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肠息肉发病位置及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2020-05-20毛文昕钟子劭黄穗平杜洁梅罗仕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脾虚大肠息肉

毛文昕, 钟子劭, 黄穗平, 杜洁梅, 罗仕娟

(1.清远市中医院,广东清远 511500;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

大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为高出于肠黏膜凸向肠腔生长的赘生物,可以有蒂,也可以为广基无蒂[1]。大量临床研究证实,95%的大肠癌来源于大肠息肉,进展过程大约需要10 年左右[2]。目前研究发现大肠癌发病与年龄、性别、肥胖有一定相关性[3-4],大肠息肉发病位置存在生物学差异[5]。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息肉尤其是大肠癌的金标准,掌握大肠息肉的分布情况及分布特征,对于提高结肠镜检查的效能和预防大肠癌等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同时,了解大肠息肉的中医证候分布,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方法干预,对于防治大肠息肉进展也将起到一定作用。本研究按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人群分组,以探究广东地区不同人群大肠息肉发病位置分布规律及中医证候特点,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收集2017 年8 月~2018 年8 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即广东省中医院)消化科住院且诊断为大肠息肉的8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876 例患者中,男453 例,女423 例;平均年龄为(57.93 ± 11.39)岁,其中青年组(<45 岁)107 例,中年组(45~59 岁)335 例,老年组(≥60岁)434 例;平均BMI 为(23.08±3.23)kg/m2,根据2011年《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意见》[6],将患者分为体质量过低组(<18.5 kg/m2)64 例,体质量正常组(18.5~23.9 kg/m2)478 例,超体质量组(24.0~27.9 kg/m2)284 例,肥胖组(≥28 kg/m2)50例。

1.2 诊断标准

1.2.1 大肠息肉诊断标准 经电子结肠镜检出并诊断为大肠息肉,且根据结肠镜报告的发病位置分为右半结肠型(包括回盲部、升结肠、肝曲、横结肠、脾曲)、左半结肠型(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及全结肠型。

1. 2. 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考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7]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编的《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8]中有关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诊断的相关内容制定大肠息肉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辨证分为湿热瘀阻证、脾虚湿滞证、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及脾肾阳虚证。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18 岁;③在广东生活15 年及以上的患者。

1.3.2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②P-J综合症、家族性腺瘤病性息肉或结直肠息肉已癌变的患者;③有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或肠结核病史的患者;④数据不明确或信息记录不全的患者。

1.4 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大肠息肉患者共876例,统计其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发病部位及中医证候资料,进行横断面回顾性分析,以探究广东地区不同性别、年龄和BMI 分组人群的大肠息肉发病位置分布规律及中医证候特点。

1. 5 统计方法采用Excel 建立数据库并运用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统计其均数± 标准差(±s);计数资料统计其例数和百分比,并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除特别说明外,以P<0.05(双侧检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肠息肉总体分布规律876 例大肠息肉患者中,全结肠型发病率最高(占42.24%),其次为左半结肠型(占33.90%),右半结肠型发病率最低(占23.86%),结果见表1;发病部位以直肠(占44.86%)、乙状结肠(占39.04%)和横结肠(占37.90%)为多见,结果见表2。

2.2 不同性别、年龄和BMI 分组人群的大肠息肉分布情况不同性别人群的大肠息肉发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17)。不同年龄阶段的大肠息肉发病类型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青年人群以左半结肠型多见(占49.53%),中年人群和老年人群以全结肠型和右半结肠型发病率较高。不同BMI 人群的大肠息肉发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06)。结果见表3。

表1 876例患者大肠息肉发病类型Table 1 Distribution of colorectal polyp types in 876 patients

表2 876例患者大肠息肉发病部位Table 2 Distribution of the foci of colorectal polyps in 876 patients

2.3 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候整体分布情况876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以脾虚湿滞证最多见,共684 例(占78.08%);其次为脾胃虚弱证和湿热瘀阻证,分别为91 例(占10.38%)和75 例(占8.56%);而肝郁脾虚证和脾肾阳虚证较少见,分别为15 例(占1.71%)和11 例(占1.26%)。结果见表4。

表3 不同性别、年龄和BMI分组人群大肠息肉分布情况Table 3 Distribution of colorectal polyp types in patients with various genders,age groups,and BMI [n/例(p/%)]

