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
2020-05-21黄小慧文晓丽史涛文晓丽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药剂科厦门361000
黄小慧 文晓丽 史涛 文晓丽(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药剂科厦门361000)
结核病是一种细菌传染疾病,也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近年来,由于临床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用药现象导致结核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耐多药肺结核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使得临床治疗肺结核耐药的现状更加严峻,同时也恶化了结核病的病死情况[1]。耐多药肺结核是指肺结核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经体外药物敏感试验证实同时对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目前临床尚无耐药性结核病的统一治疗方案,且治疗难度大,疗程长,引发的不良反应多[2]。有研究表明,利奈唑胺对耐多药肺结核病具有一定的疗效。利奈唑胺是一种恶唑烷酮类合成抗生素,是WHO批准用于联合治疗结核病的药物之一,在耐药菌结核的治疗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3],因此,本文以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利奈唑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30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0例,男性86例,女性64例;年龄 16~75岁,平均年龄(55.37±12.25)岁;病程 3~19 个月,平均病程(11.36±2.75)个月。观察组150例,男性89例,女性61例;年龄13~78岁,平均年龄(54.49±12.51)岁;病程 2~18 个月,平均病程(10.36±2.52)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诊断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按要求接受并完成研究方案,排除免疫系统疾病患者、药物过敏者、合并心肝肾脑等功能障碍者,两组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遵医嘱用药、止咳、吸氧、补液、营养支持等。在常规临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口服左氧氟沙星(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3132),0.6 g/次,1次/d;口服吡嗪酰胺(江苏永大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4490),0.5 g/次,3 次/d;肌肉注射阿米卡星(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37020562),0.4 g/次,1 次/d;口服丙硫异烟胺(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640),0.3 g/次,3 次/d;口服对氨基水杨酸(山西宝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0453),2.0 g/次,4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静脉滴注利奈唑胺(美国PfizerInc制药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516)治疗,600 mg/次,2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痰菌阴转率。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使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抽取痰液标本,存于试管内作为样本,观察痰涂片,严格按要求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照NCCIS标准[4]评价痰菌阴转情况,包括再感染、替换、假设清除、清除、未清除。痰菌阴转率=(清除例数+假设清除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的变化。在两组治疗前及停止治疗72 h内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离心后取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通过荧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PCT试剂盒检测PCT(降钙素原);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RP(C反应蛋白);采用血沉仪检测ESR(红细胞沉降率)。③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采用[n(%)]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痰菌阴转率:经治疗后,观察组再感染率2.00%低于对照组10.66%(P<0.05),观察组痰菌阴转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71.33%(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痰菌阴转率比较[n(%)]
2.2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炎症指标的变化: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CT、CRP、ESR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 PCT、CRP、ESR 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的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的变化比较(±s)
组别 PCT(μg/L) CRP(mg/L) ESR(mm/h)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150)对照组(n=150)tP 3.08±0.65 2.97±0.74 1.264 2.03 0.51±0.37 0.54±0.24 4.538 0.009 60.72±10.95 59.21±12.54 1.331 0.012 22.71±6.35 23.58±7.04 4.238 0.008 92.22±20.56 91.61±19.74 0.993 1.107 27.51±9.73 28.05±9.51 4.172 0.006
2.3 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治疗后,两组均有不良反应发生,此外观察组发生6例血小板减少、7例贫血,在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高于对照组,但患者不良反应程度较轻,经对症治疗后所有症状均改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33%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2%(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肺结核是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随着制药技术的不断研究发展,已经开发了多种抗结核药物并广泛用于结核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5],但是因临床上不合理、不规范用药,且结核分枝杆菌与抗生素接触不断产生抗结核药物暴露,使得残存的细菌在抗生素压力下适应性生长,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也越来越强,并且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已不能被多种抗结核药物抑制,从而使得药物临床疗效下降甚至失去疗效[6],出现了耐多药肺结核病,加剧并恶化了肺结核的病死情况,临床迫切需要新型的抗生素来有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利奈唑胺是合成的唑烷酮类抗生素,不易与其他抗菌药物交叉耐药,有研究显示,利奈唑胺具有独特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是一种良好的抗结核分枝杆菌,可抗多重耐药,并能对耐药菌显示出强大的抗菌活性[7]。PCT、CRP、ESR属血液标志物,可用于有效监测结核及感染的情况,PCT是评估细胞感染性疾病病情的重要指标,当发生感染炎症反应后,血清中的PCT会显著升高。CRP是可用于评估临床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CRP水平越高说明炎症反应程度越严重。ESR能评估炎症反应的发生,监测、反映疾病的活动度及严重程度,目前被临床广泛用于评估呼吸系统的诊疗效果[8]。
本研究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痰菌阴转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 71.33%(P<0.05),观察组 PCT、CRP、ESR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利奈唑胺能显著降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改善血清PCT、CRP、ESR指标,起到良好的抗炎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33%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2.00%(P<0.05),此外观察组在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高于对照组,但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经对症治疗后所有症状均改善,结果表明长期采用利奈唑胺治疗可能会造成骨髓抑制,进而引起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血液系统发生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贫血等,但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均较轻,经治疗后均得到好转。
综上所述,使用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能起到良好的抗炎效应,显著降低患者痰菌阴转率,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