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中国民俗文化词语汉亚翻译研究
2020-05-21AniHarutyunyan
Ani Harutyunyan
每个国家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基于此产生的语言有着独特的风格特点,能够代表当地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影响着人们对语言文化的理解和偏差。在跨文化视角下,文章通过中国民俗文化词语亚美尼亚语的翻译研究,分析语言和翻译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对此提出两种语言翻译的方法。
一、引言
在跨文化视角下,对于传统的民俗文化词语进行翻译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之间的传播和交流。中国的民俗文化使用的词汇大多比较含蓄,而且有很多带有意向性的词语,由于文化理解的偏差,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差异。因此,在中国民俗文化词语的亚美尼亚语翻译中,将中国独特的民俗风格和理解度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跨文化视角下的关系
(一)语言和文化
多种民族语言之间的沟通交流主要是靠文化的翻译这一桥梁来进行。所以,在跨文化视角下的语言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对整个语言系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且能够将语言中蕴含的特色文化和深意较为准确地表达出来,将二者之间的语言进行一个合理的衔接,这样才能较好地达到语言翻译的目标。从语言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一次文化的发展都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在从属关系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每一种文化的传承都需要依托于语言,词语的表达和句式的组合都是语言的展现;如果缺乏语言,那么文化也不会得到长久的流传。
(二)翻译和文化
对于词语、句式的翻译并不是简单地将词语的表面意思直接翻译,而是要根据词语中蕴含的思想进行理解,并将这一内涵重新组织,按照文化的差异进行转换,这样才能更好地翻译二者之间的不同文化内涵。从广义上来看,翻译就是将不同的文化进行传达和交流;从狭义上来看,翻译则是词语的表达。无论是词语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还是内涵性、抽象性,两者之间都有着极大的差异。由于中国词语的含蓄,因此比其他国家的语言包含着更多的伦理观念和抽象含义,这也是翻译上最大的难点。
三、跨文化视角下中国民俗文化词语汉亚翻译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民俗文化词汇的类型
在中国悠长绵延的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极丰富的思想内涵。加深对民俗文化词汇的理解程度,对于翻译有着极大的帮助。民俗文化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即心理学、行为学和语言学。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属于人们心中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念,比如“闪电”“天地”等,带有一定的信仰色彩。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比如“土葬”等,是较为常见的行为。除了上述这些,还有中国的古代神话、古语等都是民俗文化词语的一种类别,能够表达人们内心的想法和价值观念。
(二)词汇空缺
和其他国家的民俗文化相比,无论是中国的发展时间还是民族心理,都有着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优势和特点。中国的民俗文化词汇具有更多的意义,在表达的方式上也有着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对于中国民俗文化词汇的亚美尼亚语翻译中,源文化就有着极为特殊的含义,想要在亚美尼亚语中找到相同含义的词语也就更为困难。中亚两个国家的文化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对于世界的观察角度和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亚美尼亚是一个基督教国家,在语言中有着大量关于基督教的词汇,但是汉语将儒、释、道融合在一起,两个国家的语言都是将各自的文化、自然、风俗、生活习惯结合在一起,这也产生了词汇翻译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两个国家之间的词汇最大的差距就是文化生活方面。文化生活包含阅读、写作、文娱等,民俗文化只是其中的一种。对于中国民俗文化词语的中亚翻译也是基于民俗文化词语。在中国民俗文化词语的中亚翻译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节日名称,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这些词汇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习俗,因为在亚美尼亚没有这样的节日,因此也就没有现成的词汇对其进行解释。
(三)语义缺陷
