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校园汉语俚语的二次元建构
2020-05-20张鸿潇
张鸿潇
内容摘要:时代不断变化发展,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也得到了不断的更新与进步。而俚语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出现了大批与新时代、流行文化相关的新俚语。其中,校园汉语俚语的发展的尤为迅速。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为主体,在社会语言学的视角下,分析校园汉语俚语的语言特点、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并透视中国校园大学生使用校园汉语俚语所体现的情感以及推动二次元社會的建构。
关键词:校园汉语俚语 语言特点 文化内涵 社会功能 二次元
1.引言
Colline Eble在《俚语与社会性》一书中把俚语定义为:“俚语是一系列不断发展变化的口语化词汇或短语,是说话人用社会上流行、时髦的语言来建立和加强团体成员身份认同感与统一性”。而校园俚语是指在特定的校园范畴内开展教育活动,学生使用或创造的一些非正式的惯用语。(陈尾菊.校园俚语的现实意义及制约因素分析[J].海外英语,2011(04))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校园俚语得到了更新,拥有极强的生命力,而且具有丰富的表达力。周一民曾在《北京现代流行语》中所说:“流行语是俚语的一种,是新兴的、流行的俚语。流行语也是特定的阶层、行业、集团用语,在人口集中、阶层众多的大都市尤为丰富。”因此,笔者认为校园汉语俚语的扩展多来自于当代的流行语,为学生这个特别的群体所使用,成为了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研究表明,任何语言形式的出现都与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抛开语言形成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对其做更进一步剖析显然不现实。(李娜.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从之前的研究发现,校园俚语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既由社会产生,也预示着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
2.文献回顾
因校园俚语的产生及发展有着独特的轨迹,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影响,许多学者(如:王金杰,陈尾菊)对英语校园俚语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校园学生的常用俚语,探讨了英语校园俚语的社会功能。同样也有学者(如:李丽,高倩如)对英汉俚语进行了研究对此,探讨两者之间的语言特点、社会意义的异同。而对于以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分析俚语,之前的学者,如周露洁,在“关于美国俚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中,已结合美国俚语的运用实际,对美国俚语的社会语言学特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探究了其语言特点和社会功能。还有学者秦毅之,在“美国理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中,详细分析了前人用社会语言学理论分析美国俚语,同时探讨了其社会功能。但是前人对俚语研究的范围广泛,且对校园汉语俚语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提出了两个疑问:“我国校园大学生的校园汉语俚语使用情况如何?我们又该如何利用其表现出来的社会功能去构建二次元社会?与以往相关研究比较,本研究具备以下创新点:(1)本文研究的主体是校园汉语俚语,区别于英语俚语;(2)在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下,分析校园汉语俚语语言特点、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最终以推动构建二次元社会为目的。
3.校园汉语俚语的基本特征
3.1语言特征
校园汉语俚语的语言表现形式丰富,内涵有趣,寓意独特,其语言特征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层面。
3.11语音层面
校园汉语俚语常用谐音的方式将俚语趣味化、简单化,促使交流时既可以增加幽默感,又方便记忆。
如“搔年”,其实是“少年”的谐音,带着搞笑的意味,又似指少年有点“风骚”的意思。再如“表”,是“不要”的谐音,相对于说“不要”,说“表”会更加简单,且在发音上有所异于平常,更容易让人记住。更有学生交流时用“呕像”来替代“偶像”,幽默地表达出对于追星的态度。
3.12词汇层面
校园汉语俚语在词汇层面最为突出两个特点是采用了省略的形式和寄生的形式。(1)省略:如“不造”,意思是“不知道”,它是由“不知道”的拼音省略其中一部分变化过来,从而改变了读音,使交流更具趣味;如“吃瓜群众”由“吃瓜”和“群众”省略复合而成。原来指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一边嗑着瓜子,一边与人闲聊。而在网络中,“吃瓜群众”指对某事采取旁观的态度,莫不关心。在保持原有意思的基础上,加强了交流的语气,也让人更为记忆深刻。再如学生线上交流时,常使用“awsl、SB、BT”等词,是由其中文拼音首字母缩写而来,因其用中文形式过于直白,用拼音缩略词后,会显交流时更加委婉。(2)寄生:例如,“粉丝”一词,其产生本就是源于英文单词“fans”,在原有发音基础上,寻求相近的中文词语。再“不作会死啊”一词,”不作“的意思是”不干做作的事“,这一句话在构词上是符合一定的语言语法规则的。延伸到中英结合的表达方式“No zuo no die”,是借鉴了英文中的规范表达 “No pains, no gains.”“No zuo no die”里的“zuo”,是打破了传统的语法规定而形成。保留这样的形式,更能突出说话者表达”作“字的语气和态度,体现说话者要表达的情感。
3.2修辞特征
由于社会迅速发展,不断更新事物与思想,需要大量语言来展现,但规范性的语言无法满足其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产生了大量的俚语满足这种特别的需要。而大学生作为新一代青年,与时代接轨最为密切,因此更多接触到表达新事物的语言,从而发展为流行的校园汉语俚语。
3.21校园汉语俚语具有隐喻性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是一种语言表现形式,相似和联想是隐喻的主要特点。隐喻意义的创造与理解依赖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如校园俚语“吃土”,其本意是吃泥巴,而这里的隐喻为“没钱花了、穷了”,本体和喻体都表明吃不起好的东西,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似性,从而联想到是“没钱花了、穷了”。其隐喻性将生活常见现象引申出别的含义,使双方的沟通更含趣味性,平易近人。
