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有效教学策略

2020-05-21张鑫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能力

张鑫

【摘   要】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其中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科能力处于初始阶段,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同时几何知识的学习内容存在许多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不容乐观。为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效果,文章以“图形与几何”教学为例,对如何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进行分析。

【关键词】  数学;图形与几何;能力;有效教学

“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由于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吃力。在一般的常规课堂上,老师通常是以讲授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有些填鸭式教学使学生不但不能理解所学,久而久之还会对数学学科产生畏惧心理。我们要想真正做好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學,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新课改的要求和教材多个环节来科学落实我们的课堂教学,执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从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真正学有所得。在小学图形与几何这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实际教学中的一些课例阐述“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走进生活,寻找图形与几何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以前的各种体验和意识作为基础。数学从生活中来,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学习的知识材料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得越融洽,学生自主领悟知识的程度越透彻。在教学一些新的几何图形之前,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相关的生活物品,即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用于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新学的几何图形知识。如“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教学片段:

老师带学生在学校里逛一逛,要求学生找出校园里的各种几何图形,让学生一一记录在一张纸上,能够画出来最好,方便课堂上的交流。

师:同学们,请你和大家说一说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物品?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生:有长方形的国旗,有正方形的花坛,有圆形的花坛,有平行四边形的花坛,有三角形的红领巾,有长方体的教室……

师: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图形了?你能说一下它们的特征码?(让学生依次说明已学过的图形特征)

生:……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详细,这里没有学过的图形有哪些?

生:……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平行四边形。请你观察平行四边形,可以发现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把抽象的平行四边形比较形象地植入了学生大脑,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找到它们间的关联,构建数学几何图形的模型,践行“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的教学理念。这样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体验数学知识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二、实践操作,解析图形与几何

数学是实践出来的,学习者需要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图形与几何”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察思考的层面,也不能只是听老师讲解和单一地去死记硬背,那样会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受到限制,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学生更难理解。要想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几何图形知识,就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片段:

学生已经知道通过数格子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得到面积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转化平行四边形面积,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师: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平行四边形的纸片,请同学们剪一剪,拼一拼,看看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并思考如何转化的,这个过程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要求自己动手实践操作,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感受平行四边形转化的过程,理解是如何得到长方形的。

师:为什么要转化成长方形?

生:因为长方形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图形,会计算面积,转化成长方形后可以计算出面积。

师: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

生:沿着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一条高剪开,然后将剪下的图形平移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开?

生:因为长方形的角是直角,而只有沿着高剪开才可以得到直角,才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接着请剪法不同的学生来汇报展示这个转化的过程,边展示边让学生说明自己是怎样操作的,询问其余同学是否听懂。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动手,学会倾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交流,理解几何图形知识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三、直观教学,应用图形与几何

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每次都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去体会,遇到稍复杂的往往现实条件是达不到的,或者说不可能每次每个学生都来实践,此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几何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服务于课堂教学,唤醒学生大脑中已有的知识模型,从而去学习理解新的知识。例如“圆柱的体积”的教学片段。

学生已经知道要将圆柱进行转化,转化成以前学习过的长方体。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圆柱进行切和拼是十分困难的,费时费力,而且也不可能是每人去体验,此时,可以利用课件出示圆柱,演示将圆柱先平均分,切成若干相同的立体图形,再交错地拼接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一个近似于长方体的立体图形,随着不断地细分,可以从这个课件中明显观察出转化后的图形越来越接近一个长方体。

师:同学们看懂了吗?谁来告诉大家,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生1:形状变了,面积变了。

生2:体积没变,高没变,底面面积没变。

师:为什么沿着高切开?

生:只有沿着高切开,才能变成长方体。

师:请先讨论一下,这里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

在这里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演示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个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而不是停留在浅显的死记硬背公式上,同时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

随着小学课程的深入改革,数学中的“图形与几何”内容成为课改的重难点,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教学“图形与几何”时,形式方法应是多样的,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入手,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实践操作或者是多媒体直观演示等有效教学策略,使学生爱上学习几何知识,学懂几何知识。

【参考文献】

[1]李英.《让数学实践活动强化小学生的思维能力》[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8(10).

猜你喜欢

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