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石能谱CT两种扫描模式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中应用研究

2020-05-20吴佳鑫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9期
关键词:螺距能谱肺动脉

周 青,杨 洁,吴佳鑫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 河南 开封 475001)

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肺部疾病。若无及时诊断治疗,该病2周内死亡率约为11%,3个月内病死率15%,若血栓持续存在,死亡率则高达30%[1-2],及时治疗可将死亡率降低为2%~8%[3]。因此早诊早治对提高治愈率及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多层螺旋CT已成为筛查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测手段。但是由于图像数量巨多,诊断耗时等多种原因致使CTA成像技术诊断肺栓塞仍然存在技术难题和挑战。我们尝试应用宝石能谱CT独有的螺旋穿梭技术用于肺动脉CTA检查,以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46例患者,男29例,女25例;23~59岁,平均年龄37.5岁,采用动态500排螺旋穿梭技术扫描。对照组53例(B组)为同时段采用阈值触发技术扫描,31~49岁,平均年龄35.5岁,设左侧锁骨下静脉为监测点,触发阈值为50HU。扫描参数为100kV,自动毫安技术(40~400mA),螺距1.375:1,球管转速0.4/s。两组患者造影剂均采用碘普罗胺,总量30ml,速率4ml/s,NaCl注射液20ml。

1.2 CT成像技术

所有病例均在GE Discovery CT 750 HD机器上进行。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到膈肌水平,包括整个肺野。动态500排螺旋穿梭技术扫描6个PASS,扫描总时间9.6ms,延迟8秒,30%ASiR;阈值触发技术扫描参数120kV,350mA,对比剂用碘普罗胺注射液,总量共计30ml,采用双桶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入体内,速度5ml/s;随后以同样速率注射NaCl 注射液20ml。

1.3 图像重建及分析

原始数据重建,层厚0.625mm,将图像传送到AW4.6工作站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测量肺动脉、肺动脉各级分支、肺静脉、主动脉CT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图像质量对比

表1

2.2 肺动脉成像诊断栓塞结果比较

表2

2.3 肺动脉成像辐射剂量对比

表3

3 结论

宝石能谱CT容积螺旋穿梭技术用于肺血管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肺血管畸形等病变切实可行,一次扫描能获得肺血管形态和类肺灌注的信息,使肺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更简单、准确。

4 讨论

容积螺旋穿梭技术成像与常规阈值触发扫描模式相比,不仅可以获得肺动脉血管的清晰图像,而且可以通过肺动脉的四维图像即随时间肺动脉及肺实质显影的动态成像,一定程度上代替肺灌注成像[4]。造影剂在肺动脉及肺实质内从无到有,再到高峰值,可以清楚的反映出各级肺动脉及肺组织的分布含量,反应出肺组织血流变化,从而尽早发现肺内血流及栓塞的生理病理状态[5]。

宝石能谱CT的扫描床应用了一种高度精确的步进马达,并配备了两个减速设备,这样可以迅速、平稳、精确地移床,在数据采集期间使CT扫描床持续地穿梭往返运动,将Z轴的覆盖范围增加至312.5mm,从而可实现4D血管成像和大范围器官成像。

由于宝石能谱CT容积螺旋穿梭技术依靠的是40mm的探测器,所以有效规避伪影,减低足跟效应,减少X线散射,从而保证CT值稳定和图像的信噪比,保证大范围覆盖下的高质量图像。相比传统的固定螺距的螺旋扫描,容积螺旋穿梭技术运用了动态螺距锥形束重建(DPCB)、VT扫描床高级实时监控、延展Z轴覆盖、优化的自动毫安技术及高清低剂量中间技术(AsiR)等高精尖改良技术来提高时间采样,使“过扫描”达到最小化。动态螺距下的优化自动毫安技术,不仅仅根据病人的体态大小和体型对X线曝光进行控制,而且在小螺旋螺距的区域自动降低X线剂量从而达到一致的图像质量,同时降低30%的使用剂量。

猜你喜欢

螺距能谱肺动脉
某轮侧推反馈系统故障处理实例
能谱CT成像定量分析在评估肺癌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溴化镧探测器γ能谱本底扣除方法探讨
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纸张的不均匀性
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纸张的不均匀性
教你玩转模型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