关毕业院校层次文献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院校分层的研究很多,但是对分层后产生结果的研究却很少,大部分的研究倾向于研究院校分层对就业的影响。本研究的因变量社会适应及其各维度受到院校层次的影响,根据人们的预期,985/211院校毕业的高校毕业生的总社会适应及其各维度应该表现最好,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其总社会适应和具体维度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比一般本科和高职高专更为逊色。对于985/211院校的毕业生来说,除了社会加诸在他们身上的期许,他们对自身的期望往往高于一般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一旦社会现实与自我预期有出入就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社会适应水平反应的是社会适应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并不完全等同于学习能力。
杨钋、许申[11]在对本专科学生能力发展的对比研究中发现,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职业和心理素质的自我评价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科学生对公民素质的自我评价明显高于高职高专学生,他们将这种差异解释为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可能在院校期望环境、支持服务、反馈机制和院校参与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的结果。这个研究结论与本研究的结论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本研究指出不同院校层次社会适应的差异主要源于人际关系适应和心理适应上的差异,这两种维度的适应通过具体问题分析可以看出是心理上的差异,与杨钋等人的结论不谋而合。
马莉萍、管清天[12]在研究院校层次与学生能力增值评价时发现总体能力、创新能力和非认知技能方面一般本科高校学生能力的增值效应大于重点高校。重点高校对学生能力的增值效果并不比一般本科院校更强,重点高校的教育可能只是为受教育者添加了一个更好的“标签”,是这种标签让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具有更大的优势。牛金成[13]指出,一般本科院校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结合较密切,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调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是985/211院校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研究能力。这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印证为什么在三类院校的高校毕业生中一般本科院校的总体社会适应水平最好,而985/211院校的社会适应要逊色于一般本科院校的高校毕业生。我们的结论发现重点高校的社会适应水平最差,因此在院校分层培养学生能力的方面提供了一些借鉴意义,重点院校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另外高等教育资源也应该向一般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适当倾斜,促进一般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
(二)心理素质教育
本研究的结论发现,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人际关系适应和心理适应的差异,这表明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极其重要。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挫折承受能力培养。学校作为学生的象牙塔一直处于保护学生的状态,大学生在校园里经历的挫折事件很少导致大学生的抗压能力较弱,一旦进入社会,扑面而来的就业压力、独立生活压力、恋爱婚姻压力、人际关系压力使得大学毕业生难以承受。可以尝试从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一是高校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学生的压力承受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培养;二是号召家庭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性看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三是社会对刚刚离开校园的大学毕业生采取更加宽容的态度,帮助大学毕业生建立起心理抗压机制。
本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从样本选择上来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所选的四个城市除杭州市以外其余三座城市都属于中西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北上广等地区,对985/211高校的毕业生来说吸引力相对较小,调查样本中这类学校毕业的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较其他两类来说较少,调查结果可能会因此存在一些误差。二是虽然得出结论三类院校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差异源于人际关系和心理适应方面的差异,但三者具体的作用机理还有待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这种差异可能会因为工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甚至超越。
六、结论
不同院校层次的毕业生在人际关系适应和心理适应上存在明显差异,三类高校毕业生中,985/211院校的高校毕业生无论在人际关系适应还是心理适应上都表现最为逊色。从心理适应上来看,985/211院校毕业生表现最为逊色,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表现次之,一般本科院校高校毕业生表现最好;在人际关系适应方面,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表现最好,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生表现略弱,而985/211院校的毕业生要显著逊色于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
一般本科院校的高校毕业生性格更趋于外向,对待事情积极乐观,具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且安全感较强;985/211院校的高校毕业生性格更加内敛,遇事容易沮丧,情绪管理能力较弱且安全感较低。通过对各维度社会适应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发现影响社会适应差异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人际关系适应维度以及心理适应维度的问题。人际关系适应与心理适应维度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两者都是高校毕业生的内心活动作用于具体行为的外在体现,可以将两个维度的问题进一步归类为高校毕业生的内心活动和外在行为。内心活动包括“是否喜欢热闹”“是否喜欢集体活动”“是否自信”“是否乐观向上”“是否有安全感”;外在行为体现包含“朋友的多少”“情绪的稳定与波动”。研究结果显示,985/211院校的高校毕业生在内心活动与外在行为体现上得分要显著低于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的高校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