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肉瘤X线与CT和MRI影像特点及诊断效果分析

2020-05-20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9期
关键词:征象肿块准确性

彭 浩

(山东省平邑县铜石镇卫生院 山东 临沂 273300)

骨肉瘤属于骨恶性肿瘤疾病,具有极高的临床疾病发生率,其中,青少年是发生该种疾病的主要群体;骨肉瘤在发病期间会存在局部的病灶疼痛、活动障碍与明显的肿块出现,其临床预后结局并不理想[1];对于骨肉瘤患者而言,早期诊断、干预、治疗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2];在目前的临床诊断方式中,X线、CT检查与MRI检查均属于常用诊断骨肉瘤的检查方式,而在不同的诊断方式中存在差异性影像学特点,本文分析骨肉瘤X线与CT和MRI影像特点及诊断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随机选定骨肉瘤患者100例(2014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

100例骨肉瘤患者之中,存在55例男性与女性45例患者;发病年龄区域处于16~22岁之间,平均数值:19.23±2.09岁;处于股骨发病、胫骨发病、肋骨发病与其他部位发病例数分别:41例、30例、20例、9例。

纳入标准:(1)经穿刺活检手术确诊为骨肉瘤;(2)发病初期均存在间断性疼痛症状,之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且夜晚的疼痛感加重症状。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史;(2)严重躯体性疾病。

1.2 方法

对100例骨肉瘤患者先后均进行X线、CT与MRI检查。

X线检查:采用X线仪器对机体所疼痛的部位进行正位与侧位片拍摄,相关扫描参数:电压65kV与电流100mAs,0.07s为曝光时间。

CT检查:采用64排螺旋CT仪器对病变的组织进行连续性横断面扫描,相关扫描参数:电压140kV,电流800mA,层厚为5mm,层间距也为5mm。

MRI检查:采用1.5T超导磁共振仪器对病变的组织部位进行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扫描,相关扫描参数:SE序列T1WI中的500ms TR与16ms的TE,TSE序列中T2WI中的4500ms的TR与128ms的TE,TSE序列中的T2-STIR中的4500ms的TR与54ms的TE,层厚处于5~10mm,矩阵为192×512,150~280mm的FOV。

1.3 观察指标

分析X线、CT与MRI检查在骨肉瘤的诊断准确性之间的对比差异,并比较X线、CT与MRI检查骨内瘤相关征象的准确性。

1.4 数据处理

此次SPSS21.0系统处理研究所涉及数据资料(骨肉瘤的诊断准确性指标),涉及类型资料采用专业性检验方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则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X线、CT与MRI检查在骨肉瘤的诊断准确性指标对比

X线、CT与MRI检查在骨肉瘤的诊断准确性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X线、CT与MRI检查在骨肉瘤的诊断准确性指标对比

2.2 X线、CT与MRI在检查骨肉瘤的相关征象准确性指标对比

X线、CT与MRI在检查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瘤骨征象中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MRI检查骨膜反应的准确性要更高于X线与CT诊断,X线在Codman三角中的准确性要更高于CT与X线诊断,P<0.05,差异性显著。见表2。

表2 X线、CT与MRI在检查骨肉瘤的相关征象准确性指标对比

3 讨论

骨内瘤的初步判断是依据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与相关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之后再予以穿刺或者病理结果进行确诊;X线检查骨肉瘤患者具有操作简单、检查费用低廉等优势性,属于目前应用最为频繁的检查方式;CT检查则具有更高的图像分辨率,能够对软组织肿块与微小病变进行清晰显示[3];MRI则能够多序列扫描与全方位成像,为后期治疗提供指定方向基础,可有效评估预后情况[4-5]。

结合数据:X线、CT与MRI检查在骨肉瘤的诊断准确性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X线、CT与MRI在检查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瘤骨征象中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MRI检查骨膜反应的准确性要更高于X线与CT诊断,X线在Codman三角中的准确性要更高于CT与X线诊断,P<0.05,差异性显著;由此可见,X线与CT和MRI检查骨内瘤均具有其各自的诊断优势性,均可应用于诊断骨内瘤患者之中,临床实际中可结合三种诊断方式进行综合检查。

猜你喜欢

征象肿块准确性
CT及超声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诊治价值及准确性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LI-RADS v2018 MR 辅助征象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与病理学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