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居住小区规划建筑设计探析
——以玫瑰园居住小区为例

2020-05-22姜娜娜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22

安徽建筑 2020年4期
关键词:居住小区布局建筑设计

姜娜娜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22)

0 引言

在面对更为理性的设计市场和需求群体时,如何打造更加以人为本的住宅产品,将成为每个设计师必须重视和深入思考的问题[1]。本文以玫瑰园居住小区建筑设计为例,围绕规划布局、建筑设计展开阐述,力争设计出实用、合理、美观的高品质小区。

1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站前区,地块呈三角形,东临经二路,北接林荫路,在长江南路的东北侧,用地面积约6.995h㎡,容积率2.0,建筑密度25%,绿地率35%。用地西南侧为城市自然景观湖——天堂湖,自然环境十分优越,项目规划定位为中高档居住小区。

图1 总平面图

2 设计理念

2.1 地域文化与环境相协调

通过分析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建筑,并吸收提炼皖南建筑的元素,呼应该项目的建筑风貌,构建出符合江南文化气息、与环境相融的建筑形态。

2.2 以人为本的思想

城市住宅小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居民,其中青年人、老人和小孩3个年龄层次特征明显,也相应地表现出“全龄”需求特征:

①中、青年的高节奏生活,其对小区建设最直接要求是节省时间,紧张工作之后能最方便迅捷到家,能方便省时地购置生活物品,并尽可能就近停车入户;

②小孩就近入学,有充足室外游戏场地,能就近方便地得到家长的照顾,保证出门的方便安全;

③老人有足够的休闲、健身和集聚的室外空间。

2.3 构建生态环境

本项目规划充分保持和利用地块周边资源,优化小区环境,在小区中心配置块状的软质绿地及硬质铺装广场,软硬结合,改善小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力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空间环境。

综上,该项目作为该地区中高档生活小区,设计力求体现科学合理性和示范前瞻性。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交通环境安全便捷满足需求,社区环境配套完善多业态覆盖。

3 规划布局

3.1 总体布局和形态

本小区采用小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相结合的布局形式。北侧和东侧分别设计主次出入口,通过消防环道连接2个出入口,力求实现人车相对分流。

小高层布置在地块的西南角,最优越的景观尽收眼底,北侧和东侧布置17层高层住宅,东侧在小区的主出入口处设置邻里中心,涵盖12项必备功能(银行、超市、邮政、餐饮店、洗衣房、美容美发店、药店、文化用品店、维修点、社区用房、净菜场、卫生所)。西北角布置单栋办公楼,独立设置出入口,最大程度减少不同业态建筑间的干扰。

3.2 动静态交通

小区北侧沿林荫路设小区主入口和消防车行出入口,东侧的景观步道为小区的次要出入口。小区内部设环状主干道,宽7m,内部主步行道宽4m,兼作防车道,次步行道路宽2.5m。在两个出入口两侧分别设计机动车坡道直通地下车库,机动车辆不经小区内部可直接进入车库,最大程度减少机动车对小区住户的干扰,预留部分地面停车位,兼顾小区来访人员临时停车需求。小区机动车停车数满足一户一车位要求。

图2 交通分析图

3.3 绿化和环境

小区周边环境绿化得天独厚,西南侧与长江南路之间为25m的城市滨水景观带,以及自然景观天堂湖,足不出户,极佳景观尽收眼底。

小区布局纵横2条景观带,与入口广场、组团绿化、宅间绿地一同构筑小区的绿地景观系统,使住户感受到高尚居住区的现代生活气息。小区植物配置按“乔木+灌木+草坪”多种高度配置,树种的选取主要采用当地常见植物,落叶植物为主,常绿植物为辅。力求做到移步换景、景随步异。加之各类景观小品的布局,缓冲建筑生硬的几何形态,调节小区域的空气环境,为全龄居民提供优质宜人的景观环境。

4 建筑设计

4.1 住宅设计

小区住宅设计主要体现为多样化、合理化和创新化。

多样化表现为多种户型、多种楼层的选择。三房二厅一卫、三房二厅二卫、四房二厅二卫等多种户型的设计满足住宅套型多样化。建筑楼栋上布置小高层、点状高层和高低配高层,为住户提供充分的选择余地,兼顾刚需和改善性住宅的多种需求。

合理化则表现为充分考虑内部动静分区及设备管线的合理化上。户型布局上尽量把居家、家务、和访客流线分离开,各流线之间少有交叉,充分尊重居住者的生活隐私和格调。厨房卫生间管线布置便捷合理,洁污分区明确,充分考虑居住者的心理需求。

创新化主要表现为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引入开敞外廊的概念,解决中户南北通透问题的同时将室外景观引入建筑内,完成景观从户外到建筑内部的递进。

4.2 无障碍设计

建筑单体设计中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要求,建筑入口、电梯轿厢、侯梯厅等位置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此外住宅小区内的步行道和公共绿地均考虑无障碍设施,使小区内外无障碍设施连成一个整体。

4.3 绿色建筑设计

本小区按照居住建筑绿建二星的设计标准设计。

首先在布局上住宅均为南北向布置,获取较好的采光和通风;适当控制开窗面积,避免不必要的大窗或玻璃幕墙;利用空调板及凸窗结合住户室内活动窗帘遮阳;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在设备选用上,所有洁具设计均为节水型;节电设计中采用新型节能电气产品,以提高电气设备使用效率;暖通空调设备选用能效比高的产品,以减少运行能耗。

4.4 立面造型

建筑立面造型上采用典型的三段式布局,配合局部坡屋顶的运用;建筑色彩上充分提炼皖南建筑的神韵,给人清新、自然、高贵大气的建筑形象。建筑在满足居住、休憩等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努力发挥它独特的精神魅力,力求让建筑成为城市的某种记忆。

5 结语

图3 小区透视图

社会不断发展,人们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设计必须与时俱进。设计师在设计中必须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回归居住建筑的本身。努力从小区的总体规划布局、建筑单体的合理设计以及立面造型的处理手法几个方面入手,设计出实用、合理、美观的高品质居住小区[2]。

猜你喜欢

居住小区布局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基于“多维韧性”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以亳州市花戏楼居住小区为例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高层居住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先进纤维材料战略布局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寒冷地区居住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浅析
商用WiFi蓄势待发BAT360谨慎布局前景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