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结合穿戴设备监控系统 在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0-05-21陈园园谢瑾琳李贞贞陈晓云徐明明

关键词:危重症协作家属

陈园园,谢瑾琳,李贞贞,余 红,陈晓云,徐明明*

(深圳市中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危重症患者通常病情复杂、生命体征不平稳、诊断不明确,随时可能出现病情进展,且经初步抢救、复苏后,因诊断与治疗需要常需进行院内转运。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由于路途中仪器、医务人员处理经验等的限制,加之转运过程中很可能出现资源、人为、技术因素等突发状况,因此,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往往伴随较高风险[1]。近年来,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应运而生,其指的是以循证医学理念为引导,以涉及疾病的相关专业医护人员为医疗小组,建立及推出有利于诊疗、护理工作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共同为病人服务的模式[2]。但有报道发现[3],虽然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明显提高了院内转运的成功率,而由于危重症患者病情进展速度快,短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转运过程,也存在着许多影响患者预后的安全隐患,若不及时监测发现及处理,极易危及患者生命。可穿戴设备监控系统对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并在患者生命体征异常时自动发出预警通知,可为病人提供及时的抢救处理,对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但现国内尚无足量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结合穿戴设备监控系统在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中的研究报道,故本研究观察了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结合穿戴设备监控系统在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中的应用,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534例,纳入标准:①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快;②需要院内转运,转运时间不超过30min;③合并心、肺、肾等两个以上重要脏器系统功能不全或衰竭者;④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此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伴有精神异常者。其中2017年2月~2018年1月就诊的2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2月~2019年1月就诊的27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经检验,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将ICU、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科等众多科室临床护理结合起来,建立多学科团队转运小组,小组成员均有护师资格证书及工作年限均≥5年,主要护理方法包括:①转运前:在患者入院1 h后,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及情况,由各专科迅速评估转运风险、病人预警分级,将各自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②转运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静脉通道及各类导管固定良好等措施的落实,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量缩短转运时间;③转运后:再次进行病情评估,根据病情确定相关项目检查,且整理记录此次转运中所遇到的突发情况、不良事件情况,并由专科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研究组在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穿戴设备监控系统干预,通过穿戴医疗设备中的传感器对病人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人体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实现对体征指标的动态监护和智能管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先与本地的阈值进行比较,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即刻发出危机值预警通知。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②比较两组患者院内转移时间及家属或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并进行x2和t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7.58%和5.76%,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2.2 院内转运时间及家属或患者满意度

研究组院内转运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家属或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院内转运时间及家属或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3 讨 论

危重症患者在急诊科进行初步抢救处理后通常需要转至相关科室进行下一步护理和治疗。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是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转运途中由于条件限制,且患者病情尚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出现不可预测性进展甚至危及生命[5]。目前,临床上为了能有效降低危重病人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提转运成功率,对其最常见、有效的护理方法是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但由于危重病人病情变化快、院内转运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如何确保该类患者及时安全转运到相应科室并进行有效救治仍是医院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护理理念也在不断更新,穿戴设备监控系统干预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可穿戴医疗设备其真正意义在于植入人体、绑定人体,让生命体态数据化,时刻监测人体的身体状况、新陈代谢状况。有文献[6]报道,危重症患者的预后疗效和护理的效果息息相关,且穿戴设备监控系统干预已逐渐被证实在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转运中随时观察患者生理指标,并且进行有预见性地处理,即可将转运风险降至最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提示穿戴设备监控系统有助于降低转运风险,提高了转运质量,使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证,从而对疾病转归产生积极作用。就本研究结果还可看出,研究组院内转运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家属或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笔者分析其可能是由于可穿戴医疗设备可以实时监测人体健康指标,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优化了转运流程,为危重病人争取了更多的时间,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就医感受度。

综上所述,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结合穿戴设备监控系统有利于降低危重症患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转运时间,进一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是一种可靠的临床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猜你喜欢

危重症协作家属
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实施效果研究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协作
全程护理在112例ICU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