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 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05-21黄向梅
黄向梅
(灵山县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 535400)
手足口病[1]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该病具有一定的自愈性,但依旧有少数患儿会并发肺水肿、心肌炎等疾病,威胁患儿的生命。它潜伏期在3~5天左右,最长可达10天,发病时在手足部和口腔周围出现疱疹和溃疡,患儿继而出现厌食、低热和疼痛,而且具有传染性,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易在人群中出现交叉感染。因此,本文在研究中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比不同护理方式对患儿的防护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018年间患有手足口病的9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的年龄为5个月-5岁(3.2±1.1)岁,男女比例分部为52:40。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式预防感染,观察组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式,在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相比,结果P>0.05,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指导并协助患儿家属做好口腔护理,为患儿选择质地柔软的衣物和床铺,保持干燥平整,避免损伤患儿皮肤,及时修剪患儿的指甲,预防患儿抓伤自己,当患儿出现高热时,应遵医嘱合理用药。观察组: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与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①加强患儿的心理护理,积极与患儿及其家属沟通,消除彼此间的距离感,对待患儿应和蔼可亲,消除患儿及其家属不安的情绪,针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多给予鼓励与夸奖,促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通过播放动画片和欢快的音乐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可促使患儿主动配合护士的治疗与护理;②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在患儿进食后应使用温水漱口或查实患儿的口腔.予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③在患儿口腔溃疡的地方使用金霉素或鱼肝油等药物擦拭,减轻患儿的疼痛;④必要时对患儿进行制动,预防患儿因皮肤不适进行抓挠;⑤对患儿用过的衣服床单应勤换洗及太阳暴晒,预防交叉感染;⑥严密监测患儿病情的发展,积极在病区内开展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通过健康手册发放和播放有关知识动画视频提高患儿的观看兴趣,还可以增加患儿及家属对手足口病的了解程度,从而提升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使越来越多的家长可以了解该疾病的基本知识,提前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具体包括:皮疹、疼痛、和发热。根据疗效的判定标准[3]评估患儿的护理效果。痊愈:3天内患儿症状消失,体温正常;显效:5天内症状基本消失,体温趋于正常;有效:7天内症状基本消失,体温趋于正常;无效:7天后临床症状和体温未见明显改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的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计算数据,结果为P,当P<0.05时,表示结果有意义。其中采用x2检测计算计数资料,采用t检测计算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比和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 果
2.1 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比较
观察组皮疹消失的时间、疼痛消失的时间和发热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症状消失的时间,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对比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对比
注:两组对比,P<0.05
组别 n 皮疹 疼痛 发热对照组 46 5.6±2.4 5.3±2.5 4.8±2.7观察组 46 3.3±1.9 3.1±0.9 2.7±1.8
2.2 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80.43%,两组对比,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3 讨 论
小儿手足口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若不能及时的治疗易引发中枢神经的病变,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在治疗的过程中,患儿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持续高热不退、惊厥、躁动不安,哭闹不止和呕吐等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因此需要时刻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及时治疗避免并发心肌炎和脑膜炎。在患儿的护理过程中,应针对性的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协助并指导患儿家属做好对患儿的口腔护理,要求患儿在进食前后均应使用温开水漱口;予以患儿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严密监测患儿体温的变化,并遵医嘱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患儿的痛苦。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儿家属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知道如何避免疾病的出现交叉感染,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有利于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与本文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将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教育配合使用,有利于提高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效果,减少感染情况的发生,有助于患儿尽早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