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性及治疗效果

2020-05-21饶美霞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胰腺炎重症住院

饶美霞

胰腺炎是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主要是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所致。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以腹胀、纳差、呕吐等为主,且会有明显的上腹疼痛,在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时可发展为重症胰腺炎[1]。根据临床实践,重症胰腺炎患者发病后多伴有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和血糖升高等情况,治疗难度较大且患者的预后差,且具有较高死亡率[2]。本文探讨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有效性及营养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重症胰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本项目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3~72岁,平均(43.95±6.74)岁。病程 2~16d,平均(8.15±1.62)d。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2~75岁,平均(43.67±6.91)岁。病程 2~17d,平均(8.33±1.75)d。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年龄18~80岁;所有患者均表现出腹痛、高热、呼吸困难和休克等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出现血清淀粉酶升高的情况;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及时至医院接受治疗;并遵医嘱完成治疗。排除标准:入院时病情凶险且神志不清,不能进行正常交流;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存在精神障碍或其它原因不能遵医嘱完成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肠外营养支持,患者入院后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抗菌消炎药物、止痛、吸氧、抑酸治疗,纠正电解质失衡,补充血容量,禁食、禁饮,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肠外营养治疗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患者入院后48h内通过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让患者仰卧位,使用X线辅助将胃肠管插入,第1天使用50ml葡萄糖生理盐水,之后每次增加25ml溶液并对溶液浓度上调,持续4~7d后改为口服,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增加,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过程中,应在每日治疗前检查患者胃液,如胃内潴留>200ml时,应停止营养支持,并给予患者促胃肠动力药物,让其胃潴留症状得到缓解后再给予其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应确保营养液总量由多到少且浓度不断增加,且要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期间应对营养液温度进行合理控制,让其保持37℃~40℃,每次治疗前应先使用20ml生理盐水对管道进行冲洗,确保管道通畅。营养液输注的过程中,应将患者的床头抬高30°~45°,并叮嘱患者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其在营养输注过程中出现液体倒流的情况。每次治疗完成后应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的情况,做好患者的清洁护理,防止发生感染。

1.3 评价指标 两组各项指标恢复和住院时间,对患者营养代谢指标进行检测,并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指标恢复主要是对患者进食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和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进行统计,营养代谢指标检测主要是对患者转铁蛋白和白蛋白水平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指标恢复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进食恢复、临床症状消失、血清淀粉酶恢复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d,()]

表1 两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d,()]

组别 进食恢复 症状消失 血清淀粉酶恢复 住院时间观察组 3.52±1.06 6.28±1.43 17.65±2.84 8.19±2.48对照组 5.42±1.37 8.57±2.14 22.18±3.65 11.37±3.25 t值 3.46±86 2.8135 3.0975 2.5696 P值 0.0027 0.0115 0.0062 0.0193

2.2 两组营养代谢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指标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治疗后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营养代谢指标比较[g/L,()]

表2 两组营养代谢指标比较[g/L,()]

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转铁蛋白 白蛋白观察组 治疗前 2.01±0.53 31.25±1.86治疗后 4.08±0.75*# 51.33±4.72*#对照组 治疗前 2.05±0.49 32.08±1.94治疗后 3.22±0.68* 41.85±4.03*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06,P=0.0165)。见表 3。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重症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病情凶险且发展较快,患者发病后并发症较多且病死率较高。根据临床实践,重症胰腺炎患者发病后因胃肠功能及身体正常代谢受到影响,会导致其无法正常完成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加上患者发病后机体对能量的需求量较大,容易导致其在发病后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并影响其治疗效果[3]。因此,在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有效的营养支持,让患者的营养状况达到正常水平,促使治疗效果的提升[4]。目前临床上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综合治疗措施,通过吸氧治疗、抗菌治疗和止痛治疗等相结合,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5]。肠外营养支持是临床上用于重症胰腺炎治疗的一种方式,其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但临床实践表明难以达到治疗要求。肠内营养支持主要是通过鼻空肠管将营养物质送入胃肠道,经肠道直接完成对营养的吸收,从而确保患者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6]。

本资料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营养代谢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资料结果显示,肠内营养支持直接将营养物质送入胃肠道,能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营养供给得到保障,机体正常运转得到维持,从而为疾病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促使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胰腺炎重症住院
妈妈住院了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