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在经肛门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的配合效果观察
2020-05-21李爱美文宗全曾小玉简友凤黄海艳金雄伟
李爱美,文宗全,曾小玉,简友凤,黄海艳,金雄伟
(东莞康华医院,广东 东莞 523080)
结肠直肠癌(carcinoma of colon and rectum)作为临床上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随着肿瘤体积逐渐增加,导致患者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等症状出现,晚期还会出现肠梗阻、贫血、体重下降等症状[1-2]。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有7%~28%的患者首发症状为急性不完全或完全性肠梗阻。结肠癌性肠梗阻会导致患者肠管膨胀、压力升高,并引起其他并发症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以往,临床上治疗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只能先进行造瘘手术,等待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再根据梗阻原因、性质等进行造口还纳术,这种治疗方式不仅会对患者产生极大的创伤,而且还会增加患者经济压力,同时还存在手术风险性,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3]。结肠镜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属于一种微创疗法,该治疗方式操作简单方便,能够通过肠镜观察梗阻部位具体情况,并且明显缓解患者梗阻症状,有效降低患者二次手术所带来的痛苦。相较于胃管减压治疗效果更佳,能够帮助医生全面评估临床患者病情,并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而且肠梗阻导管并不会对肿瘤造成机械压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4]。临床中越来越多的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采用了肠镜下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改善梗阻症状、进行梗阻近端肠道清洁,为结肠癌手术提供安全保障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探究在结肠镜下经肛门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的配合方式及其效果,本次对本院收治的80例结肠癌性肠梗阻患者术中展开专科护理小组模式研究,分析其在结肠镜下经肛门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的配合效果等情况,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4年4月~2019年5月间,选择本院收治的结肠癌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从中随机抽选出80例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80例患者均接受结肠镜下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术中给予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给予专科护理小组护理配合。80例患者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此次研究内容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男性病例数为23例、女性病例数为17例,年龄范围:44~81岁,平均(61.3±4.3)岁;观察组:男性病例数22例、女性病例数18例,年龄范围:43~82岁,平均(61.5±4.6)岁。
将上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带入统计学处理,组间数据对比并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1.2.1 专科护理小组设置
由护士2名、护师2名、主管护师1名共5名内镜护士组成专科护理小组。组长由主管护师担任,负责带领专科护理小组开展配合工作、与手术医生沟通、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包括结肠镜下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的相关知识、肠梗阻套件、辅助置入术特殊配件的应用及手术操作护理配合等内容,制定完善的手术配合护理工作指引。组员人人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每次手术由2名组员护士配合完成,分别担当上台配合工作和巡回护理工作。专科护理小组收集每次手术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定期交流术中护理配合存在问题及分享处理问题经验体会,进行护理配合质量分析总结并持续改进。
1.2.2 结肠镜下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及配合方法
(1)首先由内镜操作熟练经验的医生对患者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病灶,拉直镜身,注入造影剂,仔细观察患者肠道梗阻部位、狭窄程度、狭窄范围。
(2)将导丝用生理盐水湿润后经内镜钳管道越过肠道的狭窄部位后,使用钳管道扩张器沿着导丝路径置入。缓慢抽出肠镜,沿着钳管道扩张器路径插入狭窄部扩张管,通过狭窄部位。钳管道扩张器、狭窄部扩张管插入前用灭菌用水对其管腔注入和擦拭外表部位进行润滑,减少摩擦方便插入。对狭窄严重或不规则狭窄的情况,可用造影辅助,沿造影剂的渗透方向插入导丝。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套件里的导丝比较硬,对于一些不规则狭窄往往插管困难。可以借鉴ERCP中困难插管的办法,用黄斑马导丝(头端比较软、易弯曲),其成功率较高[5]。
(3)保留导丝和钳管道扩张器,拔除狭窄部扩张管。沿着钳管道扩张器插入肠梗阻导管,直至头端球囊部分越过狭窄部位后,向其球囊部分注入灭菌注射用水30 ml,达到固定效果。肠梗阻导管置入前,使用注射器抽取灭菌用水10 ml向管腔及球囊部位注射,检查其性能完好。
(4)将“Y”型二腔接头的腔管夹闭,连接在肠梗阻导管末端。在洗净用接头链接注射器,开放管夹、向管内注入温盐水200~300 ml,夹闭管夹;将排液接口与持续吸引器或者负压引流袋连续进行排液。注意记录灌入量和排出量,保持排出量大于灌入量。
