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真菌感染胸部CT诊断的影像结果分析

2020-05-20董国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9期
关键词:变型胸部真菌

董国华

(涞水县医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近年肺部疾病在临床发病率显著提高,因此临床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大大增加,进而导致肺真菌感染这一疾病的发生率有显著升高趋势,由于肺真菌感染这一疾病临床无特异性表现,而大多数患者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因此无法通过患者表现进行诊断,所以影像学成为了确诊该疾病的重要手段[1],为探讨近年来使用率逐渐增加的胸部CT对此疾病的诊断效果,本文选取100例患者,探讨胸部CT对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影像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肺真菌感染患者在自愿前提下参与此次研究,均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经我院心肺科确诊为肺真菌感染。患者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内,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最小患者为25岁,最大的为61岁,平均年纪值为(43.39±3.18)岁。基础疾病:肺结核、慢性支气管扩张、糖尿病、肺癌各17例,艾滋病16例,无基础疾病16例。伦理委员会批准此次研究,患者及家属研究知情权得到保障。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对影像结果进行分析。选用64排螺旋CT(生产公司:Siemens,型号:SOMA-TOM Senasation 64),管电流:80mAs,管电压:120kV,准直:1.5mm,FOV:380mm,卷积函数:30f、70f。嘱患者平躺,按从肺尖至肺下缘的顺序进行扫描,然后行2mm、8mm重建,从手肘前静脉处以3ml/s的速度注射100ml浓度为300mg/ml的三碘三酰苯,25s后行薄层扫描,分辨率为1~2.5mm。

1.3 观察指标

将患者检查的影像学结果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率表示,连续性校正χ2检验;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8例(38%)患者表现为弥散型,26例(26%)患者表现为曲菌球型,23例(23%)患者表现为实变型,13例(13%)患者表现为结节型。

患者基础疾病与CT影像表现存在一定联系,肺结核患者主要表现为弥散型(64.71%,11/17);慢性支气管扩张患者主要表现为曲菌球型(82.35%,14/17);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实变型(58.82%,10/17);肺癌患者主要表现为弥散型(70.59%,12/17);艾滋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实变型、弥散型(共16例患者,各占50%);16例未患基础病的患者,各种影像学表现占比差异较小,分布较为分散。详见表1。

表1 患者基础疾病及影像学表现

3 讨论

肺真菌感染者因肺部组织被真菌侵蚀,使得其肺部出现纤维化、钙化等情况,使得其CT影响表现出多样化。肺真菌感染患者感染的真菌类型有多种,使得其CT影响表现也不同,而某些感染多种真菌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重叠、交叉的情况[2]。

本次研究发现,肺真菌感染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弥散型、曲菌球型、实变型、结节型,但是患者基础疾病与CT影像表现存在一定联系,且未患基础病的患者,各种影像学表现占比差异较小,分布较为分散。临床文献报道,相较于胸部CT而言,涂片检查的细菌培养诊断的方式,对肺部真菌感染有着更高的特异性,由于许多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炎等疾病的CT表现与肺部真菌感染的较为类似,因此单纯胸部CT对于该疾病的诊断难度较大,易导致误诊或是漏诊,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3]。因此对于疑似肺真菌感染或易患此病的患者来说,除了对其进行胸部CT检查外,还应进行真菌培养以及药敏测试,这样可以进一步明确患者是否为肺真菌感染,保证诊断和治疗的及时性[4-5]。

综上所述,胸部CT对肺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效果较理想,影像表现因患者基础疾病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因此可用作临床辅助诊断工具。

猜你喜欢

变型胸部真菌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变型数独7月挑战赛
变型数独3月挑战赛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变型数独9月挑战赛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千奇百怪的真菌
简约≠简单
避开这些毁胸坏习
致命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