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幅多彩的乡土风俗画

2020-05-20王芳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 2020年4期
关键词:狗尾草呼兰河大神

王芳

【导读】

萧红,原名张迺莹,中国现代女作家。1911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今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一个封建乡绅家庭,幼年丧母,后进入女子中学读书。1930年,为反抗包办婚姻,她离家出走,后结识萧军,并开始陆续发表作品。1942年,她病逝于香港。其主要作品有《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等,《呼兰河传》是其代表作。初中语文教材中提到了这部名著。

《呼兰河传》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既没有中心人物,也没有完整的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作者重视的是对东北呼兰河小城的风土人情的描绘,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无论是扎彩铺、放河灯、跳大神等风俗,还是老祖父、洋医生、小团圆媳妇等人物,都形象地反映出呼兰河这座小城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

作品文笔优美,各个章节相对独立,具有自传性色彩。作者着力描绘小城里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种风俗,表达的是对这座小城既爱又诶“恨”的复杂态度,具有强烈的写实性和批判性。其中,既有萧红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又饱含着她对呼兰河小城的童年温情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冯歪嘴子这样的人物坚忍、顽强生命力的肯定与赞美。这些情感的矛盾冲突,使《呼兰河传》具有了丰富、立体的情感色彩。

【选评】

跳大神,大半是天黑跳起,只要一打起鼓来,就男女老幼,都往这跳神的人家跑,若是夏天,就屋里屋外都挤满了人。还有些女人,拉着孩子,抱着孩子,哭天叫地地从墙头上跳过来,跳过来看跳神的。

跳到半夜时分,要送神归山了,那时候,那鼓打得分外地响,大神也唱得分外地好听;邻居左右,十家二十家的人家都听得到,使人听了起着一种悲凉的情绪,二神嘴里唱:“大仙家回山了,要慢慢地走,要慢慢地行。”

大神说:“我的二仙家,青龙山,白虎山……夜行三千里,乘着风儿不算难……”

这唱着的词调,混合着鼓声,从几十丈远的地方传来,实在是冷森森的,越听就越悲凉。听了这种鼓声,往往终夜而不能眠的人也有。

请神的人家为了治病,可不知那家的病人好了没有,却使邻居街坊感慨兴叹,终夜而不能已的也常常有。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一,为什么这么悲凉?

过了十天半月的,又是跳神的鼓,咚咚地响。于是人们又都着了慌,爬墙的爬墙,登门的登门,看看这一家的大神,显的是什么本领,穿的是什么衣裳。听听她唱的是什么腔调,看看她的衣裳漂亮不漂亮。

跳到了夜静时分,又是送神回山。送神回山的鼓,个个都打得漂亮。

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特别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要起来彷徨。

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夜里诉说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行,又好像是生离死别,万分地难舍。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似乎下回再有打鼓的连听也不要听了。其实不然,鼓一响就又是上墙头的上墙头,侧着耳朵听的侧着耳朵在听,比西洋人赴音乐会更热心。

(选自第32至34页)

(简评:这段文字选自第二章。在这一章里,作者描绘了呼兰河人的“盛举”——跳大神、放河灯、逛庙会等。选段中对跳大神的场面描写很精彩,表面上看起来很是热闹。民众越是对这“热闹”充满好奇,越是能反衬出他们精神生活的单调、无聊,凸显了民众迷信、愚昧的落后心理,反映出作者对封建迷信文化、落后生活方式等的强烈批判。你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岁了。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两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趴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棵是苗,哪棵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等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狗尾草的一片,他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虽然祖父教我,但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吃黄瓜去了。

黄瓜也许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追蜻蜓去了。蜻蜓飞得多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初也没有存心一定追上,所以站起来,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做别的去了。

(选自第53至55页)

(简评:这部分選自第三章,这一章主要描写“我”与祖父在后花园度过的快乐时光。祖父对“我”很有爱心和耐心,给了“我”心灵的自由,允许“我”随便玩闹,尽情享受童年的乐趣。选段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慈爱、耐心的老人形象,表现了祖父对“我”深沉的爱,也寄托了作者对祖父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冯歪嘴子的女人一死,大家觉得这回冯歪嘴子算完了。扔下了两个孩子,一个四五岁,一个刚生下来。

看吧,看他可怎样办!

老厨子说:“看热闹吧,冯歪嘴子又该喝酒了,又该坐在磨盘上哭了。”

东家西舍的也都说冯歪嘴子这回可非完不可了。那些好看热闹的人,都在准备着看冯歪嘴子的热闹。

可是冯歪嘴子自己,并不像旁观者眼中的那样地绝望,好像他活着还很有把握似的,他不但没有感到绝望已经洞穿了他,因为他看见了他的两个孩子,他反而镇定下来。他觉得在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他不管他自己有这份能力没有,他看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

于是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负着他的那份责任。

于是他自己动手喂他那刚出生的孩子,他用筷子喂他,他不吃,他用调匙喂他。

喂着小的,带着大的,他该担水担水,该拉磨拉磨。

早晨一起来.一开门,看见邻人到井口去打水的时候,他总说一声:“去挑水吗?”

若遇见了卖豆腐的,他也说一声:“豆腐这么早出锅啦!”

在这世界上他不知道人们都用绝望的眼光来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

他虽然也有悲哀,他虽然也常常满含着眼泪,但是一看见他的大儿子会拉着小驴饮水了,他就立刻让那含着眼泪的眼睛笑了起来。

他说:“慢慢地就中用了。”

……

大的孩子会拉着小驴到井边去饮水了。小的会笑了,会拍手了,会摇头了,给他东西吃,他会伸手来拿,而且小牙也长出来了。

微微地一咧嘴笑,那小白牙就露出来了。

(选自第179至182页)

(简评:这部分内容选自第七章,主要讲述磨倌冯歪嘴子的故事。冯歪嘴子朴实、善良,勇敢地追求爱情和幸福。在众多“看客”看笑话的环境中,他以顽强的毅力支撑着自己的家庭,并在老婆难产去世后,坚强地抚养两个孩子。尽管生活无比艰辛,但是他依旧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对嘲笑他的邻里不卑不亢。作者在这个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祝福。请你分析一下冯歪嘴子的性格。)

(选自《呼兰河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有改动)

猜你喜欢

狗尾草呼兰河大神
Savage Country
童年里的《呼兰河传》
怎么玩?
送上8个祝你成为游戏“大神”的小魔法
狗尾草
梦游呼兰河(组诗)
据说最近流行晒身份证,各路大神都被炸了出来
读《呼兰河传》有感
挠痒痒大王
蚂蚁爬上狗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