2.4 不同性别、年龄和BMI 分组人群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不同性别人群的中医证候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男性患者的湿热瘀阻证(占13.91%)较女性多见(P<0.05),而女性患者的脾胃虚弱证(占12.77%)较男性多见(P<0.05)。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中医证候分布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青年人群以脾虚湿滞证多见(占86.92%),中年人群以脾虚湿滞证(占78.51%)和湿热瘀阻证(占11.34%)多见,老年人群以脾虚湿滞证(占75.58%)和脾胃虚弱证(占12.44%)多见,且脾肾阳虚证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2.07%)。而不同BMI 人群的中医证候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结果见表5。

表4 876例患者的中医证候整体分布情况Table 4 Distribution of TCM syndrome types in 876 cases of colorectal polyps

表5 不同性别、年龄和BMI分组人群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Table 5 Distribution of TCM syndrome types in colorectal polyp patients with various genders,age groups,and BMI [n/例(p/%)]

3 讨论

大肠息肉筛查主要以结肠镜检查为主要检测手段,其发病较隐匿,绝大多数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或出现腹泻、腹胀、便秘等非特异性症状,因此极易被忽视而导致病情进展,变生他病[7]。本研究发现,广东地区大肠息肉发病以全结肠型多见,其次为左半结肠型,右半结肠型发病最少;发病位置分布上,结肠息肉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横结肠发病占第3 位,这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7-9],这可能与左半结肠特殊的结构导致致癌物质在乙状结肠及直肠黏膜停留的时间较长有关。不同年龄阶段大肠息肉好发类型也有区别,青年人群以左半结肠型多见,随着年龄升高,右半结肠型和全结肠型息肉发病率升高。宋森涛等[9]的研究也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多部位大肠息肉发病率增大。类似的研究[10-12]也提示,大肠息肉、肿瘤性息肉以及结直肠癌有右半结肠转移现象,考虑可能与胃肠道动力变化、有害物质蓄积、免疫功能低下有关[3],其机制可能为细胞克隆增殖、分化及凋亡失去平衡[3]以及基因突变、蛋白表达异常[13-14]。本研究发现,大肠息肉好发类型与性别和BMI分布无明显相关性,这与李佳等[15]的研究结果有相符之处。因此,对于大肠息肉的结肠镜筛查要更加重视直肠、乙状结肠和横结肠段,并注意大肠息肉好发类型在年龄间的分布差异,以提高大肠息肉检出率。

中医证候特点上,广东地区大肠息肉患者以脾虚湿滞证为其常见中医证候。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人群的中医证候分布亦有差异,湿热瘀阻证多见于男性患者,脾胃虚弱证多见于女性患者;青年人群以脾虚湿滞证多见,中年人群以脾虚湿滞证和湿热瘀阻证多见,老年人群以脾虚湿滞证和脾胃虚弱证多见,且脾肾阳虚证在老年人群中更常见。中医对大肠息肉的病因病机尚无统一认识,但大多数认为“脾虚”是本病的病机重点,而瘀浊、瘀血则是本病的中医学病因[16]。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或嗜食生冷寒凉,损伤脾胃功能,影响胃肠升降机能,日久湿热、痰浊形成。“痰瘀同源”[17],共为湿邪所化,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津液涩渗,遂发血瘀,且“痰瘀共生”[17],痰可生瘀,瘀可生痰,痰瘀互结大肠而成息肉病变。《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体质的强弱,阴阳、虚实的偏颇,是导致发病与否的重要因素。中青年人群正气强壮,病多以邪实或虚实夹杂为患。随着年龄增长,脾肾二脏渐衰,形体衰极,则以虚证多见。各种原因导致脏腑气血壅滞,经络不通,则会百病丛生[18]。《灵枢·五变》曰:“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积聚乃成,治疗时应重视调理脾胃及大肠,使受损的胃肠功能恢复,则正气复、恶邪祛。中医论治大肠息肉,应结合不同人群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辨证施治,以达到“治已病”“防未病”的目的,对于已行大肠息肉切除术后的患者,也将有利于防止大肠息肉的复发[19]。

由于本研究所收集的样本仅来源于广东地区常住人口,可能会产生选择性偏倚,且样本数相对有限,因此,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纳入更多地区的大肠息肉病例进行综合分析,以减少统计误差,从而得出更加确切的结论。另外,本研究探究了大肠息肉的分布特点及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而如何利用中医中药更加有效地进行大肠息肉的治疗和预防,也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脾虚大肠息肉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