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 FLAIR增强扫描在内耳内淋巴成像中的应用探讨

2020-05-20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9期
关键词:内耳耳蜗突发性

严 群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 赣州 341400)

内耳疾病的种类较多,而梅尼埃病与突发性耳聋等内耳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过程,临床尚未明确,只能借助影像学手段观察患者内耳的病变情况,分析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再者,因为患者内耳组织过于隐匿,所以无法获取患者的内耳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有研究[1]指出,内耳磁共振成像可在内耳疾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价值。本研究主要探究分析3D FLAIR增强扫描在内耳内淋巴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6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行内耳内淋巴成像患者25例(其中梅尼埃病组10例,突发性耳聋组9例,可疑梅尼埃病组6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41.82±5.36)岁。并选取健康体检者12例为健侧耳组,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18~60岁,平均(39.98±5.28)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3D FLAIR增强扫描磁共振成像检查:钆喷酸葡胺注射液用生理盐水按1:7比例进行稀释,鼻腔注入麻黄碱收缩后,给予丁卡因实施黏膜表面麻醉,指导患者半卧位,将导管管口置入患者的咽鼓管咽口,在鼻内镜下通过导管置入硬脑膜外麻醉管,缓缓注入马根维显稀释液,将患者头部偏向注药侧,指导患者侧卧30min,要求患者尽可能避免开放咽鼓管的动作。并在对侧耳注入马根维显,注入24h后,实施3D FLAIR增强扫描,TR是8500ms,TE是97ms,TR/TI是2440ms,矩阵是256×180,观察视野是120×120cm,体素是0.7mm×0.5mm×1.3mm,NSA是1次,翻转角是150°。

耳蜗电图:采用美国CHARTR Diagnostics System听觉诱发电位仪与美国Life-Tech ear electrode modle 8501耳蜗银珠电极在隔音室完成检测。

1.3 观察指标

(1)内淋巴积水程度,参照Nakashima在2009提出的分级标准(通过计算内淋巴液与内外淋巴液的总和分级)[2],将内淋巴积水依次分为无积水或轻度积水、中度积水、重度积水;(2)内淋巴积水检出阳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四组的内淋巴积水程度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3D FLAIR增强扫描判断内淋巴积水阳性率与耳蜗电图判断内淋巴积水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表2。

表1 四组的内淋巴积水程度比较

表2 3D FLAIR增强扫描判断内淋巴积水阳性率与耳蜗电图判断内淋巴积水阳性率比较

3 讨论

内耳疾病类型众多,主要由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免疫性内耳疾病等等。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迷路范围内前庭与耳蜗等重要器官出现病变,或内耳内淋巴循环受阻,导致膜迷路积水,进而导致疾病,令患者逐渐丧失听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想要有效治疗内耳疾病,首先要对患者的内耳组织实施有效的检查方式,才能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内淋巴细胞、内淋巴积水的蔓延与发展。3D FLAIR增强扫描近年来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3D FLAIR增强扫描,可明确内耳的内淋巴的积水情况及严重程度。前庭周围的淋巴细胞变化,可辅助临床做出有效诊断。该方法主要利用内、外淋巴液不相通,造影剂只能进入外淋巴间隙,不能进入内淋巴间隙,故而在3d-flair压水像的增强扫描上外淋巴液为高信号,内淋巴呈低信号,积水则会导致两侧不对等,或者患侧明显变窄,故而可将患者的内耳病变情况明确的显示在影像学图片上,通过计算获取患者的内淋巴积水情况,进而辅助临床进行有效治疗[3]。

由上可知,3D FLAIR增强扫描在内耳内淋巴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内耳耳蜗突发性
MRI内耳水成像对内耳畸形的诊断及人工耳蜗植入的术前指导价值分析
耳蜗微音器电位临床操作要点
6例X-连锁遗传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评估
恐龙内耳的秘密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国家教育考试的应对策略——以甘肃省为例
人工耳蜗为什么贵
3.0TMRI在内耳成像及内耳畸形中的应用研究
东亚古人类化石中发现“尼人内耳迷路模式”