(5)可以冲洗多次,清洗肠液总量约2000 ml直至杂质全部排出、肠梗阻改善。导管于肠管切除术时拔除。
1.2.3 术中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配合,按照手术相关流程做好患者基础护理,遵循医嘱加强术后置管护理等[6-7]。
观察组开展专科护理小组模式配合,具体护理内容为:①置管前:了解患者腹部平片等检查结果,评估肿块大小、梗阻位置;评估清洁灌肠情况,置管前做好患者肠道准备,在置管过程中可清晰观察肿瘤部位。在置管前与手术医生沟通,准备好置管的医用物品,包括:高水平消毒或者灭菌处理后的结肠镜、数字X光机、经肛肠梗阻套件(含导丝、钳管道扩张器、狭窄部扩张管、肠梗阻导管、“Y”型二腔接头)、黄斑马导丝、造影剂、润滑剂、20~50 ml注射器、灭菌注射用水500 ml、38摄氏度左右的生理盐水2000~3000 ml、低压持续吸引器或者负压引流袋。和患者进行交流,向其阐明相关配合要点,并告知轻微腹痛属于正常情况,不要过度紧张,嘱咐患者排空膀胱,给予患者测量腹围、评估腹胀情况并记录。
②置管中护理:护理人员协助患者保持取左侧卧位,双膝向腹部方向弯曲,将肛门部位完全暴露。指导患者置管过程中使用“简化拉玛泽减痛法”,“简化拉玛泽减痛法”在肠镜检查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且并发症少[8]。在置管中加强对患者进行交流,给予鼓励和安慰,缓解其内心心理压力,适当的交流能够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有效稳定患者情绪[9-10]。对患者进行全面监护,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和氧饱和度等,观察其面色,倾听其主诉,评估是否存在腹痛难忍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③置管成功后护理:置管成功以后,做好导管的标记、记录肛缘外导管留置长度,并使用胶布将其固定在臀部。在对导管进行冲洗前,告知患者冲洗相关流程和配合注意事项。采取输液式,保持液面高于床面60 cm左右,滴注37-38度的生理盐水200~300 ml、开放引流袋,反复进行滴注清洗和抽吸,注意“Y”型二腔接头的腔管夹闭只能使用配套的管夹,不能使用止血钳类器械,避免导管受损。记录滴注液体量和排出量,保持出入量平衡或者出量大于入量。询问其腹胀腹痛感觉有无改善或者加重,观察引流出液体颜色和性质,特别注意有无血性引流液,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详细的记录[11]。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密切交流,介绍自我防护方法,尽量保持右侧卧位或斜坡卧位,不要端坐位,降低对气囊的压迫性,翻身或者变换体位时应缓慢、轻稳,注意防止导管扭曲或者滑脱。另外注意保持患者臀部皮肤清洁、干燥,按摩患者受压部位,避免压疮发生[12]。内镜护士与病房护士严格交接班。
1.3 评价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置管成功率、症状缓解情况、腹围减少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制定包括医生和患者评价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计算得分。
1.4 统计学处理
以(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采用x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性采用t检验。将所得结果均带入SPPS 23.0版中,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手术患者术后置管成功率、症状缓解情况、腹围减少状况
观察组患者术中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患者24h症状缓解例数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腹围减少程度明显要大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详细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手术患者术后置管情况[n(%)]
2.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患者中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疼痛明显、2例导管脱落,数据对比:x2值=5.3333,P=0.020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46±4.61(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4.20±4.42(分),数据比较:P<0.05。
3 讨 论
随着内镜及其附件器械的日新月异地发展应用,内镜下诊疗手术方式越来越多,对内镜手术配合护士提出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生与护士的搭配相对固定,利于了解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习惯与特殊要求,并记录后与其他护理人员共享,使每位手术医生的习惯与特殊要求都能被快速了解,以促进护士与医生之间的默契度,提高工作效率[13-15]。设置手术专科护理小组后,专科分组护理人员相对比较固定,护士掌握手术配合的业务和机能更加专业、熟练,与医生比较熟悉,也对医生的操作习惯更加熟悉,配合更加默契,大大的提高了手术护理的质量,提高手术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16]。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患者成功置入肠梗阻导管病例数38例,置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值<0.05;观察组24 h症状缓解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腹围减少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对比:P<0.05。
综上所述,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在结肠镜下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的配合较常规护理模式的配合,有明显的作用效果,可以明显提高手术置管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具有改善病情迅速、安全性较高等特点,对患者而言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