语义缺陷是说一个词汇由于文化和语境或者是延伸意义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含义,这种不同就是词语语义上的缺陷。比如,中国的春节是所有节日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源于中国的祭祀活动。在春节,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贴对联”“吃饺子”。在亚美尼亚,也有与春节相似的节日,就是“新年节”,定为每年的一月一日,这与中国元旦节是同一天。在新年节这一天,亚美尼亚人民载歌载舞直到第二天的凌晨五六点钟,一家人聚在一起喝红酒庆祝节日,在零点放烟花,也有新年晚会。在亚美尼亚的语言中并没有“春联”这样的词语,因此他们将“春联”翻译为“”,意思是“新春的祝福”,这种翻译很明显不能完全表达出春联真正的含义,因为超出了亚美尼亚语中的词汇,所以在翻译中有一定的偏差。这一问题在“饺子”一词的翻译中也存在。“饺子”是中国的传统食物,但是在亚美尼亚语中被翻译成“”,意思是“用糕点包装起来的食品”。这种翻译方法是将词语分解开来,用便于理解的词语进行解释,但是这并不能特指“饺子”一词。在民俗文化词语中,这种由于语义的缺陷而产生的偏差还有很多,这也是两个国家民俗文化词语翻译和文化交流的难点。
三、跨文化视角下中国民俗文化词语汉亚翻译策略
(一)归化与异化结合
实现两个国家民俗文化的有效交流才是翻译词汇的最终目的。如果从这一角度来看的话,需要将归化和异化结合在一起对词汇进行翻译。翻译的异化是将源语言文化作为出发点,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原有的意思,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汇中蕴含的意义。此外,对于民俗文化词语的汉亚翻译,也要做一定的归化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不能强行将一种文化加诸在另一种文化上。
(二)直译与脚注结合
对于源语言的文本翻译,将文字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有机的统一就是直译。比如中国的传统服饰“唐装”,在翻译上可以有三种理解,第一种是唐代的服饰,第二种是中国的传统服装,第三种是唐装,因此,“”就属于直接的表达,即直译,这种方法也是比較合适的一种。同样的词语“红包”也翻译成“”。基于文化认知和了解的基础上,也能对这类词汇的含义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对一些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需要在直译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相应的解释,以便于读者理解,使之对于词语中蕴含的深意更容易领会。比如,“我抬头看去,门上贴着一张斜角纸”,被翻译成“”,意思是“但是,当我抬起头看的时候,门上的对角线有一张白纸”。这样的翻译方法并不能让人一看就懂,反而很疑惑为什么有一张白纸。在中国,在门上贴斜角纸是表示房子的主人已经去世了,纸上写着死者的性别、年龄,入殓时需要避开何种生肖的人,以及“殃”或“煞”的种类、日期,这样可以让别人知道忌讳。亚美尼亚是基督教国家,在结婚时穿白色婚纱,表示纯洁和幸福;但是在中国,白色却是丧葬或哀思的颜色。因此,在翻译这类词语的时候必须添加脚注,避免出现理解上的背道而驰。
(三)音译与借用结合
将词语和拼音结合在一起的翻译就是音译。在神话故事和美容这类词语中用的次数较多,也最为普遍。比如“盘古”“钟馗”“女娲”等被翻译为“”“”“”。再如“豆腐”“功夫”也被音译为“”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的神话故事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但是在一些表示特定的节日上,需要用到“借用”的翻译手法。例如,四月中旬是中国傣族的“泼水节”,也被称为“浴佛节”,人们互相泼水表示祝福。在亚美尼亚语中,这种节日被翻译为“”,也就是“中国的瓦尔达瓦尔节”。“瓦尔达瓦尔节(Vardavar)”是亚美尼亚的泼水节,传说女神阿斯特吉克(Astghik)通过洒玫瑰水在亚美尼亚各地传播了爱。这种“借用”的翻译手法,可以让亚美尼亚人更加容易了解中国傣族的传统节日。
四、结语
中国的民俗文化是从民间的传统习俗中衍生出来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词汇和思想,并且随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因为地域等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对于词汇本身具有的内涵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将多种翻译方法结合在一起,对文本进行较为恰当的处理。
参考文献:
[1]陈静颖,王麒铭.民俗文化词汇功能翻译策略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21-124.
[2]芦文辉.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中国传统节日及民俗文化翻译[J].教育现代化,2017(26):235-236+245.
[3]姚丽文.传播学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词汇翻译策略:异化、归化与等化之优化组合[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2-105.
[4]程绍华.从鲁迅作品看中西色彩词的差异与翻译转换[J].价值工程,2011(11):325-326.
[5]芦文辉.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中国传统节日及民俗文化翻译[J].教育现代化,2017(26):235-236+245.
[6]陈静颖,王麒铭.民俗文化词汇功能翻译策略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21-124.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2014级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