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眼生机争日新

2020-05-21魏振刚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部编教材语文学科课堂教学

魏振刚

摘  要:语文教学应体现“本色语文”特色。课堂教学要遵循语文教与学的规律,着力凸显语言实践。教学中围绕文本中心,引导学生揣摩语句中品味紧扣语言文字本体,引领学生课堂学习中读写并行,品味语言魅力,让学生获得言语智慧和人文精神滋养的双丰收。

关键词:部编教材;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策略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8-0086-01

1.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备课

要凸显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就必须要先打好“底色”,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备课。深度备课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点,是教学设计的起点。

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备课,语文教师把握学情要体现“准度”。包括学生的语文学情起点,提升学生文本学习的有效策略,关注教学的易“忽略”之处,深化认识的“浅近”之处,丰富自己的课堂积累。语文教师要细读文本“精度”。微观分析文本,如标题、关键词语、句式、标点、句序、段序等。文本精度要细读出教师的发现和创造,让课堂教学精彩不断。语文教师要增容文本“厚度”。教师通过内读个性化解读文本进行,通过外读寻相关文本,占有并整合阅读成果,让课堂教学厚积薄发而深入浅出。

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备课,课堂定位要准确,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因为语文教材内容只是教学素材,师生深度阅读后的生成和加工才是真正的教学内容。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才是重点所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特色独具而角度各异的导入,可以有对“最喜欢的句段”“写法的妙处”的热烈讨论。课堂教学流程设计要清晰且环环相扣。可将教学任务设置成有序板块,以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覆盖一个个重要信息和一个个活动要点,使课堂内容丰富而有层次。同时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要有效。“互动”并非单纯的“活动”,课堂上更要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独立思考、深入体验。

2.重视语文核心素养下教学目标设计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要准确把握依据,确保目标设计有据。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应同时关注课标、学情和文本。教學目标设计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也要关注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中考命题依据。教学目标设计要符合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知识间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有效渗透学科育人。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要准确把握全面性和层次性,确保目标设计有效。新课标首提学科核心素养,学科育人是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因此教学目标设计要注重全面性和层次性,在引导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达到发展思维和学科育人的目的。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要准确把握表述的科学性,确保目标设计有度。规范的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能够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或范围。如10分钟内,学生能背会课文。

3.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作业批改

学生作业批阅补充和延伸了课堂教学,也是反馈教学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常规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教师借助学生作业批改实时把控学生成长需求,有效夯实德育个性教育。学生作业过程中的字体、字形、完成情况,作业整洁程度等就是学生个性特点的流露和张扬,因此作业批阅是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夯实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借力作业批改强化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信息分享,增进师生了解、信任与理解。教师及时批阅与分发作业,师生间借力作业互通信息,架起师生高效课外交流的桥梁。教师批改作业时鲜红的“√”号,既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肯定;教师批改作业时醒目的“×”号,既是对学生无声的批评,也促使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4.增强学生语文学习作业的参与感

师生沟通时,尽量把祈使句换成疑问句,让学生没有压迫感,是提升学生写作业参与感的第一步,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换成主动思考。同时给予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耐心等待学生的回答。可将简单的一句话分成三五句来讲,通过转换说话语方式,让学生经过自己思考,相信从嘴巴里说出来的话,要比听到的话有用的多。

和学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开学初期的宽裕时间,和学生沟通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充分尊重学生想法,认真聆听学生如此制定的原因。对学生的想法不要吝啬鼓励,在共同制定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参与感。

让学生自己制定作业目标和奖惩规则。让学生自己制定作业目标会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参与感,而且当他们完成任务时,会更有成就感。目标制定可以从短期目标开始,比如,认真完成作业、不磨蹭、作业正确率高等等;也可以从中期目标开始,比如,期中考试成绩、一个月内做作业的认真度;也可以从长期目标开始,比如,学期末的进步、成绩等等。不管学生制定什么目标,充分尊重并帮助他执行即可。自己制定奖惩规则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参与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教师做温和、坚定的执行者。教师根据学生自己的奖惩规则,严格执行。当学生进步时不要吝啬鼓励。当学生没有完成目标,绝不姑息需要承担的责任。如此学生面对写作业时重视自身参与,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教师只要做好“陪读者”的身份。

参考文献

[1]孔燕.渲染、品赏、体验、畅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浅叙[J].课程教育研究,2012(33).

猜你喜欢

部编教材语文学科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大手牵小手,我们一起走
把脉汉字教学,凸显中国意趣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部编教材”教学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