3.22校园汉语俚语具有反讽性
校园汉语俚语的反讽意义主要表现在反语的使用上。反语又称为倒反,是指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从而带有嘲讽、讽刺的特点。如,“美的你”一词,在词的构成上,“美”本属于好的意思,但用于汉语俚语“美的你”时,却表示“你过于沾沾自喜”的意思,带有说话人的嘲讽、嫌弃、调侃的态度。
3.3情感特征
校园汉语俚语属于語言范畴,而校园大学生作为此使用主体,在使用其过程中,自然而然会体现学生的情感。调查表明,学生会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特定的校园俚语。如“蓝瘦香菇”一词,说话者在伤心或烦心的情况下使用,意在表达自己此刻伤心的情绪,因正常情况下,学生可能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我好伤心啊!”而通过俚语的方式表达,更自然的带上了一层趣味性,更能引起听者的意见,不仅表达了直接伤心的情绪,也暗含着说话者想得到关心的感情。除此之外,“我太难了”、“太上头了”等俚语,都能直接明了地体现说话者当时的情感,或是表达了更甚于字面上的情感,增添了交流的趣味性,促使交流双方更容易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情感。
4.校园汉语俚语的社会功能
由于本文是在社会语言学的视角下探讨校园汉语俚语的社会功能,所以为了让读者深刻了解校园汉语俚语与其使用者之间所体现的社会关系,本文会先概述社会语言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权势量”和“共聚量”。前者表明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之间社会地位差距的大小,社会地位低者其权势量就低,社会地位高者其权势量相对就高。后者虽然也能体现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社会距离的大小,但更侧重于说话人和听话人各自社会背景、社会经历、宗教信仰、职业和年龄等社会条件的契合点和相同点。“共聚量”寻求言语社团成员之间的一致性,是形成“言语适应”的前提和基础。(徐大明.当代社会语言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49) 在校园生活的人际交往中,学生总会时刻处于这个团体或那个团体之中,而要真正融入一个团体,需尽量让自身的言语与这个团体成员间一致,也就是需与此团体有“共聚量”关系。其中,校园汉语俚语的作用尤为突出。校园汉语俚语的使用,能展现一个人接受的事物与思想,因而在交流中,根据对方所使用的校园汉语俚语,调整自身的言语与态度,从而双方达成共识,精神上获得共鸣,与对方建立“共聚量”关系,促使自身更好融入群体。同时,根据说话者使用的校园汉语俚语,旁人也可辨明说话者在群体中的身份地位,比如俚语“太上头了”,更多情况下学生会在朋友交流间使用,却极少用于与老师的交流。从而认清自身在此团体中应处的身份地位,再次调整自身的言语与态度,适应复杂的团体关系。总而言之,校园汉语俚语的使用,建立了交流的桥梁,从而有利学生更好融入社会团体。
5.校园汉语俚语的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
社会文化与基层广大群众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由基层群众创造,具有地域,民族或群体特征。狭义上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制度和组织机构。而“语言是社会组织的产物,是跟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而演变的,所以应该看做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因此,校园汉语俚语作为语言的一种,是社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特征。经调查研究发现,校园汉语俚语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生活上,言语表达倾向简化。语言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使用校园汉语俚语来表达自身的情感,这不仅体现了对交流者的态度,也暗含着自身对生活的态度。例如,当要赞扬一个人很厉害的时候,相较于使用 ”你太厉害了“,用一个字的俚语“牛”,就可以清晰表达说话者要传达的夸赞之意。再如一些数字俚语“666、88、99”,利用数字的谐音,简化了打字交流的繁琐,在达到交流目的的同时,也使双方的交流更自然亲切。(2)思想上,言语表达倾向委婉。研究表明,学生在表达自身情感时,会更常使用校园汉语俚语。原因在于校园汉语俚语在满足学生表达情感的同时,幽默趣味的方式本身会对自身情感起一定的调节。如“蓝瘦香菇”说话者在情绪低落时使用该俚语,意在表达自己伤心的情绪。相交于用直接的方式“我很难受,我很想哭”,用校园汉语俚语的方式,既能表达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同时,说话者在说出该俚语的同时,通过比幽默有趣的俚语,也给自身的伤心情绪起到安慰的作用。
6.校园汉语俚语的二次元建构
“二次元”是现今社会中的一种青年亚文化,是青年人对功利文化的批判,在其中他们建构符合自己认知的文化秩序。(刘黎黎.“二次元”大学生群体世界观的重建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此处,本文也认同二次元的本质是现世人类心中,对梦想生活的模糊的憧憬。校园汉语俚语表面上是交际的一种语言方式,但其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正是当代大学生所憧憬的二次元世界的模型。因此,本文就其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探讨校园汉语俚语最终是如何推动二次元世界的建构:(1)简化的校园汉语俚语,使交流自然亲切,尤其是谈论与时政有关的校园汉语俚语,如“打老虎、拍苍蝇”,谈论者不觉话题遥远陌生,反之,使用俚语的方式首先会营造一种特别感,当听话者不懂其意时,会去寻求答案,进而了解其含义。其次,使用俚语的方式会更接地气,容易使学生接受,提高他们的政治意识,关系国家社会热点时事。再次,此类与时政有关的校园汉语俚语一般都带有国家、社会所倡导的行为、观念,因此,使用主体在不断运用这些校园汉语俚语时,会潜在地影响他们的行为与观念,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其积极的三观的塑造。(2)说话者使用校园汉语俚语表达情感,都倾向委婉表达。研究表明,特别是在表达消极态度或情绪时,说话者都会采用校园汉语俚语,如“BT、SB、柠檬精”等俚语的使用,因其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在交流时不会过于直白,难以接受。所以,更多地使用校园汉语俚语,既准确表达了说话者的态度,也暗含了说话者在交流时,为对方留有余地,不直接撕破关系。由此可见,使用校园汉语俚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谈话者的观念,使其用更趋委婉、包容、文明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有利促使谈话者所在团体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