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肉瘤样癌的CT表现分析

2020-05-20李凤铭吴白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9期
关键词:肉瘤低密度实性

李凤铭,刘 浩,杨 波,卢 虹,吴白龙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肝肉瘤样癌(sarcomatio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是一种十分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呈侵袭性生长,预后较差,5年存活率低[1]。SHC病因不详,有研究表明该病与肝动脉化疗栓塞、系统化疗及病毒复制有关,男性较常见,平均发病年龄50岁左右[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1例并复习文献报道16例(共17例)SHC患者临床与CT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肝肉瘤样癌)。17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8例,年龄在39~72岁,平均年龄为51岁。14例患者出现腹痛不适,3例患者无明显症状,4例患者出现肿瘤标记物升高。

1.2 CT检查及参数

我院患者术前采用东芝公司64 排螺旋CT进行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参数:管电流150~220mA,管电压120kV,层厚及层间距均为5mm。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碘普罗胺(370mg/mL),流速2~3mL/s,剂量65~75mL。采用Sure Start监测技术行动脉期扫描,ROI放置于降主动脉动脉层面,门静脉期延时32s,延迟期延时108s。

1.3 影像学分析

所得患者图像经PACS调出后,在未告知患者病理结果的情况下,经两名经验丰富的主治及以上医生共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病灶形态、部位、大小、密度、边界、边缘及CT增强扫描病灶强化方式等。

2 结果

对本组17例患者SHC的基本CT表现进行总结。(1)肿瘤位置:病灶位于肝左叶8例,肝右叶9例;(2)肿瘤形态与大小:12为类圆形或圆形,7例为不规则形,肿瘤最大径约4.3cm~18.0cm;(3)肿瘤边界:6例病灶边界清晰,11例病灶边界不清;(4)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灶,内密度欠均,可见更低密度囊变坏死区;(5)CT增强扫描:7例病灶实性部分及分隔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病灶内囊变坏死区未见强化,10例病灶实性部分及分隔表现为动脉期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逐渐明显,部分病灶动脉期呈不规则环形强化、延迟期中央呈“蜂窝状”不均匀强化;(6)其它征象:本组17例患者中,1例伴多发子灶,CT平扫及增强表现同原发灶;1例患者伴有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腹水及门静脉左支癌栓;1例患者伴有前肋膈角淋巴结转移;另有1例患者术前有发热等感染症状,CT诊断误诊为肝脓肿。

3 讨论

本院1例SHC表现与文献报道相似,病灶体积较大,呈明显侵袭性生长,但由于肿瘤生长过快,细胞分化较差,肿瘤血管难以供应快速生长的肿瘤组织,病灶内部多出现坏死区。CT检查病灶中心可见大片状或蜂窝状低密度坏死区,偶尔尚能见到条片状及结节状稍高密度出血灶漂浮其中,72%肿瘤周围见不同程度环形强化[3]。本院1例CT表现为平扫密度混杂,边界欠清晰,增强边缘实性成分延迟性强化,中央低密度区无强化,此表现与文献报道相似[4],结合本例患者的影像学特点,CT增强扫描肿瘤组织延迟期呈病灶边缘呈环形及中央呈“蜂窝状”不均匀强化,此征象对SHC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肿瘤实性组织内含有部分纤维成分,造影剂易滞留其中,流出相对缓慢,这是部分肿瘤出现延迟性强化的原因。

SHC最终确诊主要靠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镜下可见SHC中既有癌又有肉瘤样成分,且肉瘤样成分占绝大多数,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移行。免疫组化检查可见肿瘤细胞上皮性标记EMA阳性、CK阳性、Vimentin 阳性、肉瘤样梭形细胞SMA阳性;另外中间性的角蛋白CK8、CK18及CK19可呈阳性表达[5]。SHC并无真正的上皮和间叶组织,只是有上皮性和间叶性两种标记物表达阳性,且SHC中的肉瘤样成分是由癌细胞化生而来[6]。

SHC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不适等症状,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若肿瘤继发于肝硬化者,可出现肝硬化、门脉高压等临床表现。目前对肝肉瘤样癌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但由于肿瘤生长快,术后复发率较高,患者预后较差。部分患者行放疗、化疗及介入栓塞治疗,其治疗有效性均不理想[7]。

猜你喜欢

肉瘤低密度实性
超声造影在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及指导活检决策中的价值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新型低密度Nb-Ti合金组织及性能研究
肉瘤和癌
——一对性格习性迥异的兄弟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肉瘤和癌,一对性格习性迥异的兄弟
脂肪肉瘤,早发现才可能有好预后
提高CAXA制造工程师课堂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CT用于良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诊断中的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