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风清热剂外敷辅助治疗小儿乳蛾病风热外侵证的临床观察

2020-05-22何慧珍刘玉玲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7期
关键词:咽痛红肿急性

何慧珍,刘玉玲

(江苏省浦口区中医院,江苏 南京211800)

急性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是儿童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扁桃体及腭舌弓、腭咽弓充血肿胀,表面或有黄白脓样分泌物,隐窝口有黄白色点状渗出物,自然病程为7~10 d。扁桃体炎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由于扁桃体隐窝易储存细菌及分泌物,故其产生的细菌毒素经腺窝周围的血管网传播到周身,从而产生抗原、抗体复合物,最终达到心脏、肾脏、关节等扁桃体以外的器官[1]。本研究在小儿乳蛾病(风热外侵证)的治疗中辅以疏风清热剂外敷,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浦口区中医院儿科住院诊治的108例小儿乳蛾病患儿,其中风热外侵证65例,男38例,女27例,发病时间为24~48 h。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7岁,平均(4.05±1.94)岁。治疗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1~8岁,平均(3.75±1.86)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风热外侵证的诊断标准[2]:急乳蛾初起,咽痛,轻度吞咽困难;伴发热,恶寒,偶咳等症;咽黏膜及喉核肿赤,未成脓;舌苔薄白,脉浮数。具备4项者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12岁;24~48 h发病者;家长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化脓性扁桃体炎者;合并支气管炎、肺炎、严重喉炎等呼吸道疾病者;重度营养不良,伴有心、肝、肾及造血等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退热、补液治疗。

2.1 对照组 常规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静脉滴注头孢硫脒(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0044119)40 mg/(kg·d)或红霉素(美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1678)20~30 mg/(kg·d)。连续治疗5~7 d。体温高于38.5℃者,行退热对症处理。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敷脐。取金银花10 g,连翘10 g,薄荷6 g,贯众10 g,板蓝根15 g,甘草片3 g,研成粉末,加入食用醋充分拌匀,制成膏状,然后制成小饼状,敷于患儿神阙。2~4 h后取下。连续治疗5~7 d。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咽痛缓解时间、喉核红肿消失时间。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进行评估。治愈:治疗72 h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显效:治疗72 h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显著改善;有效:治疗72 h内体温恢复正常,容易反复,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无效:治疗72 h病情仍然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退热时间、咽痛缓解时间、喉核红肿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组退热时间、咽痛缓解时间、喉核红肿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小儿乳蛾病风热外侵证患儿退热时间、咽痛缓解时间、喉核红肿消失时间比较(d,±s)

表1 两组小儿乳蛾病风热外侵证患儿退热时间、咽痛缓解时间、喉核红肿消失时间比较(d,±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 咽痛缓解时间 喉核红肿消失时间治疗组 35 1.84±0.68▲ 2.86±0.71▲ 4.45±0.64▲对照组 30 2.18±0.95 3.19±0.74 5.02±0.55

(2)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小儿乳蛾病风热外侵证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急性扁桃体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易反复等特征,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1]。轻者局部症状及全身症状较轻,以咽痛、扁桃体红肿,且伴不同程度的发热,甚则溃破成脓为主症,重者可见高热不退,咽痛,纳差,口渴多饮,大便秘结等,少数患儿可因高热出现呕吐、抽搐、昏睡等症状[3]。若治疗不及时可直接波及临近组织,进而出现局部并发症,如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喉气管炎、急性淋巴结炎、急性支气管炎甚至肺炎等,还可以引起如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心肌炎、急性关节炎等全身并发症[4],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多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但单纯采用抗生素治疗有时无法完全控制病情进展,且长期应用抗生素会增加患者耐药性,限制了其疗效。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辅以中医中药治疗,可以为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5-6]。急性扁桃体炎属于中医“急乳蛾”范畴,临床分为风热外侵证及肺胃热盛证,其中风热外侵证是疾病的早期阶段,进一步发展可至肺胃热盛阶段[7]。本研究在常规应用抗生素的同时辅以疏风清热剂外敷神阙,临床疗效显著。对于口服中药汤剂较为困难的患儿,特别是婴幼儿,中药穴位外敷痛苦较小,无明显不良反应,患儿治疗依从性好,临床疗效肯定[8-9]。脐中又名神阙,是五脏六腑之本,历有“神阙主百病”之论,其是临床贴敷外治法中最常见的主穴之一。穴位贴敷基于针灸皮部理论,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穴位功能,引药透皮吸收,再经过经络的作用,使药气达至病所,达到祛病的目的[10-11]。脐部有良好的感受、传导功能,当药物作用于脐部后,通过刺激局部神经末梢,再经过神经系统的反射与传导,调整机体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内脏及组织的生理、病理变化,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10-11]。

疏风清热剂源于“银翘散”经方加减,方中金银花味甘、性寒,连翘味苦、性寒,两者均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板蓝根味苦、性寒,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及病毒均具有抑制作用;薄荷味辛、性凉,属辛凉解表药,有一定的发汗作用,能宣散表邪,是常见的疏散风热药,而其挥发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抑菌等作用,且毒副作用小[12-13];贯众味苦、性微寒,有小毒,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贯众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抗菌等[14];生甘草清热解毒,利咽止痛。诸药合用,共奏利咽消肿、清热解毒之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退热时间、咽痛缓解时间、喉核红肿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疏风清热剂敷脐疗法辅助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疗效较好,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运用,但对其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使用。

猜你喜欢

咽痛红肿急性
浅谈经方半夏汤论治寒湿咽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乳房红肿可预防
躲避蚊子有方法
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吗
醋和酱油能治咽痛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0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