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控制政策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2020-05-20惠玥宸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7期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

惠玥宸

摘要:金融控制政策是国家政策协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对金融政策下促进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金融控制政策;金融发展;经济增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我国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在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中需要坚持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原则,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凸显我国的经济大国地位。金融作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金融的不断发展,金融与经济发展逐渐分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开展了重点研究,特别是如何将金融控制政策与金融经济发展理论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促使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能够控制在更加合理的范围内。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础

货币在我国经济活动开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金融来说,由于其具有虚拟性,因此货币在金融经济市场中可有可无。但是货币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金融发展必然要依靠经济的增长作为基础。只有金融发展紧紧围绕經济增长,才能够实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但是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分析,金融发展已经逐渐偏离了经济增长的发展趋势,金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并且抛弃了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金融从短期来看虽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其发展是以牺牲实体经济发展为代价的。随着经济发展逐渐走弱,其必将无法支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从长期来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分离,不利于金融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金融只有借助经济增长的发展优势才能够实现自身的稳步增长。

(二)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金融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血脉,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各个行业领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感受到金融发展所带来的便利。金融的功能主要包括货币清算、支付、融资、资源配置、股权细化、风险管理等,这些功能均是基于服务经济发展的宗旨而形成的[2]。在金融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有效促进了经济领域中的货币流通,为企业的发展、项目的建设等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通过金融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然后将其投放到有资金需要的项目中,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远远不断的动力和活力,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不良影响

金融发展在积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其原因包括多个方面。首先金融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其自身会出现一定的起伏波动。特别是当前国内大多数金融机构受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均处于变革转型的关键时期。金融制度的改革以及发展模式的调整虽然为金融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导致出现资金匮乏的问题,进而难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其次目前国内大多数金融机构均采用扁平式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虽然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管理效率,但是容易导致市场经济的波动以及金融危机的发生。此外,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在融资过程中融资标准较为单一,融资流程繁琐,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实体经济难以在金融经济扩张中引入足够的资金,不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金融政策下促进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策略

(一)有效限制资金的流动

通过出台相关的金融控制政策可以对金融机构实现政策控制,促使金融机构的资金在合理的范围内流动。比如我国人民银行便可以通过执行央行的职能对国内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动进行有效控制。我国人民银行作为货币的发行银行可以基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而对货币的供应量进行控制,因此其在货币供应量以及货币稳定性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3]。基于人民银行作为国家央行的特殊性,其对于其他国有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现金以及存款准备金集中保存,并用于发行债务以及贷款。同时我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政府的银行,其主要职能便是帮助国家与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并负责货币政策的推行和实施,并且帮助国家政府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等工作。为了能够合理促进我国金融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增长,国家政府与人民银行共同制定国家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比如在我国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情况下,国家便应该在适度的范围内降低税收,增加财政支出,有效降低社会失业率。在我国经济发展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国家便应该适当增加税收,缩减财政支出,有效缓解通过膨胀现象,从而有效促进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强化社会公众对于金融发展的认识

近些年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群众对于金融行业的了解也不断加深,社会公众参与金融投资和金融理财的人越来越多。因此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民生金融逐渐发展成为了金融市场业务中的核心领域。民生金融的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向社会公众提供投资理财的机会而提高社会公众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金融经济市场的需求能力,从而更好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因此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民生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该过程中社会公众对金融知识的了解也不断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政府为了保障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障社会公众参与金融投资理财的合法利益,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金融政策来有效提高金融行业的服务能力。一方面促进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断开展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多样化个性化要求;另一方面国家通过金融政策来引导和规范金融行业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该过程中国家应该不断强化人民群众对于金融知识的理解,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够正确看待金融投资理财形式,也才能够合理对待金融风险。同时在人民群众对于金融行业理解和认识程度不断加深之后,自然拉近了人民群众与金融行业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更加的社会民众可以参与到金融市场的发展中来,更好的促进我国金融市场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坚持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

我国经济发展充分吸收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过度金融化的教训,充分借鉴了发达国家在经济危机之后大力发展工业的经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将工业作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始终确保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国家政府也多次强调应该突出经济发展的地位,并将经济发展作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政策。但是整体来说经济发展在我国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主要原因在于近些年我国实体企业债务杠杆率较高,企业利潤不断下降,导致资金不断逃离实体企业转而投向利润回报率更高的资本市场。经济发展资本的出逃导致实体经济技术创新难度不断增加,而金融行业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整体表现为脱实向虚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来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加强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进而推动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最终目的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如今金融与经济发展逐渐分离的大背景下应该通过合理的监管,促使金融发展回归本质,避免资金脱实向虚。一方面目前我国各种金融衍生品类型不断增加,国家政府在金融行业监管中应该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经验,建立系统完善的金融衍生品监督管理体系,发挥金融工具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基于当前我国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应该尽快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金融监督管理制度,实现分业监管以及混业监管的协同配合,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结束语

基于以上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为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如果任其发展容易导致金融发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分离,进而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通过合理的金融控制政策有助于将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促进两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更好发挥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春仁. 宏观经济政策对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研究论述[J]. 时代金融, 2018(2):10-11.

[2] 庞超然, 杜奇睿.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金融周期及宏观经济效应——基于TVP-SV-VAR模型的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19(8):245-246.

[3] 丁一, 代桂霞. 金融周期、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选择[J]. 经济问题探索, 2019(7):140-147.

猜你喜欢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论金融的发展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邮政金融应对互联网冲击的对策探讨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